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憑著滿腔熱血想要興辦雙語私立小學,但仔細研讀法規,立即打了退堂鼓。如果要規規矩矩的辦學,除了要找來一群理想家組成董事會,而且所有投資屬於捐贈性質,更不可思議的是如果不能持續經營,所有校產充公,歸地方政府所有。我以為自己誤解法規,請教專家後,果真一切屬實。+ ?' f% B+ A( j- ^ ^0 @# M5 S. }* H* d
; d2 U% ?" q9 ^1 M6 I& n, U
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法規如此嚴厲,怎麼私立學校卻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冒出,而且一家比一家豪華?甚至有黑道洗白,除了自己興辦學校,甚至巨資收購董事席位。既是非營利事業,為什麼許多人捧著鈔票大筆投資?) q f( \. n! D8 S: a) Z5 [) E7 c
; W% a: S" t* M% ?5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原來,便宜的土地變成學校後,經過學校董事的相關事業就可以把學費收入洗錢出去,而且學校不但不用繳稅,甚至還可以拿到政府的補助,難怪大家趨之若鶩。原來,表面上標榜著教育是良心事業,其實背後有太多大家不知道的黑暗。
5 {% p$ X. P# b(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V" K! L/ G7 A* t) B% ?
現在如果校地還可以變更成商業用途,這豈止是一本萬利?只是禿鷹嗜血,只怕教育家成了俎上肉,可憐的是付錢的家長,和未經世事的學生,因為學校隨時可以關門。
) F# h1 V' o4 x. f: qtvb now,tvbnow,bttvb
$ q, L; }' f" F9 B4 w9 P3 C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世界各地都有私立學校,卻從未聽過政府還提供補助,更沒聽過學校解散還可以賺錢。台灣政府官員哪是禿鷹的對手?當政府擬定私立學校退場機制前,是否應該先了解一下私立學校只能做不能說的祕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