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流感傾巢而出 肺炎虎視眈眈

去年有9047人因肺炎而死亡,平均每58分6秒就有人死於肺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在流感流行期間,由肺炎鏈球菌所引起的肺炎是造成罹病率和死亡率大增的主因。5.39.217.77:8898! B) _( r$ Y7 L) f
元氣健康講座邀請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孫幸筠,帶領民眾認識流感與肺炎,孫幸筠說,這兩個疾病常常手牽手進攻,民眾最好打兩種疫苗來抵抗。tvb now,tvbnow,bttvb9 H! `" K6 u* N  h7 ]# b9 ^
咳嗽過三周 出現喘鳴速就醫4 f7 g4 P% S. z/ Y& p
肺炎有三種:社區性肺炎、醫院內感染性肺炎和健康照顧機構有關的肺炎。民眾最常遇到的社區性肺炎,孫幸筠解釋致病機轉時說,在上呼吸道遭病毒感染後,病毒破壞呼吸道上皮細胞,此時痰液變稠、排痰功能減低,甚至侵犯肺部直接引起肺部發炎;若上呼吸道細菌趁機在肺部繁殖,就造成細菌性肺炎。公仔箱論壇! T8 k4 A# j# r5 K; {" w
症狀包括咳嗽、發燒、呼吸困難、喘鳴、胸部不適、痰量增加及痰色變化、疲勞等。孫幸筠提醒,肺炎初期症狀可能非常類似感冒,不容易診斷,但當咳嗽超過三周不好、吃飯吃不下、出現喘鳴等情形,就要警覺,應該到大醫院照X光。# Z# P& k! A3 Y+ |# P/ @
染肺炎鏈球菌 治療日漸棘手5.39.217.77:88980 V9 C5 h: e& i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統計,最常見引起社區性肺炎的病菌就是肺炎鏈球菌,大於三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肺炎鏈球菌為所有施打疫苗可預防的疾病中,所有年齡層死亡人數加總排名第一。9 b$ a! K& n. Y  i$ _
孫幸筠說,肺炎鏈球菌很兇悍,年輕人一樣被打倒。由於國人濫用抗生素,所以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治療非常棘手,目前第一線抗生素的抗藥性已達7成,第二線抗生素的抗藥性也達2到3成。. K7 p$ N7 j6 c) S- r- t
防範雙病夾擊 及早接種疫苗tvb now,tvbnow,bttvb+ o0 L$ S1 Q1 x1 G/ T
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死亡率隨年齡增加而大幅提高。要如何預防?孫幸筠說,趕快打疫苗,包括流行性感冒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
  t1 n" h7 {! s1 Y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成人可施打的肺炎鏈球菌疫苗目前有兩種,一種是舊型、5年要補打一次的23價疫苗;一種為新型,保護力有15年的13價疫苗。孫幸筠說,23價疫苗和13價疫苗均可涵蓋75%到80%台灣常見肺炎鏈球菌的種類,也可以和流感疫苗一起打。
$ z: X$ Q/ [2 a0 S$ K5.39.217.77:8898擔心副作用 施打前諮詢醫師9 i- s, Y* i$ z
流感疫苗是世界衛生組織每年蒐集各地的病毒流行資訊,分析預測及選定隔年生產流感疫苗的病毒株,每年2月對北半球發布建議的病毒株,讓藥廠生產疫苗。由於病毒株每年不同,每年都要施打一次疫苗,當然也有可能猜錯病毒株。2 D& P* m3 P' K3 X, Y+ p
孫幸筠說, 疫苗副作用很小,大多數人會出現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及腫脹,只有少數人會發高燒,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眩暈、疲倦、關節痛、皮膚發疹、肌肉痠痛、疼痛等。/ @$ C7 B6 k5 m0 W: Z1 v
講座會場上民眾發言踴躍,有名87歲的伯伯詢問,自己感冒已經一周了還沒痊癒,是否可以接種13價疫苗?也有太太幫先生問,有帶狀疹和糖尿病,能不能打13價疫苗?也有幫肝癌的70多歲朋友詢問是否可接種?孫幸筠說,都可以,也呼籲盡快打,才能盡早產生保護力。tvb now,tvbnow,bttvb0 m/ Z) }4 _2 N/ ~3 J7 W
醫師叮嚀公仔箱論壇4 r' D1 h9 r# v. e2 e6 B2 j
趁早戒菸, }0 p6 x0 d8 \1 u
防範慢性阻塞性肺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x# f. N5 r+ ~& O
長期抽菸的人,很容易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根據統計,在台灣40歲以上成人中,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罹患COPD,每年有5000人因COPD喪命。在門診中,孫幸筠總是告訴吸菸者,一定要趕快戒菸,否則中壯年賺的錢,晚年就送給醫院。$ c9 F' y" d3 q5 x: d
COPD患者也是肺炎的高危險群,不過,研究指出,在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後,COPD患者侵襲性肺炎的感染風險可降低四倍。5 _1 g* h" }: }# @' v( V- W

' `& h: t: R  @! Z* [& ?3 u3 r% L' F2 ?-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