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台灣成人乳品攝取不足,有缺鈣危機,乳糖不耐症可能是民眾少喝乳品原因;營養師建議,乳糖不耐者可先攝取少量乳品、優酪乳及優格,再慢慢增量,有助改善腹瀉、脹氣症狀。
. m( v; B/ X+ [1 G- f! `- p+ T1 ~: ?, D" J* U1 h' T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日前提出二○一八年最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以每日需求熱量兩千大卡的飲食建議份數計算,台灣十九至六十四歲成人每日乳品類應達一‧五份。不過,根據國健署調查,十九至六十四歲成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一‧五份者高達九十九‧八%。
7 R2 `$ U, O0 R1 Q2 `: c公仔箱論壇- W+ i; z5 z- F& R( ?1 o
根據每日飲食指南,乳品類為牛羊乳汁製品,如鮮乳、保久乳、奶粉、優酪乳、優格、起士等;乳品類主要提供鈣質,且含有優質蛋白質、乳糖、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民眾飲食鈣質攝取量大多不足,每日攝取一至兩杯乳品最容易滿足鈣質需求。% [" e4 p1 {# W" S: j6 g8 x
- } ?# D, K& U& ]! F* b*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民眾乳品攝取不足,可能跟乳糖不耐症有關。在台灣,約有九十五%成人分解乳糖功能不佳(四十%有脹氣或放屁的症狀,十五%有腹瀉的症狀),乳糖吸收不良可能是造成鈣質不足的危險因子,民眾因乳糖耐受不良症狀而避免吃乳製品,造成鈣質攝取不足。公仔箱論壇" c/ N# h4 ~, t: z1 J6 L: g5 d
tvb now,tvbnow,bttvb7 h3 ?4 X9 N/ j
台北市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今天表示,乳糖是雙醣,吃入後需經腸道的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許多人在嬰幼兒期斷奶後,因不常喝奶,腸道的乳糖分解逐漸減少、消失。
( g- O3 f$ r$ S$ [, I9 b qtvb now,tvbnow,bttvb
/ t0 r4 V6 w, n7 Y; z公仔箱論壇黃淑惠說,很多成人長大後才再喝奶,因腸道已經沒有乳糖分解,乳糖不能被分解而被細菌利用,產生脹氣、腹瀉等不舒服的症狀,自然就不敢喝牛奶。不過,乳糖分解可以被誘發,黃淑惠表示,有乳糖不耐症者,可從少量乳品、優格、優酪乳等乳糖量沒這麼多的乳品開始,不適症狀會減輕,腸道逐漸習慣後,乳糖分解會再活躍,自然緩解乳糖不耐症狀況。
# [$ I* h& L! R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0 x3 M& i! A0 o- y% x, N- z, {
黃淑惠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小養成喝牛奶的習慣,鮮奶或牛奶是豐富的鈣質來源,又是優質蛋白質、有維生素B,每天一至兩杯是很好的營養來源。
( S. o, N8 ~0 y( g# L- M7 x2 t; ^1 S8 j1 P1 c' M" @9 X- X
每日飲食指南建議,若決定不吃乳製品(如素食者),就必須多攝取非乳製品鈣質來源,如新鮮蔬菜,當蔬菜的顏色越深綠或深黃,含有的維生素A、C及礦物質鐵、鈣也越多。 ! w: v% A9 o% x, F- S; Q0 [& C1 F
9 d7 n/ F0 p. Z% T/ w.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