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峯: 敗走維園還不知錯?
) r0 l0 b5 t% Y$ b. z公仔箱論壇 A; V/ [7 n, ^& f# Y7 {
tvb now,tvbnow,bttvb( a$ O: B# R5 l0 u
前天,梁振英夫婦特地到維園年宵市場逛逛及買年花,一方面表示與民同樂,另一方面大概也想挽回一下低落的民望。可惜走不了多少步,梁振英夫婦就被抗議示威的市民包括長毛梁國雄狙擊,就被「梁振英下台」及「你呃人」的呼聲包圍,動彈不得,最終只能倉卒又狼狽的買了幾紮「轉運竹」就落荒而逃,事後還得派人把少付了的幾十元送回花檔。5.39.217.77:8898+ Y, ?) t7 W3 B4 D1 U+ w
5.39.217.77:8898) | J: T9 x! Z3 |1 l
經過這樣一番擾攘衝突後,梁振英絲毫沒有想過為何親民騷變成擾民,更沒有反省為何引發這樣嚴重的民憤民怨。他想到的是指摘他人,想到的是發聲明譴責示威的市民。公仔箱論壇6 I( y$ h# ?6 w: B& x6 x
/ T; Y. E8 e. ^! A
到昨天,梁振英跟公民黨代表舉行早餐會,討論政府施政問題及政改。據公民黨代表說,梁振英在會上同樣是堅持己見多,反省失誤少。他還覺得做不到事完全不是他的錯,錯的是其他人。這不是在顛倒黑白,諉過於人嗎?tvb now,tvbnow,bttvb$ n I: S; _& i' d( l6 ?
公仔箱論壇- \, O, b' z8 i+ }( v% T
更不幸的是,這種諉過於人的態度不是一時的表現,也不是偶然發生的情況,而是梁振英的基本態度。以房屋問題為例,梁振英從競選開始就不斷吹捧自己有甚麼良方妙計解決房屋、樓市問題,就不斷說自己如何重視市民的住屋需要。但在上月提出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梁振英除了巨細無遺的說自己及政府如何四處尋覓建屋土地外,根本沒有甚麼長、中、短期的計劃滿足市民的住屋需求,甚至建屋目標包括五年興建七萬多個公屋單位也是上屆政府提出的,梁振英只是在炒冷飯而已。像這樣「冇心、冇料、冇橋」的報告自然備受公眾及議員批評,他的民望更是不斷下瀉,比發表施政報告前還要低。5.39.217.77:8898: H7 |5 E3 P# s+ P) U6 Y. V# B
tvb now,tvbnow,bttvb3 T' s# y# `) [/ t. B
可惜,梁振英完全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與失誤,反而把責任推在他人身上。先是說上任政府輕視房屋及土地問題,以至房屋供應出現短缺;然後又抱怨規劃開發土地程序太繁複冗長,令土地儲備難以盡快增加。到找不到甚麼新藉口時,梁振英又重提他的政府架構改革建議,說自己原本希望成立副司長統籌土地、房屋政策,加快改善問題,可惜建議被立法會阻撓,無法落實。總之,房屋政策沒有突破,滿足不了市民的需求都是其他人的錯,是制度、規例及前朝政策失誤之過,跟他梁振英毫無關係,大家不應怪罪在他及新政府身上。像這種推卸責任的態度實在令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
5 `: G+ a- [, Y- ^" m F1 mtvb now,tvbnow,bttvb
2 U3 W; s' V' j$ r3 C6 i2 A& ?tvb now,tvbnow,bttvb房屋、土地政策不得人心固然是人家的錯,上任以來一事無成,風波醜聞一大堆以至用人不當在梁振英眼中同樣不是他的責任,同樣是其他人如立法會議員、政黨、傳媒處處為難他的結果。至於僭建醜聞,梁振英更堅稱已坦白交代,只是其他人窮追不捨而已。
" N8 F& H! V4 O' \* X* s5.39.217.77:8898! W, b9 A, I! n- `) U% [
是的,認錯不是容易的事;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不願承認過失,越希望把錯誤推在人家身上以免削弱自己的威信。但是,從僭建醜聞到國教風波到用人唯親到施政無方都是梁振英一手一腳弄出來的,都是他的過失,市民都看得清清楚楚。梁振英該做的是深刻反省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過失,改變自己的倨傲態度。只有這樣,他才有可能拉近跟市民的距離,重建市民對政府的信任。若果梁振英繼續剛愎自用,諉過於人,他不但在維園敗走,他的施政也將面對一場又一場敗仗!tvb now,tvbnow,bttvb/ W/ d$ {& d* [6 r8 X; r- N
6 Z8 z+ p6 i9 {8 p5 @- M5 e5.39.217.77:8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