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三十而立 深圳還能「特」多久 樂安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9-4 03:43 PM 編輯
9 Q( @% j3 N6 S% x' K# ztvb now,tvbnow,bttvb9 w$ }2 b+ a  d  x
三十而立 深圳還能「特」多久  樂安公仔箱論壇# z" k6 r% D7 w3 R( }) E

$ t4 @( n. ?$ N8 U0 ^$ e5.39.217.77:8898826日是中國深圳特區成立三十週年的日子。人們形容這三十年來深圳發展有一句套話:深圳從一個邊陲漁村發展成了今天1400萬人口的都市。的確,如今走在深圳街頭的年輕一代可能很難想像特區成立之初前往深圳還需要事先辦理邊防通行證的歲月。
tvb now,tvbnow,bttvb8 ~6 O! X0 D! U/ Z0 M

3 F: T4 \3 h: o; M) `5.39.217.77:8898三十年來,深圳保持了年均經濟增長超過
25%的「深圳速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京、津、滬居全國之首。
公仔箱論壇0 A# Z$ _2 g+ Y1 Y

, J7 v. }$ O3 _; J公仔箱論壇深圳老矣?

3 A) d9 a1 \! C, A8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然而,三十年過去了,建設過程中誕生了「深圳速度」這個名詞的深圳國貿大廈已經在一片更新、更高、更豪華的玻璃幕牆建築中現出了老態。深圳,這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試驗田」也在很多方面已經顯得力不從心,「特」色不再。
4 x& N' y/ I5 A$ W/ r6 `tvb now,tvbnow,bttvb
$ C2 a- V3 g9 I以鄧小平在深圳國貿大廈旋轉餐廳發表的「南巡講話」為標誌,中國經濟開始迅速而全面地資本主義化。從那一刻起,深圳特區便開始黯然失色。僅以經濟特區而言,深圳之後,還有幾乎同時成立的珠海、汕頭、廈門以及後來的海南接連興起。
1990年上海浦東新區開始建設更帶來了「80年代看深圳, 90年代看浦東」的說法。近年,濱海新區、兩江新區又讓天津和重慶兩大直轄市在特區發展方面搶佔了新的出發點。
5.39.217.77:8898  T: v. B5 f3 a% A* v/ u
公仔箱論壇4 p- r0 b- c& Y, q$ i- i
富起來之後
5.39.217.77:8898! ?, W4 W+ S5 o
2009年,深圳實現生產總值8201億元人民幣,不僅高於中國的很多沿海城市,也高於甚至幾倍於一些內陸省份全省的生產總值。深圳富了,可以說成了當年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典型代表。然而,單一的經濟發展也讓深圳在90年代初就被稱為「文化沙漠」。公仔箱論壇+ b8 D* u3 J3 n. T" n' ^' n

$ |, V9 _* S( s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過去的二十年來,不能不說深圳在改善自己文化形像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就算在著名的深圳「書城」,當幾個年輕人嘻嘻哈哈地到你前面「插隊」付款的時候,你還是不能不感慨同隔壁的香港比,深圳的「軟」環境還相差很遠。

0 o- L( a$ p9 ytvb now,tvbnow,bttvb
' s' v# B( }* G' R6 H#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如果用一個略顯簡單化的例子,深圳社會發展的滯後似乎可以說直接反映到了最近台資廠富士康一連串的員工墜樓事件。富士康在加薪安撫之餘,也傳出將削減深圳生產規模、移師內地的說法。是不是可以說也是深圳偏重經濟增長,到頭來又反為這一戰略所害的一個例證?
5.39.217.77:88982 V8 J) t0 J3 [3 F' O$ w. c5 F, q/ W, |
5.39.217.77:88985 `  W/ ?* y2 ^  Q% c
政改,可堪重負?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4 H! m( Z( `% l
略顯寂寞的深圳並沒有甘於自己的寂寞。經濟幾輪起伏的同時,深圳曾不止一次以同政治改革相關的說法吸引了外界,特別是國際媒體的目光。同時也不止一次讓人失望過。
5 z2 e9 J. |) ]1 p公仔箱論壇! X! [5 y# ]! U  `
幾年前的「行政三分」除了三權分立的聯想和隨之而來的一連串解釋之外似乎並沒有留下什麼實質的東西。其後,行政改革寫入深圳《改革綱要》再度激起人們對深圳經濟體制以外改革的熱望,然而省市主政大員們迅速出來和「政治特區」的說法「劃清界限」。誠然,從局級幹部的公開招聘到醞釀中的公務員聘任制,深圳在管理、人事方面確實走在了中國其它地區的前面。但請記住,儘管已經成了「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深圳政改的「政」乃「行政」之「政」,而非「政治」之「政」。
, W$ Q" A  J/ g, O9 o; ]" l
! r9 I- d9 i/ ?- V7 w
無為?有為?

) Q* T" P$ s( z. l深圳特區成立30週年前夕,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深圳再度提到政治改革,以「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複失」這句話重覆了鄧小平當年類似觀點。
& }% c7 \/ w& Z8 U: u0 P$ v公仔箱論壇
  L% L; P7 e0 {: j! y. K3 U加上今年深圳推動民間非政府組織發展的一系列措施,溫家寶的講話又一次讓人產生了「政治特區」的聯想。且不論深圳「大社會小政府」思路與中共自己「先黨內再社會」的漸進民主思路相去深遠,僅「出台措施扶持」這個路數就和當年深圳得以發展的精神背道而馳。和改革前十年中國其它地方一樣,深圳的快速發展不是因為政府做了什麼,而是政府停止了對經濟的干涉。當年,被解放了的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和主動性讓深圳變成了「金娃娃」;如今,政府措施催生扶持出來的民間力量就算出現了,恐怕也只能是「若苗苗」。

" u- n/ U( A( e9 t, Atvb now,tvbnow,bttvb
, H& q/ [& O- r% ltvb now,tvbnow,bttvb政改,注定是深圳不能承受之重。
tvb now,tvbnow,bttvb; I2 Y, u7 a; f" n$ ^

2 t' \6 Y) v, [  y3 L: D5.39.217.77:8898
政改,注定是深圳不能承受之重------------革命更是中國以及中國人不能承受之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