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食肆地點] 太安樓築起情與味

        / w, P7 L2 _0 w0 s: @4 I. j
tvb now,tvbnow,bttvb$ \6 @- T8 _) k; d- ^
它的H型樓宇獨特設計,樓高二十八層,一層六十八伙的規模,是六十年代大型屋苑的先驅。樓下商場達二萬呎,共百多個舖位,招租廣告以「規模宏大、雄霸遠東」為賣點,是全亞洲最大的住宅商場。
, R) f9 I* n+ S: h( b( S2 `
0 ]& S0 }! M- o5 m$ Ctvb now,tvbnow,bttvb今天,四周高樓林立,它少了當年的霸氣。地面商場,熟食攤檔雜亂無章是它的標記,有人視它的神秘及混雜為港島版的「重慶大廈」,也有人曾因其小販問題稱它為「東區毒瘤」。
) y- i, V3 n, n! Ptvb now,tvbnow,bttvb0 I5 ]% j: j8 O6 I4 k6 l! X
太安樓,至今仍是西灣河地標。當大型商場相繼如「倒模」般建成,它的不按章法及人情味更見可愛。多間小本經營的檔販拼合而成的商場,平民、地道、廉宜。多年來,默默地為西灣河街坊提供生活所需。這種真實的生活感,在現今城市規劃中已不復見,也是被人漸遺忘的昔日香港寫照。 公仔箱論壇5 F% |5 e' ^$ d  _
6 H3 v, ^) ?: x6 O1 F" O& x% [
六十年代的西灣河沒屏風高廈,也沒有大型商場,附近不是唐樓、鐵皮屋,便是山區木屋。相比起,一九六八年由置地興建的太安樓,是全港首個大型樓盤,可容納住戶上萬人,有電梯、地下商場、平台停車場、露天花園。當年一開售反應很熱烈,連續兩天每天收到過萬份申請,今年七十五歲的譚志榮是當年的申請者之一。「睇住太安樓起,第一次見佢打樁,鋼筋多到嚇死人,好似一個個盤蛇陣,真係前所未見!」太安樓只有兩種單位間隔,劃分成三四百呎的單位,最貴售二萬七千元。那時只須付一成首期,分十四年期供款,期限之長,為全港之先例,工人階級亦可勉強應付到。譚志榮清楚記得,自己月入約六百元,不用半年月薪便夠付一成首期,每月供二百一十四元,便購入兩萬多元大單位。7 k6 i# O/ C% ^* ]8 _, @& q3 m
5 j5 u+ Q, [) W) E5 n( \; J
第一代屏風樓 有海景
% ^- I  w1 R/ N"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字排開緊靠而建的太安樓,一絲空隙都沒有,可算是第一代的屏風樓。當年仍未填海,向北一翼擁有不少人夢寐以求的海景。八十年代,港島東填海工程,碼頭遷走,東區海底隧道和地鐵相繼落成。譚志榮也見證太安樓的轉變,但對它有一份情意結,一直不捨得搬走。他由文員轉行做中醫師,也選擇在其商場執業。「好多老街坊搬走,真係好唔捨得。近年嚟咗好多陌生面孔,多咗好多劏房,不過,附近有好多公園,如果有一日中咗六合彩,我都唔會搬走!」
% Q. R) ]7 B6 P5 [& {
0 v4 u7 h# }% f8 v5 p公仔箱論壇今日太安樓一個單位平均約三百多萬,不少人仍視它為「上車盤」,是許多人置業的起步點。今年八十三歲的王碧,六、七年前隨兒子由柴灣屋邨搬入太安樓。「對面係地鐵站,一入商場坐lift就直上屋企,唔似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