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少年與青春期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因學業倦怠而過度上網者,易導致憂鬱情緒的發生。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為避免青少年因學業倦怠造成過度上網而導致憂鬱情緒,應積極從鼓勵青少年參與學校與建立學習動機著手。+ _- J! }9 `; Y- e3 c
- I/ O: I4 n' g9 o; a#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研究對象為三千多名芬蘭學生,包括12至14歲以及16至18歲的青少年,也是在行動裝置和社群媒體下長大的第一代,所謂的「數位原生代」,針對其過度上網、學校投入、學業倦怠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
7 `1 R a, Z7 K- e( ctvb now,tvbnow,bttvb( X6 B9 \; } z9 |) b
研究結果顯示,13至15歲的青少年屬於過度上網和學業倦怠問題最關鍵的階段,當對學校失去興趣或不在乎時,便容易青少年對網路產生過度使用與依賴。女生在青少年後期出現的憂鬱症狀和學業倦怠的比例高於男生,但男生過度使用網路的狀況較女生嚴重。
P3 R3 ^) J; Q2 c6 L
# v8 F( L5 B; t- b1 n( b5 R青少年過度使用網路時,可能引發憂鬱情緒,青少年一到學校可能會出現胸悶、拉肚子或呼吸困難等生理不適症狀,情緒也會變得較為易怒與不耐煩。桃園市立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指出,當孩子出現延緩繳交作業、不想上學、成績下降等行為時,父母與師長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問題,及是否對學業產生倦怠。 公仔箱論壇4 V# I8 w1 e. g& q1 b l
5 x8 Z6 b# O9 ]5 S/ c9 T3 T$ E- t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