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辛亥革命與海外民運

袁世凱發揮重要作用結束了滿清王朝
* F0 P/ z" V  H& d7 h3 _9 t, s
7 d# I( ~5 e! K! d$ ~9 S2 s. k* P
  P; e$ B+ y# S$ S+ C5.39.217.77:8898+ @2 a+ N- q4 |. n0 z8 y  @
tvb now,tvbnow,bttvb- }" O# U/ z. q8 A1 i8 \: _  j
蒙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1 @/ V: d( z3 N! L
BBC
, {0 z% l4 L0 n/ `3 W5 }- i4 E
7 \) V. [/ O2 y8 e
; l- [) @# O3 ?, h" T5.39.217.77:8898( I- l+ C8 u. O1 Q, a
毛澤東早在1954年曾專門講話評價辛亥革命。他按照馬克思理論的歷史發展階段,把辛亥革命說成是資本主義取代封建地主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歸入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的三次大革命之一。前兩次革命分別是奴隸制代替原始社會的革命和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革命。
, `4 I+ I2 s- S8 ^/ n% h! z! t6 e' S+ E
公仔箱論壇. H3 g. D% e% |; M) R, L
毛澤東高度評價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說「辛亥革命後,誰要再想做皇帝,就不成了。」不過他也指出辛亥革命最後失敗了。孫中山本人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也承認辛亥革命的成功「僅僅為民族解放主義」。他承認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專制階級妥協,與帝國主義調和,「遂為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源」。" Y5 |5 \% b1 l) y4 Z4 X

, d0 f2 r/ k! d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L7 D- {: [. v+ F* ^* e+ r0 N$ E4 J

6 V& E1 S* q( O  {/ k6 L$ K按照毛澤東的解釋是,辛亥革命,不過是中國國家民族解放和階級解放一系列革命當中的一個開頭,最後完成推翻封建專制和官僚資產階級的革命還需要一場由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1949年中共建立新國家標誌著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成功,進而開始了所謂社會主義革命。tvb now,tvbnow,bttvb  A+ [5 F: E+ }6 z

6 c3 `9 w  ^! [1 |) t: U( k, {0 y
. d; o4 `3 E" C5.39.217.77:8898
" G; U% p: @( i9 _9 `8 C: R0 t, y5.39.217.77:8898辛亥革命、中華民國  |) Q- y; T* j5 ], N' D# B

% b% o& C2 N- rtvb now,tvbnow,bttvb
不同於上述階級分析的歷史研究在看中國辛亥革命,以及後來反傳統的激進主義革命的時候,以一貫之地認為1911年開始的民族主義革命以及後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其方向都是朝建立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的不同努力。) k" Z9 |0 O/ }  H

% `# y) `4 `- f0 Q3 W# B  K
& E  a! a$ \' U9 ~tvb now,tvbnow,bttvb海外華人學者有把鄧小平後來搞市場經濟改革也看作近代中國自強和現代化的最新努力。美國歷史學者周瑞錫也認為辛亥革命,國民黨革命,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乃至後來的文化大革命,都是20世紀中國為建立現代化的民族國家的革命努力。- H5 e* M, J' n6 _* s- y6 C

" u4 ?! W- y) N* j% [9 F8 T- g5.39.217.77:88989 S  o4 _* H6 E( \; u$ p
淡化階級分析為台海兩岸共同慶祝辛亥革命百年創造了條件,但仍然無法繞開辛亥革命同政治正統性的敏感問題 。中國大陸通過紀念辛亥革命強調民族復興和統一,但對台灣來說,紀念辛亥革命不可迴避中華民國的正統性問題,因為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帝國的直接後果是成立了中華民國。
$ u% l  p+ p6 Ktvb now,tvbnow,bttvb
2 A: @' E8 d! ?0 r6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8 e; ]* ?8 I- i" P& a, i) Q$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仍然稱孫中山為「國父」,中國大陸並沒有尊稱孫中山為國父的說法。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極左時期被稱為「救星」)被稱作「共和國締造者」。過去大陸官方強調1949年後建立的新國家的創始人的時候,都會說國家締造者和革命先烈這類帶階級性的集體名詞。
1 c6 q/ N0 r8 a
( c  E( O9 d5 ]  L- f# ?- [, L/ w
$ s: ]% ]* F7 i, s7 b植根於本土的革命5.39.217.77:88981 O5 K# c, g$ n$ \. X
/ ^1 X: [1 B9 d7 d" U
辛亥革命被周瑞錫歸為所謂的「突發革命」,同中共後來領導的「持久革命」相對。前者多為否定性,沒有統一理論,對革命後新政權沒有清晰的設想。他認為,辛亥革命是政治進步,社會倒退。
7 z6 _' }: Z, ^. E! N! {0 W'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 n+ V; X7 }  v- g6 N/ Z6 Q-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c2 S2 Q6 [: W
周瑞錫說辛亥革命有進步的、民主共和的一面,但還要封建主義的一面。許多學者認為,辛亥革命後新的上流社會和 特權階層取代了滿清貴族,中國上流社會和下層民眾的矛盾仍然沒有得到緩解。
. ^9 I/ S2 L$ U' K+ P: E% A
! |/ U. w) t/ h4 H
"辛亥革命前夕滿清的「新政」激化了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而辛亥革命除去凌駕於各民族之上的帝國皇權,中國的社會矛盾,特別是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也有觀點認為,仍然做出超越民族姿態的中共政權在下一場革命中被推翻,中國的民族矛盾必然進一步激化。"/ R* M. f$ U' v, k
公仔箱論壇# S# a& a- J5 t. \1 a

6 G7 h2 \' _$ utvb now,tvbnow,bttvb3 K2 u" y5 K7 }. D  B
5.39.217.77:8898) O9 n# ~  {( ]5 E8 H# @
通過對辛亥革命的研究,美國學者周瑞錫認為革命的起源在中國國內,而不應該是海外的革命者,引發革命的根本原因植根於中國國內,而海外的革命者充其量只能利用國內的形勢發揮作用。: H/ G9 L% }+ {) H' Z' E+ u3 J; C

$ N1 y, R+ ~5 [! ttvb now,tvbnow,bttvb
; N2 D9 j; m( }, s) y0 A$ a5.39.217.77:8898海外政治反對
) [( r" Z! `8 M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j& }1 h. {4 E! `
這點總結很容易令人聯想到目前流亡在海外的中國政治反對力量,他們的親西方和宣揚普世價值被中國當局利用來指其用自由民主的教條在中國造成社會動蕩和社會倒退,並以蘇聯解體和俄羅斯為教訓,對國內民眾警示海外反對力量的危險。
0 `1 f5 l. J  ]' y: j! q: @& M5.39.217.77:88980 r$ H. ^! Y7 ]2 ~' b; c- s$ c
$ p& m& A. u; F& W9 d
辛亥革命前夕滿清的「新政」激化了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而辛亥革命除去凌駕於各民族之上的帝國皇權,中國的社會矛盾,特別是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也有觀點認為,仍然做出超越民族姿態的中共政權在下一場革命中被推翻,中國的民族矛盾必然進一步激化。5.39.217.77:88985 c* Z7 a. n3 I
公仔箱論壇( b9 e! U) O4 K( f/ j

: y& {- s. t% g  o0 }' f1 A辛亥革命中掌握權力的保守勢力加入才致使促成滿清垮台。在中國政治最近幾次動蕩中,也都有執政黨內部和外部反對勢力的互動和配合。例如海外民運勢力將體制內的胡耀邦和趙紫陽的理想化。有評論說,這是中國海外民運的政治策略,即借美化趙紫陽這類所謂的黨內進步勢力,向體制內發出信號,分化利用中共內部勢力,達到推翻中共的目的。
中國大陸部分民眾都稱呼孫中山為國父!
點評中國:辛亥革命的惡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 b' f2 i& {9 J

4 _* [' E9 P+ e6 c, X. {公仔箱論壇) k  C# e- j/ Q$ F
蘆笛8 c9 B& ]0 @7 E! I' a* q
時政評論人士tvb now,tvbnow,bttvb" O  n2 h7 @* q! G' v' x5 B3 x

  m1 A0 B4 A! R8 [, l tvb now,tvbnow,bttvb( C' h2 W% R5 S2 X9 R
2011年6月27日
5 N- u% [4 H$ }% D)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V  N# r/ \- X
5 W0 X! K! g1 u) c! r2 I9 h' F, M5.39.217.77:8898 : o, N& s  h3 B& v  \; x7 c

& }6 g; b# O' {; _6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香港舉辦的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展覽5.39.217.77:88987 q: V  A% c7 O7 Z" ~  i
3 @0 t4 z& w3 W
5.39.217.77:88980 X/ i/ M+ ~5 O$ m; i
5.39.217.77:88988 ?8 b4 V+ F1 m. @
辛亥革命迄今已有百年。如此悠久的歲月,應該足以使激情沉澱,允許我們客觀冷靜地評估那場騷亂對中國的持久影響。竊以為,辛亥革命為中國的轉型帶來了一系列難以逆轉的災難,值得後人追悼而不是慶賀。
: l( k. J8 N# y4 b公仔箱論壇
7 [& R& x: _3 _6 H0 b3 s# S! {
2 z+ y4 J( \) o" Z- J% R%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首先,它在國民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就在旦夕間掃蕩了君王權威,造成了國民思想的空前混亂,使得凝聚大一統中國的精神權威徹底喪失,完成了民族的精神解體,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家的解體,從而腰斬了已經啟動的從中古「天朝」向西式民族國家轉化的過程。這樣,在國家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急時刻,它解除了中國的國防能力,打斷了晚清相當成功的「改土歸流」,引發國家自爆,直接造成西藏與外蒙的脫離,並使中國在淪為蘇俄與日本的代理戰爭戰場,最終誘發了日本侵華戰爭,使得中國蒙受了空前戰禍。這就是孫文號召的「以革命止瓜分」。無論孫文及其黨徒的主觀動機如何,他們都在客觀上起到了日本與俄國(含蘇俄)帝國主義第五縱隊的作用。
$ ?2 d* m$ P  G) t( j5.39.217.77:8898
+ O+ q+ a  F( T% btvb now,tvbnow,bttvb ' u. k3 q6 v8 R8 H) h: s
* Z: M0 {0 `8 D3 M% K7 R( m2 Z& P7 V
其次,它首創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軍閥主義。驟然廢除君主製造成的權威真空,使得維持起碼社會秩序的權威只能來自於槍桿子。孫文更屢次帶頭撕毀文明遊戲規則,以所謂「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國民革命」的鬧劇,反覆強化由他開創的「有槍便是草頭王」的暴力傳統,最終使之牢不可破,使得社會的和平轉型、政權的和平轉移幾乎徹底失去了可能,至今仍令後人看不到「和平演變」的希望。
, A" b9 Y# n8 p9 {& p" Z公仔箱論壇 / f+ j. P( i9 d5 v6 R

. c/ f8 _5 z8 p5 {% N: L  D( _ tvb now,tvbnow,bttvb6 j: W  l$ O3 H" j" \6 ?& D' G& ?
第三,因為權威真空,使得武力反抗上級乃至「獨立」都成了光榮的事,由此導致了軍隊的不可控,引出了民國屢見不鮮的「軍閥裂變律」——一個軍閥勢力龐大到一定程度,其軍隊就必然要分裂,因而使得中國無可能重新統一,從而恢復為一個具有起碼的國防能力的主權國家,自立於當時的世界之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孫文竟不惜效法石敬瑭,走上「以黨領軍」、建立「黨國」的「俄國人的路」,最終使得中國墮入文明黑洞,至今無望自拔。' Q1 w, p  s( M( _  m7 y

. z  C2 K5 u( E4 Z: ]4 ?' y " G+ h) a# X7 t! Q* k+ `
綜上所述,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百年蠢動的頂峰,它打斷了晚清的和平改革過程,逆轉了社會文明化的大趨勢,造成了國家解體,使得中國淪為「只有省防而無國防」、任強鄰宰割的可憐蟲,引出了幾十年戰亂,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額損失,最終以引入外來極權制度終局,造成社會大倒退,使得人民喪失自由到了空前的地步。為此,孫文、黃興、宋教仁、章太炎等革命黨人應當受到後人的譴責。尤其是在朝廷已經公布《重大信條十九條》,準備實行英國式「虛君共和」,辛亥革命有可能轉變為中國的光榮革命之後,革命黨人還要蠢動到底,這就絕對不可原諒了。
% z- j- i+ U4 m
0 Y1 _6 `+ O- Z, d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I6 S3 ]) J) K& l# R/ \

" Q/ H3 z* O' S+ ?  y0 m$ d6 f: O公仔箱論壇
* M/ U5 e7 B5 e2 n來源 / 版權所有:  BBC
) q" E" T. W- |% D2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BBC,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