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大蒜殺菌功能強大 腸胃病不用愁

大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具有獨特生物活性的大蒜素,對各種細菌、病毒具有強大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可用於急慢性腹瀉、咽喉炎、感冒咳嗽、慢性胃炎、胃潰瘍的防治,食用大蒜還對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 u, `) n* V/ v: g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 B5 q2 q$ l- T

  G* _! }5 ?( Z, J! m- b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1 m! \$ r$ \9 T
# r% I' m- R; V+ P
大蒜既可調味,又能防病健身可謂「天然的抗生素」。以前沒有抗生素時,要是傷口長了膿皰癤子,老人家都會將蒜瓣搗爛,敷在患處以盡消毒殺菌之效。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大蒜的殺菌功效在於「大蒜素」,它對多種球菌、桿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所以被視認為是天然的盤尼西林(青黴素)、天然廣譜抗生素。
, A6 J! j; [3 F/ q; O. x1 k

3 r) o% O' C% p4 m% L3 T公仔箱論壇要發揮大蒜的抗菌效果,盡可能使用生大蒜,而不非煮熟的大蒜。因為大蒜素對溫度很敏感,溫度越高大蒜素分解得越快。有研究發現,大蒜提取液放在0度C的環境下,裡面的大蒜素會很穩定。連放五天後再測量,大蒜素的含量幾乎沒有明顯下降。但是倘若放在五十度C的環境下,大蒜素在隔日就幾盡消失。可想而知,只要將大蒜通過加熱,裡面的大蒜素就會被破壞,抗菌殺毒的效果就會減弱。5.39.217.77:88987 v) U9 a: W8 E  v0 F

- x% X4 P2 P$ s病毒性的腹瀉,可以試著食用生大蒜的方法來治療。但有個地方需注意,腹瀉時不建議只吃生大蒜,因為此時腸道較敏感,大蒜帶有一定的刺激性,單吃的話,反而會刺激腸道分泌更多液體,加重腹瀉。若配上米粥來吃,就可消除這個副作用。
4 W0 Y# X- Q( u( w5.39.217.77:8898

) E3 F; U) J& s) A( d公仔箱論壇【大蒜鹹米粥】
' U2 `5 K% `7 L0 C9 a5 A0 `
2 Y5 P) [3 H* J  s6 K" D
作法:取五十至一百克米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成稀粥,放食鹽調味,口感要稍鹹些;熄火後,取大蒜一至兩瓣,切碎後調入粥中,攪勻服用。公仔箱論壇8 Z2 d$ R6 ?% w3 H

4 n6 }6 M3 I9 j* ttvb now,tvbnow,bttvb功效:抗菌殺病毒,適用於急慢性腹瀉。
6 u, A) ~0 P1 [8 q公仔箱論壇

; T& b& t) j5 i2 C' T+ l. u' u) x8 dtvb now,tvbnow,bttvb把大蒜切碎混在米粥中,就可以避免大蒜直接刺激腸道,充分發揮出它抗菌殺毒的效果。鹹米粥亦有其作用:腹瀉時人體會流失鹽分、水分,需要補充,但因腸道吸收功能變差,若只是喝鹽水的話效果並不好,很快又會排出,無法為體內所用;但米的澱粉成分會分解為葡萄糖,就在腹瀉的情況下讓鹽水順利地被腸道吸收,達到補鹽、補水的雙重效果。所以攻補兼具的大蒜鹹米粥,非常適合腹瀉時食用。5.39.217.77:8898$ y# G. F6 U% S

) Y/ ^7 H: l5 w' X' X有醫學家曾這樣評價:大蒜除了討厭的味道之外,實際價值卻比黃金還高。然而大蒜雖好,很多人卻因為那股味道而與之絕緣。下面這道食譜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口感不會像單吃那麼讓人難以接受。
/ h( ]+ U% K0 `- B0 c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1 L; X$ S  C9 u5.39.217.77:8898【大蒜糖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1 f9 w  j# h( z' ~! @

6 O4 s9 H0 ?. h/ c$ S公仔箱論壇作法:將大蒜去皮,切片搗爛,放入裝有涼開水的密閉容器內浸泡四至五小時;
' l- P4 y7 I+ ^# k. D公仔箱論壇
5.39.217.77:8898* `. l: u4 t" \# b$ V
用紗布濾去蒜末,將濾出的大蒜水加入適量冰糖,另裝入密閉小瓶,需要時含入口中,徐徐咽下。5.39.217.77:8898# D7 [0 k3 n5 B2 O9 ]4 O9 y9 Z

# H( b* O+ I( r. B! k" Y- D! w公仔箱論壇功效:鎮咳祛痰,用於感冒咳嗽、急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胃潰瘍、腸炎。tvb now,tvbnow,bttvb) z* T% f9 \* L, c
5.39.217.77:8898# @6 N9 _2 i: c& r0 o
本文出自時報文化《長壽之鄉的食療祕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