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林行止: 人情貪念知分野 秉公制約好遵循

林行止:人情貪念知分野   秉公制約好遵循tvb now,tvbnow,bttvb. P- F8 B3 p2 v4 U1 q8 n9 d
公仔箱論壇" F' v& m! Y7 w1 f+ m! j5 ]

5 V6 u4 m( l; K. x4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f" K+ `7 |; {7 r- P. d/ H
一、一名行政會議成員和八名立法會議員(大部分攜眷或家人同行)接受國泰航空公司款待「遊法國」,引起滿城風雨﹔這些政治人物備受輿論批評,雖然他們中有些人曾經「強力反駁」,並以議員受款待不受法限(接受款待申報便可)為由,「死不認錯」,尤其是當中兩名法律界人士,他們最初的反應,充分顯露出「我們豈好辯哉,我們是律師也」的特質!可惜,除了極少數,他們最都不得不表面「屈服」了。
  K: S; F; l3 n. `- l* C# s: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o- D- d8 N  ]/ L9 r4 ]6 n* k& o5.39.217.77:8898
; M+ h2 T-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環繞這宗「寓接收新飛機於豪華游」的新聞,去周四本報「獨眼香江」欄的剖析最全面中肯,在題為〈議員攜眷參國泰游法國公私大兜亂愈解愈肉酸〉長文中,指出受款待者所提出的理由全部不是理由,把他們的辯駁逐一「駁回」,可說成為此事的「轉折點」。這些議員在物質誘因之前有失分寸,是鐵一般的事實。「有趣」的是,這批議員當中,尤其是那幾位屬泛民的,在政事上事事以西方為師,可是,西方政客絕不能接受私人或私企「接待」,即使一張機票或一晚酒店之資,一旦被公眾發現,莫不向選民謝罪甚至鞠躬下台—他們的臉皮顯然遠遠薄於以他們為師的香港同行!
% m8 p3 ]6 J" W  T) T公仔箱論壇
4 h. L  g. Y* r3 _& @2 c+ ]5.39.217.77:8898此事擾攘兩天,終於在去周五以「多名攜眷免費赴法國的議員,宣布捐錢平息風波」,他們就「搵著數」的深淺,各捐若干萬元給「國泰建議的慈善基金」,本文見報時,料所有捐款已全部落實﹔而涉事的民主黨為此召開中常會,得出資深黨員何俊仁及涂謹申兩位參加「國泰遊」的議員,「違反黨規」中「避免接受過分慷慨款待的條文」做法不恰當的結論,主席劉慧卿就此事向公眾道歉。
: q; u% \( A. h,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x) s1 M' l* }1 e, y9 I
對筆者來說,政客(和公務員)「大貪」或「佔小便宜」的事,實在不值得大驚小怪。筆者有此看法,皆因受「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的影響。此經濟學旁支的學說,指出「有識之士」選擇做官或當議員,目的在全心全意無償服務人群的,億中無一(億人中有一不食人間煙火專門利人毫不利己舍身為人的「聖人」,已非常難得),那意味他們「選擇職業」的動機,皆出於私利即為了謀求本身「最大福利」!換句話說,立志做官的,無非是因為政府「糧期准」、五花八門的福利多(所謂「薪高福利好」)且沒有大過失便不虞被辭退即等於有職業保險,所有種種,均比私營部門優勝,誰說當公務員不是最符合本身利益的選擇(若仕途順暢步步高升,便屬明智的選擇)!?在享受這些商業世界所無的優惠,公務員便想出一些如「回饋社會」、「為人民服務」之類冠冕堂皇的話,令他們那顆不敢面對競爭、不懂掙扎求存、缺乏不斷奮進志氣的心,好過一點。當議員的人亦大多有這種存心,以香港的情況,由於議員並非全職的專業,他們因而沒法享受公務員般的優厚福利,但「非全職」妙用無窮,以他們可以因此身兼多職、「袋袋平安」(議員不算菲薄的薪津之外,還有來自本身職業、兼差或事業的進賬)而有不錯的收入……。應該注意的是,除了這類「實質」收入,還有一般人極難獲致的「非物質」(intangible)如知名度的得益!好處這麼多,難怪有那麼多人投身公務員及參選議員的行列。' J) o) S* V, ^: i, w1 s, v8 w4 a1 b

( w' q: J' \. V/ ]' l; \5.39.217.77:8898
  Y& R2 [0 n4 L2 \二、千百年來,人們對公務員(最先是神職人員)和稍出現的議員,當他們是父母官或視之為替他們出聲的代議士,遂畢恭畢敬,以他們「犧牲個人生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種假象早已深入民心,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追源溯始,是五十年代*),兩名經濟學家布凱南(今年一月十日去世,得年九十三歲﹔一九八六年諾獎得主)和屠洛克(早歲曾在本港美新處任職)合撰的《同意的計算—憲法中民主的邏輯基礎》(J.Buchanan and G. Tullock: The Calculus of Consent-Logical Foundations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拆穿了這種「西洋鏡」,被視為公共選擇學派裡程碑之作。順便一提,今天論者常說的兩種政府模式如「仁慈專制者」(如李光耀)及「獨吞政經利益的巨靈(Leviathan)」(任何囊括政經利益專制者),均源自公共選擇理論。這兩種政體之外,便是現在大多數港人所追求由全體(合資格)市民通過投票形式產生的「民主政府」。公仔箱論壇$ \( Q+ v$ X- Z  `) }

  p/ A' N6 Q2 };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 x/ x9 v0 C5 p5.39.217.77:8898一句話,公共選擇論指出國家不是上帝的恩賜(神授),它是一個人類的組織,而其中替國家做決策的人(官員和議員),和街上行人並無本質上的差別,「既不更好,亦不更壞,而且同樣會犯錯誤」﹔更重要的是,不論官員、議員或庶民,均為阿當.史密斯筆下的「經濟人」(homoeconomicus),而「經濟人」的特質是自私自利凡事首先考慮本身利益。這種「假設」(其實是人的基因)令此派學者得出這樣的結論,當人(官員議員亦是人)們必須作取舍作選擇時,他們肯定傾向選擇那種能為本身、親人、友朋、所屬社團或政黨,以及選民帶來較多好處的方法或政策……。
/ ]8 |( ]  b! w! }; n7 ]tvb now,tvbnow,bttvb
9 |# l( u& p/ }  K: q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C; G& [" V9 u! n$ c0 ~
凱恩斯把決定人類經濟命運的大權從上帝之手奪回交給政府,他因此能與我們的孔夫子一樣,大吃冷豬肉且香火不絕(要有政府組織便有人膜拜凱恩斯)﹔布凱南把大言炎炎發誓不計本身利益要服務人群的官員及議員從神壇踢落人間,等於摘去他們頭頂的光環,他(和這一派學者)因此不受政府及有權勢的人歡迎,不難理解。不過,有了「公共選擇」學派,假借獻身社會無私從公的人,在心智已開的社會,便不能再作威作福、佔盡便宜、魚肉人民!tvb now,tvbnow,bttvb& Y6 V  {3 Q6 p9 Q
公仔箱論壇9 Q2 y" G1 }' i& i5 V9 [7 ]

3 G% U( _+ o- n,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八十年代中期,筆者寫了不少評介「公共選擇理論」的短評,亦曾以史威德之名為此學派尋根寫下〈阿(愛)麗斯闖進經濟學〉的長文,前者散見期內各本結集,者收在《經濟門楣》。不過,筆者並不是要各位去翻拙作,今天要向各位推薦的是「維基百科」的「公共選擇理論」條。撰本文時上網瀏覽、核實數據,竟見此寫得出奇清晰,且中譯罕見流暢可讀(即令是計算機譯出亦曾經識者小心潤飾)的解釋,是任何稍具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能理解之作(這在「維基百科」尤其是中譯並不常見)。有興趣者不妨上網一讀。7 l/ L) a* U6 Q5 H$ g; ^

. C( s6 B5 L3 c5 L" J4 ^公仔箱論壇官員、議員(和絕大部分「從公」的人)都是和你我一樣私心雜念挂帥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大家因而不應對他們過分苛求,亦因此不必視他們為高人一等的賢達(是否配稱賢達,要看他們的言行事功而定)﹔筆者同時希望這些公眾人物,別再扮大公無私、舍身為民(如此很易「理直氣壯」而做出逾分的事)。在資本主義社會,不論從事哪個行業,都是為私利「迎難而上」而已。正因為看透人類這種與生俱來的根性(不一定得加上「劣」字),民主社會才會強調、堅持三權分立,同時要全力維護人民的言論和新聞媒體的自由,即以此所謂「第四權」(four estate,十九世紀的思想家提出「第四權」時,其他三權〔三類人〕是神職人員、上議院〔貴族〕議員及下議院〔庶民〕議員)的傳媒,監督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權能否獨立公平運作和查找從公從政者有否徇私「圖利自己」……。殖民者總算留下了一些好東西,三權分立和監察它們的「第四權」千萬不可偏廢!如果沒有媒體的「窮追猛打」,「雄辯滔滔」的「搵著數者」(rentseekers)肯鞠躬會捐款嗎?
# {9 Q; {+ V. I* g! Q% I# j5.39.217.77:8898# d6 W, d# d( N* u9 w/ t3 y
tvb now,tvbnow,bttvb* m( f9 t5 ?+ ^3 q
*在〈阿當.史密斯和新右派〉(A. Smith and the New Right)一文(收在剛出版的《牛津阿當.史密斯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Adam Smith),作者C. Smith認為布凱南受史密斯影響極深,其「公共選擇理論」的理論根源可追溯至《原富論》。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