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屢傳老農熱昏、嬰兒被反鎖車內的案例,歷年中暑高峰期從7月持續到8月,最近火傘高張,預防中暑應遵守「躲太陽」、「補水分」、「勤防曬」、「要通風」4要訣。# D/ g7 M2 \7 |3 p: w
5.39.217.77:8898( X0 w3 h3 P" E+ K* n0 s9 x" D
! W% F8 S$ @/ x( q7 ~% I( p1 j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天表示,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資料顯示,熱衰竭和中暑等熱傷害的急診通報人次逐年遞增,去年全年高達1510人次;今年1月1日至6月26日為514人次,較去年同期為342人次,增加172人次。- ~6 ~! z7 M6 E" u) u
0 w! z ^, b6 p" n( O) y- Itvb now,tvbnow,bttvb新竹馬偕醫院急診科主任蔡維謀今天指出,通報數據的增加,應是急診醫師勤於通報,不過每年7、8月確實是中暑及熱衰竭的高峰期,通常有午後雷陣雨的日子,這類急診案例會少一點,溫度稍高但悶熱沒有下雨的天氣,急診案例反而較多。公仔箱論壇, W# ~$ p) S3 y7 b2 A' T
# }& R/ L7 f* b: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蔡維謀說,臨床的中暑及熱衰竭案例中,有的人是頂著大太陽激烈運動,高溫又脫水而熱到昏倒;也有的安養中心老人,由於在通風不良的室內雖然未曬到太陽,但會熱到意識不清,嚴重者會造成中樞神經傷害有致命之虞。
5 t. z2 {3 D, B; @5 j公仔箱論壇8 ~: g/ o& U0 c; s* i8 @0 ?5 d
他指出,老人、病患、嬰幼兒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對高溫的耐受度和時間都比一般人低,多喝水、維持通風是預防中暑或熱衰竭的不二法門,可以用2000c.c.的寶特瓶裝滿白開水,加入1小湯匙的鹽,隨時喝水以預防脫水。tvb now,tvbnow,bttvb7 d+ v, i6 A: X6 P
5 d6 v& o* ^* }5 I. v& |" _$ p- x
國健局也提供4個預防中暑的方法供民眾參考,即上午10時至下午2時要躲太陽、隨時補充水分、穿著輕便衣著及撐傘戴帽勤防曬,以及選擇通風有空調的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