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古城,位於甘肅景泰縣寺灘鄉,建成於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舊時,古城護城河環繞,河寬水深,人畜不能自由跨越。城外方圓幾十里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平川沃野,城背後山林茂密,可潛藏千軍萬馬。但如今這里全沒有了古時候的模樣。近幾十年來,由於生態惡化嚴重,水資源嚴重匱乏、土地沙化和鹽漬化、森林覆蓋率急劇下降,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轉移,古城的人口從1300多人銳減到100多人。
& t+ Q+ d4 X, N5.39.217.77:88985.39.217.77:88984 K2 \9 F+ [# s4 [3 e6 g
在西北的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像永泰古城這樣因為生態日益惡化而遭到廢棄的村莊還有很多,大量的人口因此離開祖祖輩輩生活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村,去另尋環境適宜的陌生地謀生。
7 W; v3 ^, \; {" w. T5.39.217.77:8898: ~% h" e& ^) p% f
每到傍晚,永泰古城外,牧羊的人們都會從祁連山上將羊群趕下山,排隊從一個破舊的城樓門子里進城。3 L& ?& Q# m p
* R8 @9 C- {. {這座明代古城,現在是國家級文保單位。在上世紀50年代村里還有30多個姓,1300多人,到2013年9月只剩下100來人。5.39.217.77:8898% i4 E! g' s7 N6 ~3 k) E$ H% D0 j
" @2 `& \! _( ?4 i- H公仔箱論壇“連年幹旱之後,村里的年輕人搬到有水的地方去住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古城文保員李崇仁說。今年63歲的李崇仁是永泰小學校長,前幾年退休後,擔當起了文保員和旅游宣傳員。+ k0 _' y2 Y3 R; E& }
0 y v7 f# O# W6 P" P
李崇仁是永泰古城的老住戶,在他小的時候,永泰城內有許多古樹名木,城牆外面有護城河,城後面的松山上還是大森林,當時人們還在山上砍柴。幾乎最近20年時間,山上的樹也被砍完了,再後來由於連年幹旱,樹也沒再長起來。公仔箱論壇8 ]& }! h4 X. S' l. ~& V
3 g2 A# C+ [8 O4 n在李崇仁的記憶中,古城變化最大的是氣候。“這幾年從9月份開始,直到第二年5月份,幾乎是大風不斷,近年來風沙更嚴重了。”李崇仁小時候永泰城的風沙從沒這麼大。“其次是雨水少了,我小時候古城雨水好,村里種的莊稼能長一胳膊長。近年來幾乎不見雨,種的莊稼只有一尺高。”tvb now,tvbnow,bttvb Y* W; e' V$ s7 P7 D
+ s b* H, j1 t. E9 D5 i" S永泰古城周圍近幾十年來生態惡化嚴重,水資源匱乏、土地沙化和鹽漬化、森林覆蓋率急劇下降。不斷惡化的環境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轉移。大約8年前,政府將黃河水用水渠引到了離古城10公里的地方,並鼓勵古城的人們搬遷到水渠邊的移民點居住,幾年間許多人陸續搬走,這里的人口從1000多人銳減到100多人。! C; d/ h4 ~; \( O: V
! S0 G) w3 Y% H* ?) g0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西北的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像永泰古城這樣因為生態日益惡化而遭到廢棄的村莊還有很多,寧夏西海固腹地的海原雙河鄉八斗上套腦村也是其中之一。tvb now,tvbnow,bttvb) M) R. M, k: B
+ U( `0 R0 j7 W( d+ A
從秦朝時起,政府推行“移民實邊”政策,往這一帶移民,充實人口,以拒外敵。此後,各王朝均遷民於此。但移民現象如今發生了調轉,人口不再遷入,而是紛紛遷出。公仔箱論壇& ?# h( W" `0 u H0 I* A
& b4 E- D. \3 X' s. i5.39.217.77:8898這個幾年前還是幾十戶人家的大莊子,如今只剩6戶人家。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還是因為生態惡化。6 V8 J2 z* h5 h6 {$ T& P
7 M( `) I* |) [6 K, @+ U7 I西海固腹地十年九旱,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曾被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列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1 ?: _$ z2 W+ g: F, p: v, U( f, Ttvb now,tvbnow,bttvb
. F4 {3 N* u0 z0 {公仔箱論壇去年有村幹部跟村民說,別再蓋新房,政府有可能搞整體移民搬遷。不過整體搬遷到目前還沒有音信,貧窮的6戶人家只能繼續等待。公仔箱論壇- |4 g6 `: ^4 T) T!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