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304) 史太林 (五) - 計劃經濟的成敗 - 12-03-2016
, 描述: 【節目主持】:麥勁生、羅永生
每集會介紹古今中外的已故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節目主持】:麥勁生、羅永生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5.01 MB
【下載連結】:
史太林 (五)︰計劃經濟的成敗
史太林全面掌權後,積極推行共產主義社會建設。以五年為周期推行全方位的經濟改革。這便是著名的「五年計劃」,而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在1928年至1932年推行,其主要目標是發展農業集體化。史太林認識到工業的進步必須由農業基礎的發展上加以支持。故此,史太林將全國的農業發展納入計畫之中,將小農莊合併成大型集體農場,推動現代化耕作方法。集體農場的生產目標由國家根據全國或地區需要加以規定。由1929年開始,集體農場的數目有五萬七千個,至翌年則增加至八萬多個,此後,自1931年開始,國營集體農場數一直維持至二十萬個以上。然而農業集體化卻遭到農民,特別是富農的反對,農民不願將土地及農產品交予政府,以及不願在政府的控制計畫下進行生產。於是大批農民屠宰家畜、燒毀農作物,以免被政府充公,引致農產量的急劇下降。唯政府無視農民反抗,繼續推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並對反抗者加以鎮壓。在農業集體化代替新經濟政策的過程中,集體農莊的農民們無法忍受農產品義務交售制的重負,以「罷種罷收」來消極抵抗。糧食產量在下降,國家徵收乃至出口的糧食卻在逐年提高,以獲取資金推進工業化。如此作為之下,1930年至-1931年糧食不足問題已經顯現出來。1932年秋,蘇聯國內廣大地區普遍遭受了嚴重的饑荒,在烏克蘭南部、伏爾加河中游等地區饑荒最嚴重。蘇聯官方對國內和國際社會掩蓋真相,致使饑民得不到任何國際救援,而且大饑荒期間蘇聯仍堅持向國外出口糧食。1932年至1933年,烏克蘭出現大饑荒,當時極左的農業集體化運動,導致烏克蘭糧食產量急劇下降。而在俄羅斯西部和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出現的乾旱,進一步加重了饑荒的程度。
第二個五年計劃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其主要目標則由農業轉為發展重工業,史太林為煤、鐵、鋼等工業生產定下高額生產目標,及下令興建發電站、礦井及油田,又改進運輸設施。結果在短短數年間工業產量有大幅度提升,以鋼產量為例,1938年的鋼產量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僅次於美國,比英國和法國的產量總和高;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同年蘇聯在世界製造業產量的佔有率僅次於美國、德國及英國,位列第四;工業產量的提升帶動能源耗用量比一次大戰前增加三倍有餘、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十二倍,同樣僅次於美國、德國、英國。而烏拉爾及西伯利亞地帶則建設了一批新興的工業城市,推動城市化的發展。
1938年開始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則集中發展軍事工業。史太林通過發展一些和軍工業近似的民用工業,以為即將到來的戰爭作準備,譬如擴大農用履帶拖拉機的生產,以便在戰時可於短時間內利用其生產線來生產輕型坦克,又或以擴大飛機生產以準備生產戰機。1938年開始,蘇聯的飛機生產較上年度增加一倍有餘,達七千五百架,翌年開始更保持在一萬架以上;1940年,蘇聯的武器生產額僅次於德國,達五十億美元,已等同於英美兩國武器生產額的總和,蘇聯經已成為繼美國和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強工業國;而在東部興建新的工業城市則有助西伯利亞及烏拉爾山地區的開發。然而,蘇聯卻因為集中發展對國防有利及國家有需求的重工業,而忽視生產日常消費品的輕工業之發展;人均工業化的成果在蘇聯龐大的人口下都給抵銷掉了,相比起資本主義陣營工業較弱的國家如義大利和日本仍猶有不及,更無法和英美等國相比,人民沒有享受到工業化帶來的成果。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