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9 Q1 Y+ W" R' C3 O5.39.217.77:8898 | ) D, _9 J. ~ z- [' O' e
tvb now,tvbnow,bttvb: @4 o5 e3 S0 y1 p( ^# C2 H
7月18日電/“真是太神奇了!”“這次采集到的柳珊瑚太漂亮了!”看到“蛟龍”號采樣籃裡形狀奇異的生物樣品,後甲板頓時沸騰了。5腕紅色海星、羽毛狀的淺黃色海百合、樹枝狀的白色柳珊瑚、像大葱一樣的白色海綿……這些由“蛟龍”號7月17日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區取得的色彩艶麗的海底生物樣品引來了眾多科考隊員的圍觀。 5.39.217.77:88986 w: h$ _) A0 u9 B# I. O/ O
公仔箱論壇/ c* G( m8 w) `6 [ ^, o1 J2 Q }2 E
中國海洋報報道,當日,潛航員唐嘉陵,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海洋生物學家王春生與工程人員李寶鋼乘坐“蛟龍”號,進行了2014年~2015年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首次科學下潛,這也是“蛟龍”號的第76次下潛。最大下潛深度為2714米。3人在海底工作6個多小時,喜獲豐收,滿載而歸。
/ ?3 i0 b( a: V/ `, o! |5.39.217.77:88985.39.217.77:88989 Y: C* R* R/ o6 L
當地時間7時31分,藍天白雲,陽光普照。執行本次下潛任務的隊員各就各位。主駕駛唐嘉陵以及左舷工程人員李寶鋼、右舷科學家王春生依次進入“蛟龍”號載人艙。 tvb now,tvbnow,bttvb1 N# y; @% q3 L. {* j
tvb now,tvbnow,bttvb) Z3 |0 X; t2 A$ F2 G9 \2 f
“布放潛水器。”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7時43分,“蛟龍”號被布放入水。7時52分,潛水器開始下潛。15時29分,拋載返航。17時02分,回收至甲板。 ) _; j6 }. {7 V1 @& I3 W
1 Q) p5 f: F/ u/ r
此次下潛“蛟龍”號爬坡高度約400米,航行約3公里,進行了近底觀察和取樣,並采集到豐富的巨型底栖生物、沉積物和海水樣品,共取得6塊岩石、1塊富鈷結殼,4管沉積物,8升水樣,14個巨型底栖生物標本,其中包括4個海綿、3個海星、2個海葵、2個珊瑚、1個海鰓、1個海百合、1個海蛇尾。 tvb now,tvbnow,bttvb9 U3 i/ D# y+ f0 f" W$ u6 v#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9 v+ W- _
王春生說:“我們下到2700多米的海底時,看到了很多小的結核。在進行取樣時,發現此處的底層海流比較大,海綿動物分布比較多。從2700米爬坡到2500米的山脊時,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石頭和富鈷結殼,但結殼比較薄。這裡生物也相對較少。過了山脊下坡後,又連續航行了1個小時,就看見了大片的沉積物,這裡的底流很弱,生物也很少。直到快上浮前半小時,又開始爬坡的過程中,生物才開始逐漸多起來。這就說明底流強的區域,生物豐度高於底流弱的區域。”
+ e U0 {3 @3 @7 {4 [+ o/ k$ o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9 \* W h' L$ E$ O2 ~5 J, k
通過海底調查,科考隊專家認為,該區域在小範圍不同地形單元的成礦環境、結殼分布、巨型底栖生物種類多樣性和分布有明顯差別。其中,山脊東側底層海流明顯,西側底層流很弱,山脊東側有大片小結核分布,生物較多,以海綿和海星為主;山脊分布有岩石與薄層結殼,生物主要是大型海綿;山脊西側覆少量小結核,有大片沉積物覆蓋,生物稀少,僅有少量海綿、海參和海星。
7 A. v3 z% i" }* j" ]. ^3 R'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E) H& k* s' D
現場指揮部決定,7月18日進行常規調查,預計7月19日進行本航段第3次下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