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發表於 2012-2-24 11:20 AM
| 只看該作者
棄 嬰 事 件 奏 「 啃 老 」 悲 歌
本帖最後由 tyktyk22000 於 2012-2-24 11:22 AM 編輯 5.39.217.77:8898# ^' K! u+ {3 o- H# V: w; f
! C; ~+ P1 Y( ?! x& z* I2 j) j
| 一對「八十後」父母,要求外家照顧五個月大的兒子不遂,竟然把嬰兒放在外家門外不顧而去。嬰兒哭了半個鐘頭,驚動鄰居報警。小兩口子因為涉嫌虐待兒童遭警方扣查。整件事的核心問題,在於兩代父母的責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F+ F4 g' j9 K. U+ n
公仔箱論壇) C9 c7 C& c9 _6 k
妥善照顧子女,是父母的天職。社會有種種原因,導致部分父母不是「一手一腳」帶大自己的孩子,需要別人幫忙。有的是因為工作問題,不得不如此安排;有的卻是要逍遙自在,不欲被子女「困身」。一些未經深思熟慮誕下子女的小家庭,包括「意外懷孕」者,特別容易嫌小孩子麻煩。
+ b% B: b/ p/ y, C- [公仔箱論壇- U, Y- z, }( U" R8 _# ~
養兒方知父母恩。嬰兒不是只供逗玩的洋娃娃,最初幾個月尤其照顧得辛苦,父母往往無覺好,這時大家才體會到父母當年花在自己身上的心血。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y) V8 A5 C
經濟有能力的雙職工家庭,不少會聘用外傭幫忙照顧幼兒,或者光顧私人或志願機構提供的託兒服務。另一個途徑,是交給老人家代為照顧。
4 _+ _( r S1 `1 x0 j6 X4 S. B1 [
祖輩湊孫 分工關係已變5.39.217.77:88983 e2 C' Z. P3 g0 P, o2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u$ Y* n5 v \: d6 ]: a% e
雖然照顧孫兒不是祖父母必須履行的責任,本港傳統中生代家庭,已婚子女往往與老人家同住,由祖父母「含飴弄孫」是常事,原因是夫婦出外工作,擔任家庭支柱,盡其供養父母的責任,應付祖孫三代的生活開支;老人家則在家務和照顧第三代方面幫一點忙,大家各司其職,形成「互利共贏」的合作。
' y: S9 m# R) ~1 M# g3 F公仔箱論壇
6 ~0 p4 g/ v; W+ k5 P公仔箱論壇 這種傳統關係,到今天新一代的家庭,已經出現很大轉變。青年人結婚後,往往搬離父母,自築愛巢,免卻婆媳糾紛,以定期與老人家飯聚、在老人家有需要時隨傳隨到,以表孝心。公仔箱論壇. D8 D$ s/ }7 r3 R"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u5 {4 }- B. J7 }. w
這些新一代夫婦,如果希望老人家幫助照顧子女,除了本應給長輩的家用和生活費外,小朋友食住和奶粉尿片等花費,都應該由子女負責。8 |8 A4 \. v# j( V$ u
. B) K Y+ M- c公仔箱論壇 呵護下一代 毋忘責任觀+ e1 I' J4 X% S7 {. B8 |/ J- Z
1 X$ X, ?2 q5 P+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有老人家欣然接受「任務」,不嫌麻煩,覺得可為自己的老年增添樂趣和意義,而且有助維繫與子女的關係。另一方面,則愈來愈多老人家不願挑起這個擔子,原因是大家愈來愈遲婚,以前五十來歲已經做祖父母,如今可能六、七十歲才抱孫,間中代為照顧還可以,一星期五、六天「廿四小時全託」,精神體力未必應付得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u8 K% w* n. j: d- N( o
/ h, z+ C+ J* C2 U7 ^# _, n2 K5.39.217.77:8898 新一代父母中,部分經濟上自顧不暇,於是把孩子放在祖父母處「包食包住」。上一代的積蓄,往往是胼手胝足、省吃儉用辛苦得來。如果下一代消費享受水平比父母高,一年外遊幾次是等閒事,買樓首期卻向父母伸手,生了孩子還要父母貼錢照顧,上一代照顧子女的責任,不應如此無限延伸。
$ |" j/ p, W1 { b& Etvb now,tvbnow,bttvb, J4 O- D9 |) ?/ n
這宗在外家門外棄嬰的事件,極端地縮影新一代「啃老族」的社會現象。作為個別事件,相信社會福利署會派員了解協助解決;從整體現象來說,社會就要檢討對下一代百般呵護可能灌輸了怎樣的價值觀 |
|
加入【無】寵物家族
開開心心過每一天
有族長奬勵,同族友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