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審計署宣布從八月一號開始對政府性債務進行全面審計。美國《紐約時報》星期一的報道說,中國政府擔心地方政府及其附屬機構龐大的借貸債務規模一旦失控將威脅到中國整體經濟發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s' K& e1 N, h) i3 u( ~1 W1 }
6 L: E" I+ a3 n# x* @/ ?, s
就在前段時間中國“鬧錢荒”的話題還沒有完全平息之際,中國政府突然宣布要對地方政府債務“照照鏡子”,深證獨立投資理財專家鄒濤表示,中國國家審計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要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進行初步的排查摸底:
+ p' r+ v7 {6 E*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O2 X9 j. K! L+ ~, |公仔箱論壇“摸完底之後才會有進一步的措施。目前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黑洞到底有多黑,黑洞到底有多大,有多深,現在基本上還是一筆糊塗賬”。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9 U. @& o3 N
3 b* q$ o; L; s( ~ Ntvb now,tvbnow,bttvb正因為是一本糊塗賬,在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大小問題上可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不同的學者和不同的機構給出不同的答案。例如,西方經濟學家大都估計,中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在2萬億到3萬億美元之間,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國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今年早些時候曾估計,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可能超過20萬億元人民幣。今年二月有國際金融機構認為,中國各級政府負債可能高達30多萬億元,一些地方政府的債務已經高到致“資不抵債”的地步。5.39.217.77:8898) u; W0 T; C5 Q* G: L9 J5 B
4 K5 O' R/ y) O8 l7 M2 m! K公仔箱論壇北京經濟學者溫元凱教授表示,中國政府早就應該控制地方政府舉債進行基礎建設的做法:公仔箱論壇9 s9 @# Y2 P9 X) v4 d. r# P
公仔箱論壇8 X; X+ I) t, f
“因為在地方領導人的頭腦中,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現在出口和消費都不好,政府投資拉動經濟的做法成了地方政府唯一的選擇。這樣,制度上造成地方政府債務。地方領導為了追求政績就會花未來的錢,拚命借錢,結果導致地方政府債務的黑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6 v# r- U8 { X3 p5 _3 ?" I0 w6 T
3 B0 k) w! @ _& w( R4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知名財經評論人士葉檀女士星期一發表評論說,此次中國國家審計署針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審計起碼可以完全三項任務:一是確認中國地方政府通過地方債對經濟與金融的滲透度,二是確認地方債務的金融風險有多高,三是未來需要通過什麼手段化解金融風險。不過,鄒濤表示,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可能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威脅的根本之道是人們期待已久的政治改革。% V/ q# H6 K c# s8 q
“中國的政治體制導致了現在的問題。中國經濟改革開放30多年,但政治體制改革卻沒有同步進行。導致政府的很多經濟決策不科學,是幾個領導拍腦袋的結果,沒有民意。如果不進行政改,經濟越發展,將來問題越嚴重。政改的核心是還權於民”。6 h4 o/ z' x3 `! k7 m5 D8 i! N
! C" o) @8 J: X-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有經濟學者星期一表示,如果在行政體制還按照老辦法解決問題,中國的地方債務只會窟窿越來越大;中國政府在體制不變的情況下有一解決問題的殺手鐧,那就是中國政府完全無需用稅收來彌補財政赤字,而可以動用更加隱秘的手段--印鈔。對此,溫元開表示這樣做最終的買單人是老百姓:
& }- H! g) X' g0 b2 P$ N公仔箱論壇! _0 B2 G- N" Y8 b1 C/ a
“地方政府的債務是一個城市產生的,雖然它建設了不少爛項目,但也是基礎建設,市政建設。出現問題時,最終還是老百姓被剪羊毛,政府印鈔票,讓貨幣貶值從而解決債務問題”。5.39.217.77:8898( {. E6 W3 R& S
# Z! n4 ]" a0 i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要中共黨員“照鏡子,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現在中國國家審計署要給地方政府的債務“照照鏡子”,但能否給地方政府債務“正衣冠,洗洗澡”,甚至“治治病”,這要看此次中國政府的審計最終是否公布真實的數據,是否以新的方法解決問題。0 ^3 x5 Y' U( ^: a# A1 T0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