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3-28 08:59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F7 I A, x9 k
0 O4 }7 v$ E r$ Z7 K
852郵報: 中信借殼成首間全上市央企 紅色企業十年間攻陷港股5.39.217.77:8898+ m7 \0 c8 R* {: s5 A: d
期指結算前夕,港股表現反覆偏軟,昨早最多跌逾170點,收市最終報21834點,跌53點,成交為881億元,較之前一天多一成九。而在一眾恆指成份股中,其中一隻表現「一枝獨秀」,正是股價曾急升三成,最後收市升幅收窄至約一成三的老牌紅籌股中信泰富(0267)。3 P( B- r$ I.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3 {3 C0 f% G9 Y( W! ~ D
中信泰富忽然急升,原出有因,由於市值不足500億元的中信泰富,前日公布將全面收購其母公司中信集團,擬鯨吞母公司中信集團資產淨值近2800億元的所有資產,變相借殼母公司,實現集團在港整體上市,令其成為最強勢的藍籌股。而高達2800億元的資產有望注入市值只有460億元的中信泰富,一旦成事,將成為本港最大的注資交易活動。
0 x$ q1 I! \) B
, z* V+ W+ R2 y, X中信集團直屬國務院
' y; s3 D+ u/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8 g7 P* J0 S4 Y
中信泰富鯨吞母公司的消息,震動市場,當中跟中信的背景不無關係。5.39.217.77:88980 _9 O3 r0 K3 w6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m! P5 ?, d6 A; i8 p0 s1 ~0 i2 ^
中信泰富母公司中信集團,於七十年代末期在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的支持及倡議下,由有「紅色資本家」之稱的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創辦。集團直接隸屬國務院,業務廣泛,涵蓋於內地經濟改革及對外開放上,擔當重要角色金融與非金融類,在內地經濟改革及對外開放過程中,擔當著極重要的角色。至1990年,榮毅仁之子榮智健在港透過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泰富發展,成功令中信泰富於本港借殼上市,因兼具紅籌及藍籌概念,被視為本港早期的紫籌股。
* |8 O% _. @! F+ M1 s8 Z% _7 ztvb now,tvbnow,bttvb" d+ l% U7 T! u. p8 B
中信泰富在本港曾持有不少重要公用資產,在多年積極投資下,曾購入國泰航空、澳門電訊、香港電訊等的權益,現時亦持有東隧及西隧股權,但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卻因投資外滙累計期權Accumulator「損手」,公司錄得155億元巨額虧損,前主席榮智健下台,集團派現任主席常振明來港救亡,經多年重整後,公司終重回正軌。
# n0 O0 @5 y5 w1 v6 O S& P V; V5.39.217.77:8898
$ j4 a# y! n8 B0 y$ Y8 X至於今次這個巨額交易,創央企改制先例,被外界視為國有資產開放予民間的重要一步,因為中信集團將成為內地首家整體上市央企,未來是否會有更多國企以有關形式來香港上市,大家相信可拭目以待。, Y2 |" f1 B2 q/ c) ^/ G& |
& o1 e+ ?2 o! `% V. M
在港上市內地企業市值逾13萬億港元: e& a+ H% V* v4 R8 g
( Z$ m- ?4 S/ h% e- Z! Y" \3 _" p更多國企或陸續進軍香港的證券市場,而其實如果翻查現時香港的股市資料,已不難發現早已「一片紅」。所謂的一片紅,當然並非指各股票全線下跌,而是來自國內的企業,早已佔下香港股市逾半的份額。
( I3 _& a; {: \" e& ]
7 o! E `! E% \, H公仔箱論壇現時恆指成份股由50隻股票組成,當中屬央企、國企、紅籌及民營企業的股票,剛好共一半達25隻,但他們均市值驚人。如比較各公司的市值,恆指成份股內10大市值企業中,來自內地的企業就佔了6間,總市值達54,734.97億元,佔十大市值公司總值逾七成一(十大總市值為76,916.17億公仔箱論壇6 j2 d. {( p( _ I1 d
元)。5.39.217.77:8898% `8 A# V% P) @% f; g
- D7 q' @5 i# T& ftvb now,tvbnow,bttvb而如果計算50隻恆指成份股,各公司總值就達129,537.76億元,雖然紅色企業所佔的總值比例減少,但仍佔逾半達54.2%(70,208.96億元),可見來自內地企業對香港股市之影響力。而根據貿易署的研究資料,香港是中國內地企業交投活動最活躍的境外市場,也是內地企業重要的集資中心。截至去年底,共有797家內地企業在香港證券市場主板或創業板上市,市值達17,640億美元(逾13萬億港元),佔總市值56.9%,而大部分尋求在境外證券市場上市的內地企業,都選擇在香港掛牌。公仔箱論壇3 ? l" b+ {2 N" ?- n
5 @$ F' ^! x* S5 {5.39.217.77:8898不過,這個內地企業來香港掛牌的趨勢,雖在九十年代初萌芽,但其實在十年前開始,才在短短十年間急增的。翻查資料,在1994年時,於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數目只得57間,而在十年後就增至304間,但只是相當於當時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28%。而之後十年,數字更進一步大增至近800間,也令內地企業佔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增加至48.5%。
$ u2 K5 Z8 J. P' H, [# W5.39.217.77:8898# r0 w' m/ q, d" p0 r
03年時僅9中資納恆指成份股5.39.217.77:8898' K: N, F" v& Q; y/ T% B* g
tvb now,tvbnow,bttvb! W3 Q8 Y* c3 v: ~0 ~: Z! j5 k
而如果時間返回2003年時,其時恆指成份股只得33隻,當中中資企業數目其實只得9個,其中中遠太平洋更是在2003年中才被納入成份股中,另外的企業包括中信泰富、華潤創業、上海實業、中海石油、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等。不過,隨著中資企業對香港及香港股票市場的影響愈來愈大,2006年國企股終於被納入為恆生指數成份股去,之後的變化,相信已不用重提了。- }# U# w( U; u
$ q- G, m2 [5 B4 l/ i
中資股佔下的份額對香港經濟發展究竟是好是壞?從好處看,是內地企業利用香港作平台籌集資金,而且提供極龐大的交投量,於證券市場而言,似乎是百利而無一害。不過,內地企業也受內地經濟環境及政治因素等影響,因而產生的波動,隨時為本地市場帶來不明朗因素。5.39.217.77:8898" w! e G0 c# a% J+ R% `* C
7 ?' t4 O, J" W1 \! [& c5.39.217.77:8898「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近日常被台灣人掛在口邊,當服貿協議通過,台灣證券市場是否會步今日香港的後塵而變得一片紅?現時仍不得以知,但台灣當地就早有分析,批評馬政府開放兩岸資本市場的政策,讓台灣人民買更多中國證券,又讓更多中國企業來台上市,而上市被視為印股票換鈔票,故國外企業來台上市,實是要讓更多資金外流,結果造成更多資金外流中國去,批評根本不是如馬政府所言,是引進資金,結果可能是振興未成先摧毀股市。, i+ U" \# J1 c. s4 ^/ B+ Z
+ x5 C M& U/ m) t
( c f, d; J ?. `tvb now,tvbnow,bttvb
% \# _: x/ Y- X, N1 B, p/ s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9 s1 u5 [& E8 d7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