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2日電】
* R! @5 }3 K$ g5.39.217.77:8898 ) q! f4 |: [% I7 B/ Y, R! }' v1 h
大陸著名詩人北島近日表示,當前中國大陸詩歌低迷,讀者嚴重斷層。5.39.217.77:88980 b0 b" [9 G( Z! n) |! Y
北島在「六四事件」後流亡海外20多年,目前在香港教書,近日返回中國大陸,參加第三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時接受採訪,談到對大陸詩壇的看法,由新華社作大幅報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E. w" C. C* Y" C9 y
北島指出,當前中國大陸的文學與1970、80年代相比「處在一個低落的階段」,這和資訊傳播方式走向以消費為導向的物質主義、娛樂化有關,這種趨勢正在使語言和文學「泡沫化」。
5 Z# y6 c9 L" c! T同時,中國詩歌的低迷還有別的原因。北島說,例如缺乏良性的批評機制,「詩歌閱讀是需要嚮導的,好的批評家就是嚮導,通過對詩歌的解讀與分析,可帶動或塑造一批有修養的讀者,而好的讀者往往可以反過來塑造好的詩人。」
/ N0 T' L( R2 q2 Y8 ]tvb now,tvbnow,bttvb此外,中國的詩歌讀者群在商業浪潮的衝擊下,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北島指出,原來的讀者大都是大學生和學者,但由於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種種壓力,他(她)們往往失去了閱讀的熱情,詩歌只是某種青春懷舊的方式而已。
( z% l1 a- R2 V3 Z: B/ W- ^tvb now,tvbnow,bttvb北島就此指出,「如果沒有出現讀者的斷層,我敢肯定絕不會是目前的狀況。以中國的人口基數,詩歌有『一小撮』優秀的小眾讀者群就足夠了。就我所知,中國如今還沒有形成像樣的讀者群,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S+ Z5 o9 ?2 O7 c* S9 ^
北島透露,在他的創作生涯中,詩歌仍是最重要的表現形式。現在他正在寫長詩,「我希望能借助這些年漂泊的閱歷,傳達我對世界的觀察與思考。」5.39.217.77:8898% ]& J' I5 L5 D5 Z; [
北島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代表作包括「回答」、「一切」、「結局或開始」等,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如「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之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