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 宋 蘇軾
, ^5 v) s/ h/ O! L'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s+ `% j, f3 g2 g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公仔箱論壇0 [ x: @- g% }* F
4 K0 Y" [3 u4 t1 \tvb now,tvbnow,bttvb這首詩是東坡遊廬山時,在西林寺牆壁題的詩句。它描繪了廬山的氣勢,由於遠近高低角度的不同,所看到的廬山也就有所不同。表面上這首詩是描寫廬山,但,越過這座大山之後,許多人生的意義都展現出來了。生命,必須由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觀照,才能把生命的層次一一顯示出來。如果你立定不動,你的視野也將侷促在一個角落。看山如此,生命亦復如此。公仔箱論壇- r; q. x7 j9 u. Q$ @& D
公仔箱論壇) o5 m4 {" Z1 w3 H* U. f. B
寶石有多種不同的切割面,每個角度卻都能閃耀著不同的亮麗光澤。而大千世界所有的人、事、物的層面與角度,更廣更深,需要你用眼深入觀察,用心深切體認,不被表面的光華璀璨所矇蔽,不被表面的虛情假意所誘惑,因此雖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要你肯深入去探討,用心去了解,用腦去沉思,那時也許就看山非山,看水非水。你不斷的發掘,就會不斷的獲得,你的視線就不會固定在一個角度上,侷限在一個定點上。
) Q, M7 M3 G5 ~0 L7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U5 F# {7 x4 G& D8 X0 M. e
許多人談起「王永慶」,一股不由自主的羨慕之情油然而生,不當他是一個單純的人,一個名字,而是當作崇拜的偶像,奉為經營之神。羨慕他有那麼龐大的企業,有那麼多財富,一輩子享用不盡。但是都往往忽略了成功富裕的背後,他是如何傷透腦筋、費盡心思的去維持企業的蓬勃發展,又是如何白手起家,經歷多少艱苦奮鬥的過程,才有今天的成就。好比人們欣賞湖面上悠遊的天鵝,只見牠高雅悠閒的模樣,都看不到湖面下拼命划水的雙蹼,是多麼辛勤。總以為是與生俱來就是如此,卻忘了牠那段遭人譏笑、嘲弄的「醜小鴨」時期所經歷的心酸。人往往都是只羨慕別人的好,不見別人的勞——迷於事物的表象而忽略其背後的付出與努力。拓展你的視野,才能了解真相,才能從「此山中」走出來。
& ? t- K, @" h- u9 E. T公仔箱論壇6 s7 N0 t2 j( [' b
在海邊長大的孩子,會認為太陽是落入海中的,而山中長大的小孩,會說太陽是躲在山的背後。倘若有朝一日他倆碰在一塊,彼此討論日落何處,則必定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此時,如果兩人能把環境互調,不僅能消除彼此間的爭執,且能更深一層的了解問題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事情,因此經常會產生瞎子摸象的主觀看法,於是偏見與爭執就在所難免了。處理事情時,我們如果能養成先設身處地的以對方的立場考慮的習慣,將可避去許多無謂的矛盾與紛爭,那生命的層次自然提升,而不只定位在自我,也不會侷限於一己之見,更不至於陷在群山中的一個小角落,而認定廬山就是自己目光所及的這點彈丸之地了。8 q, T4 ]: X9 j7 D9 N( Y' V7 O5 t
5 y* s4 b8 l5 \3 y有個寓言:兩隻水桶,每天都做著從井內汲水到缸裡的工作。有一天,乙桶抱怨道:「我們每天都做著相同的工作實在乏味極了!而且,每次滿滿的一桶上去,下來時卻空了。」甲桶卻笑著說:「我的看法跟你不同,我認為我們的工作實在很有意思。你看!每當我們空空的下去,上來時卻裝得滿滿的一桶,使人們有水可用,不是很有意義嗎?」就像廬山,正面看去高嶺橫空,側面瞧著卻成了峭拔奇峰。觀點不同形成的心境自然迥異。
2 R! d. c7 r4 i- W6 l' b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e/ x3 L" e0 Z# A" x+ ]
一直很喜歡這個小故事:三個水泥工在砌牆。一個過路的人停下來,他問:「喂!朋友們,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頭也不抬:「你沒看見嗎?我正把一塊一塊的磚給堆上去。」第二個工人看了他一眼說:「哦!我正在蓋一棟建築物呢!」第三個工人站起來,一面比劃著:「你不知道嗎?將來這可是一棟宏偉壯觀的教堂呢!」三個人做同樣的工作,對它的看法卻有如此大的差別:第一個工人心中充滿了無奈,可能因著餬口不得不付出努力,所以把它當成一件瑣碎而無意義的事。第二個工人比第一個好些,知道是蓋建築物呢。而第三個工人可以預見工作背後的榮耀和盼望,因而幹勁十足——基點不同,眼光不同,所以表現的層次也就大異其趣。一如變換著遠近高低不同的位置來看廬山,更是展現千姿百態的不同面貌。
) z0 F5 v0 g O公仔箱論壇0 k9 Q6 a! z N- K% n
人與人之間的紛爭、矛盾、不快與糾葛,全因每個人處事的角度、觀念與基點的不同而存在著看法、作法上的差異。而大多數人最大的毛病在於自以為是,並對不熟悉、不喜歡的人,先入為主的懷有成見。一旦事情發生,馬上妄下評斷,因此弄得局面很僵。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能用善心對待,不陷在矛盾當中去爭論,而是跳出來往高處查看,一下就明白了,就能體諒、理解與包容。千萬別認為什麼都那麼膚淺,只看表象。要打開視野,放寬心胸,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正面思考,善意的去評估,想到他也許有不得已的苦衷,想到他這樣做一定有他的道理。這樣一來,就能心平氣和,就走出了「崇山峻嶺」而看到事件的「真面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