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就只剩一个丑字--华校校名不能乱改

李光前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是大企业家,也是大慈善家,赞助华教不遗余力,这里就讲几则他与华校的故事。tvb now,tvbnow,bttvb3 V1 a6 I3 J. D7 E8 o& l  _
早年新加坡有一所光华学校,1953年时由福建会馆开办。当时二战刚结束不久,民生凋敝,经济拮据,想要办学并不容易,当李光前知道此事后,便给予财力上的全力支持,学校才得以顺利开办。福建会馆为了表示感谢,把该校命名为「光前学校」。当时李光前不在新加坡,等他回来知道后,坚决要求把校名改掉,会馆不肯,他便派人拆掉「前」字,会馆只好将这所学校易名为「光华学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s* Z" o- s3 T! n( \' i
李光前慷慨资助过的学校不计其数,1949年马来亚大学成立时,他便捐助了25万。1953年南洋大学倡创后,李光前宣布他认捐的款数,将依照首五年各界捐给南大总数的10%而定(最后结款时共捐一百多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9 U" T# k( F( H8 s1 o
多年之后,他又再捐建南大文物馆、电脑中心,并且把珍藏的无价书画都捐献出来,以充实南大文物馆。南大为了感谢他的功献,决定把即将建成的大礼堂命名为「光前礼堂」,却不为李光前所接受。南大只好无奈地依照惯例,以李光前的父亲的名字「国专」来命名。tvb now,tvbnow,bttvb4 x, {' `2 f( d" E. k
沽名钓誉,阿谀奉承# f: P8 ]; C& _- h  q2 n5 w0 B
这就是当年李光前的风范。我们再拉回来看今天的华社,2007年霹雳州的哈古乐华小迁校到雪州蒲种时,因为建校经费全由IOI集团负责,当时便不断有人「劝进」,要将校名改为「深静小学」,该集团主席李深静欲拒还迎;后来出现反对的舆论,此名终没改成。
7 N% c. ^5 ^+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再来便是几天前的新闻了。梳邦再也的子文华小因为常年接受谢富年的捐助,该校董事会为了表示感恩,建议将校名改作「谢富年华小」,后来因谢富年本身建议用其父亲名字,遂改为「拿督谢华华小」。此事得到教育部的批准,还由副教长魏家祥亲自宣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X/ m/ o$ I( @1 V
这就是今天大马华商的面貌了。比较前后两代华商的风范,真令人唏嘘感慨,两者何止有云泥之别!
- J! L: B# B9 W$ H6 y' N: W5.39.217.77:8898今天华社到底成什么风气了?没有理念也罢了,缺乏思想也算了,却连基本的看法都没有。在上者多为沽名钓誉,在下者尽好阿谀奉承,大家相互吹捧,私据名器,试问为后人留下风范的能有几人?5.39.217.77:88983 _* k( l- v5 b- d! ^/ m
每一所华校都有厚重的历史,短则四五十年,长则超过一世纪,一砖一瓦都是前人辛苦捐助起来的,一步一痕都由无数的教师默默支撑过来。但他们有多少人被记录下来了?有多少人还被我们惦记著?今天只要能拿出几百万来,便能轻易地骑劫走这些社会公有资产的名誉?此例一开,伪善之风必起。大马彩的十四位富豪可能会排排坐轮流挑选一间华小来改名,学校公器恐怕要沦为有钱人竞标虚名的场所了。5.39.217.77:8898) S2 ?7 j7 ~& `- k2 r
俗不可耐,叫人鄙视
7 d  c8 j9 a  y, l$ d公仔箱論壇讲到慷慨解囊,今天有谁能比得上先辈们的气魄?张弼士、胡子春、张郁才等等等的实业家到底捐助过甚至创办过多少间华校,到今天学者都无法列出一份清单来。一百年前陆佑就赞助香港大学一百多万元,六十年前陈六使即席就掷出五百万元捐助南洋大学,换成今天的币值是什么数字?更别说陈嘉庚、李光前各捐助过上亿元的教育经费了,这些岂是今天的小鼻子小眼晴所敢想像的?然而香港大学也只设一个陆佑堂吧了,陈六使却连一个置放铜像的地方也没有啊!今天又有谁会比陆佑和陈六使来得更伟大?
1 m8 E2 ^& l& V4 b% ]tvb now,tvbnow,bttvb依照今天华社脑残的感恩思维,南洋大学就应该改为陈六使大学、香港大学就应该改为陆佑大学、厦门大学就应该改为陈嘉庚大学。还有,尊孔也应该改为陆佑中学、韩江中学应该改为林连登中学、南华中学应改为颜清文中学、兴华中学应该改为林玉静中学、吉隆坡中华就应该改为李成枫中学、槟城中华应该改成张弼士华小……哦,太多太多了,请问本地有哪一所华校的财力不需要由少数几个人来长期资助的?公仔箱論壇! b4 E. H( V' o# O- T! \# L
富豪们总爱附庸风雅,好显示自己的文化修养,这本无可厚非;群小最喜欢趋炎附势,好表现自己的护主心切,这也是人之常情。但附庸或附势也要有道呀,否则便是俗不可耐,叫人鄙视。拿出千百万来做教育公益已经是莫大功德了,不但为子孙积了阴德,也赢得社会地位和美名,就拜托不要再打校名的心眼了。不然就去学学林国荣,自创一间专属自己的学校,令伯的大名就可以大敕敕地永久高挂在校门入口处,即可光宗耀祖,也不怕人讲话,这才叫有种。, m# s: r$ u) ?0 Y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本是华人最看重的观念。一个连办教育都以富为尚的社会,这个社会没得救;一个见利忘义而随意改名的民族,这个民族没希望。一个能够允许用捐钱来易名的华裔副教长,这个副部长就必须向历史和华社谢罪。
" ^7 n6 O/ V4 E: X( H5.39.217.77:8898当局拚命要抹除华社的历史记忆,捷运加产业的模式都已经兵临茨厂街了。但没想到我们自己更喜欢消除历史,把名字越改越庸俗,最后统统改到一无所有,就只剩下一个丑字!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名可易?不可交易
7 |7 N* D& ?; u" c( t, T
  H1 K' y( |. o' [1 G+ ?% j$ U人间事,往往是好心做坏事,出人意料之外。
% {; }. R; _" D- y5 q; Z' }5.39.217.77:8898子文学校易名迅雷不及掩耳,有政治人物抢先宣布,本以为是“奇功”一件,没想却招来朝天一骂。5.39.217.77:88988 d: n6 ~! c' ?: f- c" |' {
一间华小易名,只要合情合理,没涉及其他议程,本来不是什么大件事,但一涉及功利,隐含歌功颂德和沽名钓誉之嫌,就未免“污染”了华社兴学办校之美德。
4 e& K9 [3 a  r& ]3 C子文华小为何要易名,总得有个原因,如因某人要风头抢出位,或涉及“金钱交易”,这就不是易名而是卖名了。tvb now,tvbnow,bttvb9 z: n0 o. q0 Z2 w( D: I
华小因得不到政府的全面资助,经费长期短缺,只能靠华社善长仁翁及社会人士的不定时资助,才能沉重的跑下去,这是华社的骄傲,亦是华人的悲情。' [5 r! n! q8 C7 M
有政治人物因此想到一个“长治久安”之道,落力游说华人企业家,对华小作出更实际和长远的捐献,以其大名冠学府回酬,可说是一举两得的双赢之道。+ f9 ~% c1 C3 [5 V, u
只要大力促成这桩美事,政治人物收到政绩,华小得救,善长仁翁名留史册,这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L4 P% r; }7 ]) C# R
问题是,华人政党和政治人物兴学,与华社善长仁翁办校的心路历程是南辕北辙的两码子事。9 S2 ~2 q) g$ d& Z
最大的分歧是,政党是为了选票大事宣扬,华社贤能则发自内心,默默耕耘,两者的造诣和境界是不可同日而语。
" F# B; x: Q- f人间事,尤其是“教育”这一门良心事业,一旦涉及利益和回酬,就未免落了下乘,必朝天下唾骂,自取其辱也!5 f# v) Y' `  m4 S
学校的名字可改亦可易,但涉及“交易”,虽说用心良苦,改名和易名之说,就变成“卖名”求售了。tvb now,tvbnow,bttvb" g% |" M3 t7 k7 W" A
得幸与马华共存亡的华小,是华社先贤的心血,不是政治,更非商品。岂可放在金钱的桌面上任意改之易之,百年树人的兴学精神便荡然无存了。5.39.217.77:8898( \( c9 S/ D& H( V
华人政党可能对“华小”的敏感度不够,但华社对“母语”的触觉却是血脉相连,多一滴血和少一滴血,都可能“存亡”未卜也。tvb now,tvbnow,bttvb4 t8 A- i1 I, q  i, S) {
更甚的是,华社企业家一向热心华教,对华教作出任何捐献和资助,从不求回报,这是他们回馈社会的责任,可惜被政党的“政治”一搞,便把其崇高的兴学办校精神,误为有所求而来,而被贬得一文不值了。9 r- |0 c/ h! u% g0 ]% u
子文华小的易名,如纯为金钱而作,十分铜臭,有违华社再穷也不穷教育的立场和原则。此外,更陷热心华教的华人企业家于不义,被误为拿着“巨款”来买校名的沽名钩誉之辈,叫人情何以堪!tvb now,tvbnow,bttvb* u5 W8 p; }7 j: i7 Q- j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买了一家著名的公司,是买其历史性的招牌与品牌的价值,绝不会为“求名”而改上自己的大名。
8 ~( [8 L4 X" K' w  y7 Jtvb now,tvbnow,bttvb例如,有人买了“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却嫌可口可乐不符合他天文数字的投资,而改为“不可不乐”?tvb now,tvbnow,bttvb6 w$ W2 M! b* R& J& A1 F
或者,更甚的是,自以为“令伯”的大名,应比可口可乐更该名留史册,而以自己的大名取代可口可乐。
5 k6 M3 N! X+ v1 C; ~商业的投资,都不会为求名而改名,更何况是教育。从没听闻有何热心华教的企业家,拿着大叠的钞票来买个“校名”作为一种交换。
: n7 E( N+ a3 W! Q- X/ X这种陷人于不义的行为,不知算不算是种不道德的交易。' I1 ^# {2 a) n& B
这让人想起一部西片,片名就叫不道德的交易,指一名富豪看上人家的老婆,叫债一百万美金,诱便贪穷夫妻百事哀的丈夫,出卖其妻的一夜情。公仔箱論壇1 Z6 D+ J; V( P, Q
子文华小的校名,再穷也不至于求售,而被人冠上不道德的交易,金钱可万能,但不应走上万恶之途,有损华教精神。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子文改名,为何掀大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P; G# ^8 Q: w9 X4 M+ Z5 O  |

8 e8 o8 a8 K5 E4 b5.39.217.77:8898不就是一个改名问题嘛,为何子文华小改为谢华小学的反应如此激烈?本来只属吹绉一池春水的小风波,最后竟形成燎原之势,搞得谢华之子的丹斯里谢富年得悉之下从海外急电表态:斩钉截铁谢绝改名献议。而子文华小董事部也紧急开会撤回向教育部的改名申请。公仔箱論壇) c2 I. L% |7 z/ @& y$ j& J1 `
公仔箱論壇2 w8 K# h* i/ C' l% A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反改名运动的态势已经形成,事情已过了戛然切断的黄金时间。反改名运动似乎隐然获得华社的认同,立场坚定,声称政府行政单位上的档案一日不去除「拿督谢华华小」名称并恢复「子文华小」的原名,余悸犹在,这场运动不能停止。
! A- v$ a: j: \' y于是乎,本来只是感激捐献者多年慷慨捐献的「义举」,却变成了华教的正与反,敌与我之对立运动。这当中到底有什么原委?子文易名风波代表什么意义?公仔箱論壇$ B- Y' l) j0 t; t9 \
子文华小其实是我国华小命途多舛的缩影。它矗立于首邦镇和成为近三千名学生的巨型华校之前,本是雪州八丁燕带附近的树胶园丘微型小学。在市区无法增建华小,而乡区又华小凋零之下,子文也逃不出「送到市区」去「延寿」的命运,2001年从原乡去了都市。
; I2 I$ z* C9 S2 |' q公仔箱論壇这是许多乡区华小被迫迁校的心中之痛:先贤建校的心血,经不起社会变迁的打击,学校远离原址之后,更有史迹湮没的危机。当年起名子文,就是建校团队推崇他们海南籍最具成就的领袖,即当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及总理宋子文的结果。其命名反映时代精神,富有历史意义。不幸今人真的忘旧:如果子文原校仅剩的名字都不复存在,岂不砌合了华教日防夜防、悬梁刺股的「华小关闭论」。( y. l* q0 W* O4 }9 o+ C
所以,子文之易名潜藏一道不易显见的心理伤痕。这种现象,连华社本身都无以名状。加上易名事件又处理失当,各有关人士大放厥词,遂而撩动本来不易惹起的忿意。
: ?! ?! X& Q* W7 G1 V5 I; ]( H首先,易名之祸起于筹款与捐献。如果不是因为华小缺乏明确和统一的拨建机制,就不会有华小四处去筹款募捐,也不会有丹斯里谢富年个人捐助子文华小数百万(有者说近千万)令吉的「慷慨大义」。宏伟壮观校舍令人肃然起敬,惟恐不冠其名则无以为报。然则大家忘了今日之子文乃谢富年及所有损献者建立之驱体,昔日之子文才是先贤赋予之魂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先贤之魂怎有今日宏伟之体?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U) F0 h! ]. Y6 d# y/ Y2 p
子文风波给大家上了一课7 l, T* F1 K2 g2 W# K* k
第二,易名之争起于必要与否。文化工作者陈良先生上周六(9月3日)在本版的《就只剩一个丑字》长文,引用远近新旧多个例子,说明「捐助贵高,不求回报」的高风亮节。当中李光前建校无数,以及哈古乐迁校易名的小插曲等例子,发人深省。读者可以按文重读,这里不再重述。只是此次风波也有建议者出自无心,受献议者盛情难却的可能。其中,李华民受到记者诘问尚还泰然自若,坦然宣称易名乃其建议;受献议的谢富年也曾婉拒本名,而后改以其父名取代。谈论易名是非对错,也需考量事件过程的变易。tvb now,tvbnow,bttvb6 I" h1 ], f& B  F, P7 g4 ]
第三,易名的程序是否合法。子文华小董事部有其主权,但也受限于捐献者所属的普罗大众。而且由于华教「牵一发而动全身」命运相连,而更受到全体华社的关注。所以,它的易名,既属于校务,也属于华社。没有所谓的内外之分。它即使不必取得华社的「全民投票」,也必须不能引发争议,而立于舆论的制高点。何况它从董事部通过,到向教育部申请易名等过程,从未「惊动」华社。若不是副教长魏家祥在远离首邦镇的甲洞的一个不相关场合中「口露玄机」,道出子文华小改名工作正在教育部处理中,报端翌日予以报导,大家都还蒙在鼓里呢。
+ v% q9 R" b" ?. U9 f5.39.217.77:8898第四,易名之争是否为敌我矛盾。子文易名风波侥幸因当事人与相关组织临崖勒马,迅速解决,并进一步揭示华教问题的复杂性,无形中给大家上了一课。但它也引起了捐献人的戒心。虽说华教不分贵贱,但在华校拨建机制不明的今天,它仍需华社所有成员,包括达官贵人和贩夫走卒来共襄义举。4 K: H. I4 p( o( x1 T
子文的易名,其实也是以教室、礼堂等硬体命名作为捐献奖励手段的延伸。日后华社或华教的筹款仍不走不出冠名等这类「庸俗」手段。如果子文风波没有全面和良好的开解,争辩双方的矛盾没有明确释然,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1 b8 [$ I5 R3 x$ s; U所以子文风波,看似「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事实上却漪波涟涟,后续接踵。华教是华社共同关心的议题,也是华社不同立场者的竞逐场。子文风波揭示政客的不慎言谈和跳梁小丑,也唤回我们对先贤贡献的重新记忆。
! Y& q! e6 n$ J! u5.39.217.77:8898子文,你这一课来得合时。我们应该永记你的教训。 
1

評分次數

  • aa00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從根源解決華教問題: H' h! C; Y5 p. Y: [

3 O5 L5 a1 ]; P2 L, d2011-09-05 07:41 tvb now,tvbnow,bttvb# }' |/ q& I% ~9 N9 Z1 `

" H' j/ v9 A2 D1 W7 e雪州子文華小董事部之前致函教育部要求將“子文華小”易名為“拿督謝華華小”,以感謝該校董事長謝富年對該校的貢獻,並以謝富年父親的名字作為新校名。易名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及引起華社關注之後,該校董事部上星期六就風波作出了商討,一致決定取消易名,並正式致函教育部撤回易名申請。公仔箱論壇/ C4 F% B) r5 f# O+ k
. g3 V# T& F$ h- m" E* C
我們對易名風波不作對錯判斷,唯認為必須認清問題根本,誠如董總所強調,政府長期實行單元化教育政策,導致華小在撥款等方面遭遇不公平對待,是易名風波的根源。我們須以更團結、務實和理性的心態探討問題,以期為華教謀求更大的福利。" j4 ~( ]0 n& q0 G% d! s
' }6 U( F/ |! r8 m
基於華小長期面對撥款不足問題,華社一直以來秉持維護母語教育的精神,不遺餘力推動華教的發展,落力籌款及捐款。華社不少殷商在這方面更是長期捐助華小與獨中的發展經費,大力資助,無怨無悔。月前,雲頂主席林國泰就聯合國內12位著名華商和1位新加坡印裔富豪,以21億令吉收購大馬彩公司100%股權,並組成教育動力有限公司,並將公司未來的盈利涓滴歸公,用來推動國內華教的發展。這就是華商資助推動華教發展的一個例子。; g' f; ~# S; j. D1 l  ^
. h% `* ?! k5 V2 t5 t
這14位企業家的做法,亦引起華社不同的看法。有者對企業家愛護華教的精神表示讚賞,是華教久逢的甘露,以大馬彩過去5年平均年度盈利穩居2億令吉以上的業績來看,未來教育動力公司的公益金將十分可觀,能夠改善長期面對經費嚴重不足的華小、獨中和國民型中學的窘境;另外有輿論則認為企業家此舉恐怕會助長華社本已熾熱的賭博風氣,捐助華教應該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d5 K1 h0 X1 v3 k0 D& y
; h3 C) v- Z* _7 ]5 D/ k
子文華小董事部欲將學校易名,出發點是解決該校日後的經費不足問題。而14位企業家的投資動作也是為了華教的穩健發展。企業家事業有成,對社會作出回饋及履行責任及義務,他們樂善好施,為改善社會和提昇族群教育水平,類似飲水思源的精神,令人激賞。我們認為對於他們的付出,的確應該給予肯定,無論他們是以何種方式為華教作出貢獻,都能夠為華教帶來長遠的利益。
* o, ]4 ]! B2 ?4 S  Stvb now,tvbnow,bttvb
# p4 h! Z6 X" c: j$ ~0 O6 q( o;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無論如何,華教界除了長期向企業家及富商認捐,也應該集結力量,要求政府公平對待華教。多年來,政府給予華教的承諾,都無法一一實現,例如新建華小一直面對各種問題而出現拖延現象,撥款方面則容易被政治化,往往在大選或者補選期間,當局才會撥款華小。政府須等到選舉期間才撥款華小,和解決華小所面對的問題,說明政府的教育政策,並沒有把華小列在教育主流之中,華小也未能享有公平的地位。
5 O) G, E2 u; t) x0 w. W# O6 g公仔箱論壇 ; g" @6 T" r. U) d% v
一直以來,華小不僅缺乏發展經費,每每要提昇硬體設施,都必須依賴華社的捐款,華小的行政經費也不斷面對不足的問題,政府的行政撥款往往不足以讓學校繳付水電等費用,有者甚至必須由董事部自行掏腰包解決。
3 d" E* I8 @% E$ Z/ H1 q tvb now,tvbnow,bttvb& v( r: s' H" I6 c5 N" N
華社捐款資助華教發展,自然表現崇高的愛華教精神,但是不能因此而不向政府要求制度化和公平撥款給華教。誠如董總所強調般,政府應該早日擬定及公佈學校董事部申請發展撥款的程序、文件及指南,以真正在法律、政策和執行措施上公平對待華小。而華小董事部則應該加強學校的管理和發展規劃,包括擬定學校發展計劃和財務預算,提呈教育部以申請發展撥款。我們因此認為華小董家教和各大華教組織,務必認清華教問題的根源,而團結一致著手為華教發展作出更大努力,才是對華教最大和最實際的貢獻。
# O9 l& w5 f3 E6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 n0 X: J3 R5 P 公仔箱論壇; m" r2 k) M7 O; j
星洲日報
- C' N/ _7 ~1 j; w% z! |( k 5.39.217.77:8898" F. I2 p2 s5 k+ h1 Y% }(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n6 ~* X" b7 Y: x8 F-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 Q. o8 D; A" E
7 c! X0 T! D' q; E4 R# r7 B1 K

' j4 }# o- L. Q5 j- [' S+ X2 h5.39.217.77:8898 - \6 @+ ]9 W, l: P" U4 z
來源 / 版權所有:以上所述媒体 / 作者
% X9 _. L* _1 l3 Q# L7 F3 A(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其它媒体 / 作者 ,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V+ d' a. V; Y) z
子文华小易名风波的省思tvb now,tvbnow,bttvb8 o! E* C0 n& e3 x$ J3 }6 C4 S*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w0 W% ?  {4 _" \
在回教徒开斋节和国庆日长假的节庆里,华社出现一件令人震撼的课题,既是在位于雪兰莪州首邦市再也的子文华小将易名为“拿督谢华华小”。 如果不是副教育部长魏家祥公布此事件的话,我想全马的华社都蒙在鼓里,或许直到有一天学生回家告诉家长:“妈妈,我的学校不再叫子文了,她改成拿督谢华!”
% z/ R/ c5 t4 k" s- @" @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魏家祥应该没有想到此消息公布之后,竟然引起华社巨大的反弹。他急忙解释那是董事部向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与教育部无关。自首邦市发展华小工委会发动“子文就是子文”保名运动后,背后的真相才慢慢的浮现。原来是子文华小董事部发函给教育部申请把学校易名为“拿督谢华华小”,以表扬和感谢双威集团主席谢富年这几年来捐献了数百万令吉给学校,此建议并不是来自谢富年,而是董事部顾问拿督李华民。
4 ~' m6 F" v2 z/ f9 ?公仔箱論壇2001年前,雪州首邦再也人口高度密集,但只有一所力行华小。因缺乏华小又无法增建华小之下,当时的马华州议员李华民把微型华小的子文从双溪丁宜搬迁至首邦市,吊诡的是子文华小却没有自己的校舍,而是与首邦市17区国小共校。第一批把孩子送到子文共校的家长们无法忍受孩子长期寄人篱下并开始组织起来要求子文华小董事部积极寻找学校新地点和建校舍。
0 E% B) y9 Q$ L7 u% u- E4 Stvb now,tvbnow,bttvb这批家长过后成立首邦市发展华小工委会,再他们的监督并催促之下,新校舍终于2003年7月28日完工并正式迁入。子文从迁校、共校到今天的发展拥有2千800多名学生的特大A型学校,是家长、老师、社区团体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的成果。
5 S" K& w5 Y& W7 v  w1 C' Rtvb now,tvbnow,bttvb子文易名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几天之后,谢富年宣布将不会允许其父亲名字谢华作为子文华小的新校名。子文华小董事部打破沉默,于9月3日召开记者宣布董事部经过会议后一致通过取消更改校名的决定,也将在下周一(5日)向教育部提呈文件,撤回更名的申请。9 U' ~# v$ u: v  t# l" j8 z7 i$ W9 e& D
事情看来已经解决,这是工委会及一群子文家长和校友们争取努力的成果。我们从此风波中看到问题的关键性:
6 I( S* Q1 w/ [; _1.马来西亚的华小大部分都是在国家独立前已经创办,有些启用先贤名字或是地方区域的名字。每所华小有自己的特殊历史意义存在,由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我们不能一意孤行的因为想改名字就随意更换,它将会抹杀先贤为创校所付出的努力与心血,以及埋没了国家的历史。公仔箱論壇1 @9 G4 I2 e3 y
2.改校名是一件极大的事,董事部再还未提出易名建议前必须并召开大会收集赞助人、学生家长、校友们的意见。
3 V8 a) }1 Y- ~$ ]公仔箱論壇3.马华总会长蔡细历提出更幼稚的言论,叫家长以公投方式来决定是否接受改名。试问,当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公投还有什么意义呢?
. D3 `1 d& {# _! l* e公仔箱論壇如果首邦市发展华小工委会没有积极发动“子文就是子文”保名运动的话,学校名字将会这样的静悄悄的被换掉,在籍的学生们必须从新认识他们的校名,而校友们将会永远失去他们的学校。有一位受英文教育的子文家长在面子书里讽刺的写:“我好不容易花了11年才学会写“子文”两个字,如今学校改成“谢华”;我必须再花22年才能够学写会这两个字。真是折磨我啊!”
* H# c) g# p' \# K4 z: s$ H5.39.217.77:8898华文教育是民族事业,是先贤们辛辛苦苦一砖一瓦把它建起来、每间华小校名都有它的历史故事。虽然董事部拥有华小的主权,但是他们只不过是托管人而已。从子文易名事件中,希望未来华小董事部在做任何动摇到学校的重大决定时,必须收集该校的赞助人、学生家长、校友们的意见,只有通过大家的参与学校的发展才会健全。
1

評分次數

  • aa00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爱华小,就应当学习「菩萨精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j3 o. s. O: K

6 P1 t: D. x7 `0 @' R正值「华小易名掀风波」闹得沸腾,当事人或许同时也感到无奈(无辜)束手无策之际,笔者有一点小小感触和感慨欲与读者诸君交流分享。( \8 x( ^, ?2 d# B5 A& n5 }
我们知道,中国(式)北传寺院有几尊常见的菩萨是善信们所熟悉的,人们应当学习这些菩萨的德行:一,学习弥勒菩萨欢喜和包容的精神;二,学习韦驮菩萨护持正法的精神;三,学习文殊菩萨智慧和善巧的精神;四,学习普贤菩萨应用和实践精神;五,学习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六,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由于版位关系,仅能列出重点摘要。有兴趣的仁者,恳请自行参阅佛教典籍。)至于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就要藉此略作补充说明了:此乃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公仔箱論壇$ ]( {' p0 X* _7 ^+ |* L: l& f! N
再者,诸佛菩萨,无不重视孝道。但最足以代表佛教,无尽孝道的实践家,首当推地藏菩萨。释迦牟尼能将佛灭度后,弥勒佛尚未下生这个时期的天下众生托咐给地藏菩萨,就因为地藏菩萨最值得堪负重任。因此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以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
) B/ |9 x+ n% A/ f8 i具体地说,笔者认为,我们更应注意和学习地藏菩萨的知因识果、止恶向善,离苦得乐的精神。回归主题,「华小易名掀风波」并(也)没(谁)对(谁)错,各方位置不同,各自诠释,仅此而已。也因此让华社局外人产生许多误解……事实上,佛教有谓,任何事情的结果,都必是集众因缘和合的条件才能发生或存在的。
/ V( _: X0 G' C4 n5.39.217.77:8898再者,此事若是请教净空老法师,他必定劝人们力行「看破放下」!(看破一切、万缘放下)--为了不影响修行,人们应尽量减少人际交往、少攀缘、不走亲戚,不串门;不说张家长李家短,要说就说佛法。……(没有看破、没有放下;也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未能明了。)1 x6 N& P- J7 l  @
就「华小易名」的再思考,笔者欲特别叮咛一下:各方在推动华小教育事业的道路上,始终与时代相适应,与华社相和谐,与广大同胞相契合。相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确保我们华小在荆棘环境相适应的道路上,得到健康而长促的发展(少数人也该扪心省思好好的深自检讨)。这个功德也是要跟自性相应才能够随喜赞叹,互勉之!
1

評分次數

  • aa00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子文易名众生相
' Z6 V' k4 X: V6 Z8 d& r. m9 K& d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z6 M5 {, \+ i: d3 Y: q& X
子文华小董事部要求教育部把该校名字改为“丹斯里谢富年华小”的信是否由董事长谢富年本身签发?如果由别人签发,他是谁?是否得到董事长授权或背着董事长行事?几时呈给教育部的?谢富年究竟通过什么方式,书信抑或口头,以及向教育部的哪一位官员表达他为了纪念其父亲而建议以“拿督谢华华小”为子文华小的新校名?子文董事部是否有另外具函正式要求把子文华小改为“拿督谢华华小”?谁代表谢富年家族向教育部表示同意把子文华小改名为“拿督谢华华小”?) k# D, x+ T9 M; o1 l/ Y9 A
李华民、谢富年和魏家祥3个人对易名事件几乎3个版本的矛盾说法引起大众的疑惑。tvb now,tvbnow,bttvb% O3 {: r. V2 q2 Y. T" h9 T
尤有甚者,子文华小董事部向教育部申请易名以静悄悄近乎瞒天过海的方式(没有通知所有董事会议的议程及汇报会议结果,甚至没有寻求家长、校友会等方面的同意;易名获准后继续把有关各造及华社蒙在鼓里),却于9月5日敲锣打鼓公告天下呈函魏家祥要求协助撤销拿督谢华华小恢复子文华小;此等前后行为180度相反的强烈对照,越发使人深信,子文华小易名始末有不可告人的问题!% q3 f* p. i# d6 D2 F2 ~5 t
本来不相信姓名学。可“拿督谢华华小”非常拗口,一定会被学生们改成“谢华小”;从而印证名不“顺”则言不正,注定谢华华小不了了!
' o  a7 C. O3 S3 v9 |7 r) T4 G3位主要当事人处理风波的智慧给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就如李华民自己所公开承认,他是子文华小易名风波的始作俑者;因此,变成了里外不是人。5.39.217.77:8898" f5 }+ z2 @2 ?2 l
魏家祥在一个与华文教育或子文华小风马牛不相及的双庆晚宴场合上宣布拿督谢华华小的诞生,予人以急切邀功的印象。但是当他的这个宣布变成了风波遭受各方激烈批评后,竟然惊慌莫名地大声疾喊“冤有头、债有主,你(们)不要找我!”,有失大将之风。是项风波再一次显示魏家祥已经成为马华捞取民心的票房毒药。4 n7 a- q6 L$ l( e+ |/ f0 s) J
谢富年为了纪念其先父而献议把子文华小改为拿督谢华华小,的确孝心可嘉。然而谢氏似乎忘了子文华小这个名字是属于“阿公”的;也似乎忘记大马华人已秉承陈嘉庚与陈六使对华文教育慷慨解囊施恩不图报的伟大精神;易名事件使人误以为他公私不分明或施恩图报;因此,他大力捐助子文华小的善举却落得个糊涂孝心。公仔箱論壇7 {3 |: |# m. G  G$ e! g" o
无论如何,谢氏在易名风波发生后以第一时间清楚表明不会允许子文华小使用他父亲的名字作为新校名,令人激赏他的君子风度之余,挽回几许尊严。0 N& R2 {: r, K) S% P5 U
每当有丑闻或处事不当的事情发生后,都会有人引咎辞职或被罢黜等善后举措以示公允,安抚人心。可是,我们在上述易名风波看到的是子文董事部只希望“草草收场,什么也别想”的心态。可华社正等待着子文华小董事部至少一个公开的道歉!
  Z$ I2 x/ r# z- ?; _4 {子文华小易名事件,真相还没找到,众生相却已一览无遗!
1

評分次數

  • aa00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唯名器不可假于人--再论华校校名不可乱改
# C; B4 x# n% y3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y. m: n# d! n# w1 R: ktvb now,tvbnow,bttvb最近引起轩然大波的雪兰莪州子文华小易名事件,在各方反对下迅速取消,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轮到哈古乐华小登场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7 j% n, A6 k/ V: K( `( L- z
四年前哈古乐华小迁来雪兰莪州蒲种时,便有人不断放出风声,应将校名改为「深静小学」来报答李深静。后来经舆论的批评,原以为改名风波已平息,没想到经子文华小一闹,抖出了易名动作原来从未停止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9 ]' W6 Q7 @) p
这证明了我之前的担忧,一旦缺口一开,有心人就等著排排坐分糖果,但没想到这事来得比我预测的还快。我们终于明白,为何副教长魏家祥在公布子文易名时,要故作虚玄地说手上握有一份申请易名的名单。
: E, b7 o" s8 b还是政坛老将顾兴光看到节骨眼上,他在一篇评论中说:「有迹可循的客观事实一再告诉我,(华小易名)这是『有心之试』,摆明是投石问路,无良政客企图利用这『无心之失』闯关,制造骨牌效应,对全国华小校名进行大洗牌,开展另一轮的历史清洗。」(〈马华要如何搞掉瘟症〉,《东方日报》2011/09/05)姜毕竟还是老的辣,一眼就看穿玄机所在。tvb now,tvbnow,bttvb# b5 i$ O0 Z3 Z4 C; b. Y1 E
易名须具正面意义, L, Q/ d9 s; g+ Y! C3 ~
我们反对学校易名,最担忧的便是这点。当局总在寻找切入口,没想到我们自己却打开大门,好让对方乘虚而入。魏家祥身为副教育部长不但不予劝止,竟然还说要拟出改校名的程序,定下易名的捐款数额。这好像把校名当成拍卖品似的待价而沽,价高者得标,令人啧啧称奇。
4 C5 Y2 V) s; D: `tvb now,tvbnow,bttvb既便撇开这些不说,校名岂可说要改就改的吗?历史上不是没有易名之事,却从来没有像今天以捐钱大户来易名的例子,现在就来为各位说说。
/ w- J0 j& Y0 P" Z5 h0 C6 K. q. t. O. F回顾历史,华校易名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是因为时代钜变而易名的学校,例如早年不少的华校以「华侨」为名,在独立前后因为国民身份的转变而纷纷改名,如巴生的滨华、峇都巴辖的华仁等,它们的前身就叫华侨学校,这样的例子很多。
# m# @3 J% w0 M第二类的改名,是因为由多所学校合并成一校后,不得不改用更适当的新校名。例如太平的华联中学,原是1937年时由修齐、振华与励群三校合并而来,「联」字反映了三校联结之意;又吉胆岛的华联小学,1946年由华南与联强合并而来,各取两个校名的其中一字来合成新名;甲洞学校是1919年由开明与崇德两间学堂合并而来,以当地地名为校名。又有加影的育华学校,则是1918年由文华与华侨两校合并来的新校名(后来华侨食言没加入)。这种易名例子在历史上是最多的。
: z" X9 ?1 a7 w9 v9 y4 h; w* A$ Y第三类是因为学校转型或特殊因素而改名的,这类例子较少。例如,槟城的时中小学原为崇华学堂,民国元年转为新式学校后改叫时中;日新独中原来叫大山脚义学,转型新式教育后改叫日新学校;金宝的培元学校原来叫福建学堂,1915年校董认为不宜再囿于地域之见,于是改为培元学校,以接纳各籍贯子弟入学。又如1953年成立的南洋大学,一开始是叫「马华大学」的,后因殖民政府担心激起马华民族主义,校董讨论后才决定改为南洋大学。tvb now,tvbnow,bttvb; ?! |, c+ m# I6 |/ E0 _& o* S" V9 \
综观以上数例,可看出两点:一是学校改名不是常态,不是说改就改,而是有不得不然的特殊原因。但不论是为应合时代新需求,或是为教育转型,或为跨帮越群等等因素,都具有正面的重要意义,决没有一所学校是单纯为了金钱而改名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 X1 U" B+ L8 A$ C0 `1 a3 s
第二,既使是改名了,新名字多能符合当时当地的情势,如滨华、华联、甲洞等;或是校名的意涵越改越好,格局越改越大,例如从大山脚义学到日新,从福建学堂到培元,从马华大学到南洋大学。历史上决没有一所学校将校名私名化、个人化,把名字越改越庸俗,意义越改越狭隘,甚至连「拿督」虚衔都用上了。5.39.217.77:8898, k1 P' |! [4 t% r) S9 R3 s; C% }% c
私有化突显风气败坏
+ N! |: _; j% _3 D! |; ]# s公仔箱論壇可见校名不是不可改,但回头来看今天的易名,不但改名的理由不足,改名的动机不正,还把公有的校名私有化、个人化,完全和前人的改名用意相反。孔子说:「唯器与名,不可假于人。」传统上命名可是件大事,改名(假于人)更是慎之戒之。然而现在的华人不但不会命名了,甚至连名誉都可以随意假于人。华社文化之低落和风气之败坏,竟已到了这样的地步。可悲!
) V5 K0 J6 c& k' ~, k) d5.39.217.77:8898试看哈古乐华小的董事高祥威为了改名,什么理由都说得出口。一会儿说哈古乐是霹雳的园丘地名,容易引起误会,一会儿又故弄玄虚说「学问深静博大」。但是很奇怪,为何《星洲日报》、《中国报》、《新海峡时报》等这些与本地毫无关连的名字,从来没见过有人造成误会,或抗议不够本土化?
. }+ _; A  h9 w% q/ y, g公仔箱論壇若依照这种逻辑,吉隆坡的中国华小就得改为马国华小,各地的中华学校也得改为马华学校,尊孔更得改为尊默学校了(默,指默罕莫德)。还有还有,侨民、侨南、共和、兴华、振华、光华、光汉等等这些很不「政治正确」的校名,是不是也将依此例被一一清洗掉?公仔箱論壇  x& s; ^- x7 t& S/ @
至于说什么「学问深静博大」,说这话就证明这人没有学问。古人有「定、静、安、虑、得」五步修养功夫,是先有「静」然后才能「深」(虑、得),若倒过来说「深静」就不成词不成义了。说穿了,令伯就是要改名,你能奈我何。/ \/ U7 H, y6 v/ @
《星洲日报》的郑丁贤更让人称奇,竟然把反对易名的群众说成是搞「民粹」(〈华社民粹怪象〉,《星洲日报》2011/09/09),相当令人喷饭。反对不合理的霸道行为就是「民粹」?难道马来社会或是西方社会就能允许校名被随意窜改吗?我们建议这位《星洲》的第二把交椅,《星洲日报》在茅草行动被关闭后,是由「正义至上」的张晓卿拯救回来的,依照华社脑残的感恩逻辑,《星洲日报》就应该改叫《晓卿日报》,请郑先生去向上层建议和执行,若敢反对便是在搞「民粹」--至少也是不可理喻的「报粹」。9 m! i* ~" I6 I  e6 Y4 O1 u
根据高祥威透露,针对改名为深静华小一事,「李深静曾向他说没有这个必要」(《中国报》2011/09/09),可见李深静是深识大体的。既然如此,我们有请李先生学习谢富年作个公开声明,以表明决无此掠美之意。这样不但可杜下人献媚之口,以防被陷于不义;也可以为富豪立下示范,以断窃名之妄想,而保华校之美名,同时,更可让全世界都看到马来西亚华商的精神与风范。tvb now,tvbnow,bttvb9 Q, d: B/ v2 s% D
李先生富而好礼,何乐而不为呢。有请李先生了。
1

評分次數

  • aa00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华小易名探人心
2 J% H* W5 e$ k5.39.217.77:8898: f& q$ m( o, @, _& \7 _* [
近日有些政客为讨好奉承商贾富商,在雪州的即有华小兴风作浪,搞起华小易名行动;原来的主意可真美,没料到触及华社神经,偷鸡不着亏把米。两间出事的华小,一间位于梳邦的子文华小,一间位于浦种的哈古乐华小,两间华小都是从外地迁来的学校。子文华小被易名在先,哈古乐华小随后,相差两周时间。+ n0 R6 R2 U4 }1 b6 f
由于子文华小被易名为“拿督谢华华小”涉及所命名先贤宋子文的历史意义和家属的强烈反对,校方和社会的签名运动也发起了,眼见很快演变成课题;同样是名门贵族的丹斯里谢富年宣布“拒绝”使用其父之名把该华小易名,挽回自身的面子,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上了几轮电视后,很快地让教育部批准“拿督谢华华小”维持原名为“子文华小”,平息风波,免被“反对党利用”作为课题。
, p: x( t3 I3 k$ t8 `# F公仔箱論壇不知好歹的高祥威博士,搬出一堆道理来向华社解释哈古乐华小易名的来龙去脉,考虑了易名的名字有“IOI 华小”和“深静华小”,还解释“深”和“静”的意思等等,企图区分哈古乐与子文的不同,说服华社和舆论接受,非常积极。让我不禁要问:哈古乐华小易名,到底是高祥威博士的意思?还是丹斯里李深静的意思?除了名誉,他们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吗?
/ [  s! ~$ v  \( d- _5 @& e5 V! ]我国有1千289所华小,在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下,数目有减无增。减,是因为社会发展,乡区没落,学生人数不足而减;迁校,是因为社会发展,城市人数剧增,许多地方华小不足,而教育政策不允许增建新华小,引起民怨民愤,执政集团马华公会在政治的狭缝中取巧,采取两个途径维持或在特定地区增加华小,即迁校或兴建宏愿学校;把乡区没落的学校迁至需要华小的城市地区,暂缓求多余供的杯水车薪现象。' V0 c3 w* J  R5 M: `3 b/ z
哈古乐华小从霹雳州的哈古乐园丘迁来蒲种,取名哈古乐华小,有饮水思源之意;就像2009年重开校门的白小原校,因为被迁的学校原名是中华小学,来到白沙罗华小原校的校舍,取名“白沙罗中华小学”,皆有其渊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1 n. [/ _9 Q. u1 C' U! B
华小是孩童受教育的地方,我们就应该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就学会“饮水思源”、“追本朔源”,良好的精神价值。尽管在行政上,哈古乐也得到该校董事、家教,甚至那个哈古乐园丘的同意;我们的社会怎么会允许高祥威这等政治人物去“卖人情”,把学校的名字易了呢?9 ^$ b6 ~, H1 n! Q/ H8 A& h+ P, m
我劝高祥威还是悬崖勒马,免得让大马富商,做好人也做了坏事,声誉受损,得不偿失。
1

評分次數

  • aa00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华小不怪才奇怪?公仔箱論壇, s# |3 r) C5 j
5.39.217.77:8898& y4 L+ r' a- L' J; }4 b3 T$ X
从瓜雪八丁燕带双溪丁宜迁至首邦市的子文小学易名,引发了轩然大波。5.39.217.77:8898- A8 C  X" v- [8 w( y9 o4 p
5 n% w6 j* W0 u" I( G4 z9 N3 {
1939年在瓜雪八丁燕带双溪丁宜创办的子文华小,为海南先辈孙成焕、林成踏、张华和陈文贤共创,遂以海南宋氏家族的宋子文名之。公仔箱論壇6 K  f, [' r* R, K6 R
由于雪州八丁燕带附近的树胶园丘人口外流,导致子文像许多郊区华小一样陷入了微型小学的窘境。在市区无法增建华小,而乡区又华小陷入困境情况下,子文于2003年迁至梳邦市。
2 R+ _' |; M  ctvb now,tvbnow,bttvb子文易名风波,引发各界议论纷纷;相较之下,最有资格发言的子文校友反而变成了最沉默的一群。
: L0 @( {4 Q. A: u5.39.217.77:8898子文华小易名,竟演变成宋子文人格与历史定位之争议,确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如学者安焕然所言,风波引发的最关键问题,并不是宋子文的背景是什么,而是「为了什么而改名」。0 b# @. J2 g2 j/ `" M6 R
宋子文是否贪污腐败的争议,不只转移了子文华小易名事的关注焦点,更叫千千万万子文人情何以堪。tvb now,tvbnow,bttvb3 I: t: U7 A1 b/ o6 N! X, H
那些千千万万来自瓜雪八丁燕带,数十年来一直以「子文」为荣的子文校友,今天突然面对这样的一个「舆论轰炸」,子文被一些人批得近乎一文不值,内心有何感想呢?tvb now,tvbnow,bttvb9 h( x7 p  O$ U, r
副部长有句名言:「他们有妈妈生,我也是有妈妈生的……」那子文校友也都有妈妈生的,也与所有马来西亚华小学生一样,从小就被师长灌输「他日应以母校为荣」。如今子文面对如此攻击,变成一个贪污腐败的大烂人,叫这些子文人情何以堪呢?5.39.217.77:8898) O- G( p  p: M
历史是一个延续,而不是片段。学校易名涉及层面深广,应持更慎重态度看待之。
* q  F) |8 I* N5 x  Ntvb now,tvbnow,bttvb学校易名并不难,只要教育部一纸批文,但历史被硬生生切断,不再延续却是个复杂的大问题。
1 e" r1 f( y- q- f3 t+ E& c作为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海外华文大学,新加坡的南洋大学消失在历史长流中。为了弥合历史创伤,新加坡政府在2000年,将位于今裕廊西93街,在1980年被「NANYAN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字样取代的南洋大学旧校门牌坊,修复为「南洋大学1955」的旧貌。南洋大学校门牌坊、华裔馆(原南洋大学旧图书馆),以及南洋大学建校纪念碑,也都已被列为新加坡国家保护古迹。
' }9 [$ p, k1 i公仔箱論壇甚至还有人提出南洋理工大学「复名」为「南洋大学」,但对千千万万分布四海的南大人而言,南洋大学只能永远地活在心里,是一道无法痊愈的历史伤口。
) H8 g% [6 u/ ]# ^tvb now,tvbnow,bttvb数十年来,对子文培育出的子文人,他们母校名字叫子文,翠绿山庄绿野中,橡林如海锡苗丰……光耀子文如彩虹。拿督谢华是谁?对不起,大家这辈子都没有听闻过。5.39.217.77:8898; K; x6 X0 A$ ^+ D7 R0 C
母校易名,对于子文人而言,等同斩断了他们华小的根,也失去了集体的记忆,此后与南大人一样,母校变成胸口的一根剌。子文易名后,子文华小校友会需不需要也易名为拿督谢华华小校友会呢?
& j% D* R6 G+ o+ p! r%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学校易名牵一发动全身,除非万不得以,或有非常充足的理由,否则还是不该易名。" V+ q( z1 j# z1 Z
从霹雳曼绒县哈古乐园丘迁至蒲种的哈古乐华小也准备易名。根据哈古乐华小董事长高祥威的说词,如果继续延用哈古乐华小,将引人混淆。
8 T9 K: T5 P0 Z+ c& H% N公仔箱論壇一间学校关了,才能开另一间,此关彼方开的政策本来就很奇怪。那么衍生出怪异、让人混淆的怪校名,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这样政策下的华小不怪才是奇怪!  e" ]2 [+ f. H; U4 N
如果华小要正常,那么请先赐个合乎常理的环境吧,不然就继续让它奇怪下去。反正,这个国家什么光怪陆离的事没有,奇怪的又岂止是华小而已。
% b" M, J# Y& X- M8 ?( s#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OK啦,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了,习惯就好。
1

評分次數

  • aa00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