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精神部最新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是沒有憂鬱症者的3.24倍,特別是老年及難治型的憂鬱症是高風險群。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研究團隊分析全民健保資料庫,長期追蹤逾2萬多名患者10年的大規模研究,成果2日刊登在美國神經醫學會(AAN)的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線上版,美國神經醫學會也同步發布新聞稿。5.39.217.77:8898* s) D3 i% y- D6 H
研究團隊包括精神部醫師楊智傑、沈正哲及蔡世仁。沈正哲受訪時表示,分析1996年到2009年全民健保資料庫內憂鬱症患者是否可能是罹患巴金森氏症的危險因子。5.39.217.77:88984 V% p h2 D0 j: I: Y" ]8 `/ U
沈正哲說,研究以4634名憂鬱症患者及1萬8544名沒有憂鬱症為對照,追蹤10年後發現憂鬱症患者中有66名罹患巴金森氏症、無憂鬱症患者中有97人罹患巴金森氏症,估計憂鬱症患者後續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是沒有憂鬱症者的3.24倍。公仔箱論壇/ }) b# Y* i/ M# {2 Z) q, F2 {
沈正哲指出,國外雖然也有類似研究,北榮研究受到重視的主要幾個原因,有別於其他國家,台灣研究對象逾2萬多人,是最大規模。5.39.217.77:88987 L' F: G4 {! K; [% p1 T* Y, b/ l# a
憂鬱症與巴金森氏症間的風險關係,他說,在國外有些研究證實,然而北榮研究找到2個主要因子,老年憂鬱症及難治型憂鬱症(如更換2次藥物以上)。
% r. V9 _0 [& \沈正哲說,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疾症,僅次於失智症,在65歲以上人口中,發生率1-2%。憂鬱症及巴金森氏症都是腦部疾病,且與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有關,有共同疾病的起因。公仔箱論壇2 i! D! E- p- a% `+ W0 U4 d$ ]
研究團隊表示,研究發現可提醒臨床醫師,注意憂鬱症與巴金森氏症的關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