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 J+ Q( R5 P! {5 N' H/ `, y是的,那幅6米乘28米、如10層樓高的直幡,其震撼力的確可與核爆比擬。縱使有反佔中人士或團體把直幡視為眼中釘,抨擊「粗暴佔領獅子山」、「違法」、 「霸道」、「無聊」、「破壞風水」……但無可否認地,有關行動本小利大,瞬間惹來全城關注,雖然直幡掛上25小時後被拆下,但那種情景已永烙在香港人心中。正如策劃事件的攀山團體「香港蜘蛛仔」所言,經此一役,「我哋大家一齊重新演繹了獅子山精神」。tvb now,tvbnow,bttvb& d* b! g: X Q* M8 Z+ Y% H3 T9 g4 w
; J! F2 @( |3 o/ d# ^% j2 [+ e. r/ B9 @* R% K/ A& O
- z) r( K. k; j/ g) n4 a3 _公仔箱論壇獅子山下社會早變 長輩不覺 . P3 e0 A6 U' ?1 r# }公仔箱論壇& x. [5 Z, I) Y: X( h
《獅子山下》是香港電台於1972年首播的實况電視劇系列,過去40多年來,中年或以上的成功人士最愛以「獅子山下的精神」,演繹為港人具有幹勁及刻苦耐勞, 認為只要肯努力苦幹,住徙置區也有很多機會出頭,一個又一個窮小子靠艱苦奮鬥而出人頭地。他們許多是呂大樂口中的第二代香港人,搭上香港經濟起飛和政治轉變的超級快車,金權兩得快人一步,但他們掌控和創造的社會,早就和從前不一樣了,但長輩們卻渾然不覺,或者故意視而不見。 4 K* @2 k; E" Wtvb now,tvbnow,bttvb( z0 E4 k9 h9 C7 C: U5 I& e: e" E
對80、90後的 香港年輕人來說,回歸後還說「獅子山下的精神」,他們只會聯想到黑白的影像,父母輩經歷的美好年代早已一去不返,換成貧富懸殊、財富世襲、社會流動階層減少的世界,當「成功需苦幹」變成「成功需父幹」,還在說40年前那一套「獅子山下的精神」,恐怕真是難聽過粗口。9 ?. k: R y2 j! s. F1 n
8 m3 V. j- c$ s e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獅子山掛出「我要真普選」直幡的意義,應該遠比在對岸港島太平山掛同樣一幅標語來得重大。因為嚴格而言,港人感到社會以及經濟真正起飛的,是在九龍而不是港島,因此,獅子山的代表意義非比尋常。 " b. w' S) \ i7 Z公仔箱論壇' V' D r8 z/ d7 A% |/ X
* w; V& {0 h: E- m2 Z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無論雨傘運動的支持者,還是爬到獅子山上掛直幡的舉動,並不能代表全體香港人,按人數上,反對者或許要比支持者更多。但在巨幡的號召下,重生的獅子山精神已然超脫了「爭普選」範疇,代表着一種不可為而為知的本土性:上一代香港人是看到機會才進 擊的功利主義者,新一代香港人(並非按年齡去劃分)則相信真理,而機會是要拚命創造和爭取。正如雨傘運動持續近一個月來,目前縱使看不到推翻人大決定的可能性,甚至香港能實行真普選的機會接近零,大家仍然勇於去表態,縱使最後仍然會輸,但這個假普選機制並沒有我的背書,經篩選制度選出的特首,亦不能代表 我。當功利主義變成真理為先,從中煥發出巨大的社會反省意義,才是令中共極為頭痛的「本土性」。公仔箱論壇 Z: I, g. K#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