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昨天升格為「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該智庫的重要定位之一即研究中國的「公共外交」,強化中國「軟實力」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也凸顯出中共外交工作的新趨勢。) m$ H- }2 U0 y I. V$ k5 J9 m
去年初,中共推出四百五十億元人民幣的「國家公關計畫」,又在國際媒體上大力播放形象廣告。一系列作為,被外界視為中國積極改善國際形象的訊號。「公共外交」也趁勢崛起,成為中國外交工作的新藍圖。5.39.217.77:8898" ?8 D+ @% o( m6 H' Y) V* u
為提升清華當代國關院的地位,北京清華大學特聘從事外交工作達四十年的前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擔任榮譽院長。清華知名外交學者閻學通為實際操盤的院長,閻學通表示,「公共外交」將是清華當代國關院的重點發展科目。
/ P. z. F7 D- c! b+ S5 C7 C# e公仔箱論壇唐家璇在出席成立大會時表示,作為一種新興的外交形式,公共外交正成為中國外交方興未艾的新領域。各國在硬實力的競爭同時,以意識型態、價值觀念、制度模式、政治主張、國家形象、文化傳統等內涵的軟實力,也日漸升溫。
& @+ s3 Z3 N4 K9 E5.39.217.77:8898他說,儘管中國各項經濟發展、科技技術得到世界矚目,但中國軟實力建設仍相對落後,國際上對中國的不瞭解、誤解和成見仍普遍存在。西方社會仍戴著「有色眼鏡」觀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