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來以國營獨霸的軍備製造產業,正積極引進民間企業參與。中國民間企業加入中國軍備的研發製造,不僅能夠發揮較容易取得海外技術的優勢,在互相競爭的情況下,也有助提升中國軍備水準。這樣的趨勢,象徵中國從俄羅斯進口武器或相關技術的時代已經結束,軍備國產化將更為加速。
( ]9 f% R. Q; ~5 `7 k5.39.217.77:88980 j# j' R3 @; n( q( ^
中國國防部日前宣布,全國已有四百多家民間「高科技廠商」,通過參與國家軍備研發、生產資格的初步審查。當局針對民間企業參與軍備生產的意義,強調「讓企業互相競爭,提高國內(軍備)供應率,將有助於品質提升、技術革新以及降低成本。」中國媒體也將此,定位為「國內國防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步」。5.39.217.77:8898+ `! o# ~. h$ I7 A3 i# `2 }
公仔箱論壇: I9 n' S! Y3 C5 ]; I* E Y
「產經」的報導指出,中國國防預算連續二十一年呈現兩位數成長,目前軍費預估僅次於美國,高居全球第二位。此外,中國十月舉行的建國六十周年國慶中,所展示的各式飛彈等軍備,讓人見識中國軍備水準的急速提升。日本的東亞局勢研究機構「霞山會」主席研究員阿部純一就表示:「(中國軍備)已逐漸逼近歐美水準。」
6 a& ~+ k0 y& o/ [# |1 Etvb now,tvbnow,bttvb) L# k t0 z7 b6 Q
軍事專家分析,中國致力於軍隊現代化的同時,也積極投入偵察衛星等研發,希望將兩者緊密結合。不論是中國首次的航空母艦建造,或是獨力研發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北斗」,預計都將於二○二○年左右完成。而涵蓋出口海外可能性的無人偵察機或戰鬥機等國產化,則是著眼於擴大國內軍備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