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等到變老才防失智恐怕來不及!40歲開始記得2大關鍵遠離失智

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4-20 03:38 AM 編輯 5.39.217.77:8898( q' q4 x" g9 b+ @; Z5 R2 t

/ g' R5 m# j$ V9 `/ I公仔箱論壇& V# K3 `$ L9 D) O5 n
罹患失智症是許多民眾的痛,也是不論是誰都不想罹患的嚴重疾病代表之一。以往該病症較不普遍,因為通常在罹患失智症前,會因為腦中風、心肌梗塞或其他感染併發症而死去,然而隨著民眾平均壽命提高,失智症的患者數量也跟著提升,早已不是罕見疾病。日本專家表示,若怕高齡失智,30年前就要開始預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v. v9 f7 V' a2 q( P) F
阿茲海默症佔了失智症(認知症)7成失智症(認知症)有許多不同的分類,不過其中最主要、最多的便是阿茲海默症,由在大腦累積類澱粉蛋白β而使得神經細胞壞死引起,佔了7成的失智症比例。
* P% x7 X9 `/ s3 L) x3 x5.39.217.77:8898東京大學藥學院教授富田泰輔在由日本神經科學學會主導並監督編撰的腦科學辭典中指出,這項物質是阿茲海默的病理特徵之一,是大腦纖維化斑塊「老人斑」(senile plaque)的主要構成成分, 進而破壞神經細胞,使大腦萎縮。
6 M' n& D( H1 u* R% @1 @& c4 n3 ptvb now,tvbnow,bttvb阿茲海默症的初期症狀為記憶障礙。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認知症專家櫻井孝指出,阿茲海默症早期會讓會讓海馬迴萎縮,隨著病情加重,進而讓腦部全體萎縮。破壞了和記憶有關聯的海馬迴神經細胞,也就無法維持記憶了。
$ C2 I- @! `& B8 Z# {: o+ ztvb now,tvbnow,bttvb從累積澱粉樣蛋白β到產生症狀要花20~30年如同前述,類澱粉蛋白β的累積是阿茲海默症的主要發病原因,然而,在大腦萎縮與降低認知機能之前,因為都是正常狀態,無法自覺症狀,因此也無法透過尋常的檢查發現該病症。5 V' c& Z% v9 s* k" v
不過,以現在科技的技術力已有辦法得知,從累積類澱粉蛋白β開始,到發生症狀為止,需要經過20~30年的長久時間。也就是說,若70~80歲罹患了失智症的話,實際上在40多歲至5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累積類澱粉蛋白β了。tvb now,tvbnow,bttvb1 s5 w% Y# ?" ~; G2 C8 P4 H/ s
因此,若要降低將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從40歲的年輕世代開始,就要著手進行預防對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L3 @$ E( K* `  |" \5 o. @( o5 m
預防失智不能等變老才開始!不讓失智找上門,下一頁看看專家的建議對策
, ~+ u9 f- ~2 o& ^) _/ O公仔箱論壇預防失智,提高血液流動、防止腦部血管老化是關鍵造成阿茲海默症的主要原因類澱粉蛋白β,若在40歲就開始累積在腦部,60~70歲就有可能罹患失智症了。那麼40歲時該如何預防呢?5.39.217.77:8898: b3 a3 l: F( a: f3 A* ]( ~. r
櫻井孝表示,具體的預防對策重點,便是防止腦部血管老化,提高血液流動。已有動物實驗指出,若腦部血液流動不佳,將會進一步提高類澱粉蛋白β的產生。此外,防止血管老化也和防止腦部血管病變有所關聯。tvb now,tvbnow,bttvb$ P! {  H; J' g- Z6 ~8 g
造成血管老化的最大原因是動脈硬化,而造成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也就是說,為了防止血管老化,需要改善飲食生活、並多進行有氧運動等,避免引起這些生活習慣病。公仔箱論壇8 h# s7 q! o& C' H3 Y# g
實際上,有研究指出生活習慣病會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在東京醫科大學老年醫學科接受檢查的113為阿茲海默症患者中,48%有高脂血症、42%有高血壓、19%合併糖尿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7 X- W# ]3 C0 X% i* w, W8 Y; r$ Z
此外,一篇發表於《神經病學》(暫譯)期刊的一個以日本福岡縣久山町1,017位居民為對象,追蹤長達15年的調查研究中也發現,糖尿病患及糖尿病高危險群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血糖值正常人的2倍以上。! @4 ?+ ]' Y( g1 y  {7 q4 V
如上所述,為了避免年老時罹患認知症,年輕時(40~59歲)的身體保養也非常重要。建議民眾平時就要留意飲食攝取狀況,並定期做健康檢查,及早發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病。並適時運動,維持腦部血管健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