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
0 F5 v8 g1 [4 h. }本港親北京報章《大公報》今日發表署名評論,抨擊政論家李怡昨日於《蘋果日報》發表題為<港獨主張是香港民主的思想火種>文章,以及回應李怡觸及的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所說的「香港不是要普選;香港要獨立」。
6 Y; ~: Z% H8 w' e( o0 q( B* Ttvb now,tvbnow,bttvb文章再一次抨擊「港獨」之餘,又將林飛帆定性是「台獨」民進黨大力栽培的接班人,進而指民進黨「獨」了多年的立場,將台灣弄得如斯田地,若再進一步提出「港獨」是令人感到吃驚和憤慨,強調港人崇尚民主之餘,但不追求獨立。
& _3 }8 d3 X7 m2 L文章進而用烏克蘭近日的「政變」做例子,指如今發展已令該國局勢不穩,然後就指烏克蘭人想要的只是渴求安全、穩定和沒有炮火的生活--而不是西方的民主。4 t- l; [$ ~. _$ ?3 T4 K! ]/ Z
tvb now,tvbnow,bttvb* m0 D9 M- D3 g# \- A
基本分析:5.39.217.77:8898% C# h9 _: C; L& U6 o' d
《大公》此文,堪稱再一次展示本地親北京傳媒,如何緊跟中共多年對付敵人之兩大手段,即「成分論」與「矛盾論」,先將對手成分定性,然後試圖團結其餘大多數,集中打擊這批一小撮。
% W! ^" ?4 b( V& A第一,該文先將民進黨定性為支持台獨,再將林飛帆定性為民進黨栽培的接班人,但卻提不出令人說服的解釋和證據。至少,今次太陽花學運的主題是反對黑箱服貿,最多也只可說,潛台詞是反對進一步跟大陸融合,這跟台獨還是兩碼子的事。
! F6 Z: @: L0 i x第二,該文又片面指港人不會追求獨立。但問題是,如今願意考慮這種想法的年輕港人,根據香港大學學生刊物《學苑》的調查,似乎並不在少。雖則,如今多少港人願付諸實際爭取港獨是一回事,但不代表沒有相當港人會同情或不反對相類的想法。/ d- t; E; |) G. R4 }6 t
第三,至於該文將烏克蘭人民說成是只求安穩不求西方民主,將兩者置放於相互排他的對立面,也明顯說不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