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內地客來港炒樓刻不容緩 李怡公仔箱論壇, N4 u3 s) b$ y" Q* Q- k2 R
& y- ^. b4 S/ U+ l, \
# W# C% a2 U+ K5 R) ntvb now,tvbnow,bttvb特區政府上周公布,首季全港整體樓價按年上升 9%,今年 3月樓價更較1997年高位再高 3%。換句話說,現已達香港樓價最高時期,而且升勢不止。不要說一般上班族難以置業,中小企也因樓價租金的飆升而經營困難。樓價上升如脫韁野馬,已引發香港市民的集體焦慮。
' h5 ?: \+ y' Z( r香港約有一半市民自置居所。對於有屋階層來說,樓價是他們的部份身家,自然是望升不望跌。但對於無屋階層,特別是年輕上班族來說,目前樓價已成為他們永遠無法追逐的夢想,薪資上漲幅度遠遠不及,產生的絕望與憤怒自不待言。5.39.217.77:88984 P3 w9 G4 m7 W. u
9 W+ d: l/ m. M8 a公仔箱論壇因此,最好的情況,是樓價平穩而輕微上升,使有屋無屋的人都可以放心。
1 `8 W9 g/ f1 p: F {0 B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m( j) @5 K# v
港府先後「出招」壓抑樓價,但無助遏止上升勢頭。近年,重建居屋已成為熱門話題。上周六,行政會議成員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張炳良表示,增加土地供應不一定能壓抑樓價,當局應加強公營房屋供應,甚至考慮不同形式復建居屋。
) i0 W, E+ y& B* d; @5 S. b8 s1 y5 s5.39.217.77:8898
8 \; |: C7 c' s `! i( P0 T但也有人認為,居屋可能造成對自由經濟的干預,有「八萬五建屋計劃」的教訓,政府曾揚言「永遠不再建居屋」。此外,居屋從決定復建到入伙,需時數年。對於樓市的升勢,似乎遠水不救近火。港府去年推出「置安心」計劃,最快也要在 2014年才有 1,000個單位入伙,數量少而耗時久,也是救不了近火。tvb now,tvbnow,bttvb# V6 D6 J( _1 g/ z4 A$ d
+ E$ C& S# a0 ^% p' @( ~1 E. F樓市的「近火」是甚麼?不斷飆升的底因是甚麼?許多人都已指出,主要是內地人來港炒樓,推高了樓價與樓市。張炳良日前指出,香港物業已成為「全國性市場」,可說一語中的。上月身為行會與立會成員的劉皇發說,「內地人來港買樓炒樓問題,如不及早制訂有效針對措施,相信不用多久,問題就到達臨界點。」又說,「多多供應都『頂唔順』內地市民無窮購買力……樓房是港人必需品,不少地區都有限制外地人買樓措施。」
/ N2 B) t3 d%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3 H# U9 g/ a# j4 m" X: l0 X; Q! G- Y [
據業界資料,現時香港樓市交易,內地客佔 15%,一手樓更佔 40%至 50%,逾一億元的豪宅市場,內地客超過一半。高中低物業市場是環環相扣的,豪宅創新高帶動整體樓價。香港彈丸之地,卻要面對「全國性市場」,買家遠至內蒙鄂爾多斯。中國經濟發展貧富懸殊,但1%貪官、富二代和暴發戶,湧來香港買樓,香港人也吃不消。tvb now,tvbnow,bttvb# r9 a+ u9 V$ y! N. x1 ^' ]. S$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6 H& r5 a2 H3 I! f# b
內地人大批來港置業的原因,一來香港有穩定的法律保障;二來香港樓市不會受突如其來的政策衝擊,能保持上升態勢;三來為自己及家人尋一條出路,尤其是去年政府將房地產剔除於投資移民項目之前,共有 16,600宗資本投資移民申請;四來是將內地資金(尤其是貪款)抽離出境的最方便之路。香港受到的正是內地經濟畸型發展的衝擊。( v; q3 y$ C+ l9 c
tvb now,tvbnow,bttvb0 g1 b1 s9 h" z9 [. F/ y' m
香港可以怎樣應付?港府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前主席楊汝萬多次呼籲港府應盡快研究限制內地人來港買樓。張炳良日前提出,可考慮限制非本地居民購入特定種類房屋。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李永達表示,可把豪宅和一般住宅市場分割,只准境外人士購買豪宅,以保障本地居民的住屋供應。張和李分別表示,對樓宇買賣施加限制,有新加坡和澳洲的先例,未見會影響其自由市場地位。也有人提出可仿效中央的買「一套房」和買「二套房」實施不同按揭成數的做法,以遏止炒風。另外,還有人提出要對非本地居民買屋抽以重稅。tvb now,tvbnow,bttvb& e4 O( W1 @% I; f( A2 ~6 C: t5 u
* g, B0 n, L8 [ i
所有這些提議,都有執行上的技術困難,須仔細研究。亦要研究是否牴觸《基本法》,免引起司法訴訟。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國兩制之下,香港迫在眉睫的問題。但我們看到的是特區政府甚麼也不做,似乎擺出要讓下一屆政府來收拾局面的姿態。這種畸型政治生態產生的不負責任的畸型政府,難道就是香港人擺脫不了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