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當今世界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伴隨而來尚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等慢性疾病,這與人們的日常飲食偏向肥脂厚味,高鹽高鈉等分割不了,加上疏於運動和沒有壓力管理,疾病就應運而生。心臟內科專家重申,人們依賴現代醫療來治療心血管疾病並不是王道,因為身體會對外來干預產生排斥和有所反應,造成病況每下愈況。臨床研究證明,素食或少肉多菜的飲食方式、適量運動和壓力管理是減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治本之道。例如一個人的膽固醇可降低1%,就可減少患上心血管疾病達2%,扭轉血管阻塞和硬化就無法改變的窘局。
0 Y- T0 ~2 u3 W7 k1 p) W6 c1 b" Y心臟內科專家林俊龍醫生強調,疾病的產生與年齡、性別和家族病史無法脫離關係,這也是我們無從選擇的事。但我們可以運用各種方法來控制血壓、血糖,使之處在適當水平,且不要抽煙,就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高血壓和肥胖等。而要達到如是目標,就要貫徹健康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實踐少肉多菜的飲食方式、適量運動和放鬆。臨床研究顯示,少肉多菜的飲食方式有助減少高膽固醇的風險達78%。& c* ]- a5 r; h5 A" r
r! z" g& D% T1 p8 c9 \( j須適量運動和放鬆0 |/ ]% M; z9 A4 [4 ?
來自台灣的他在“吃出好健康”講座上說,一旦一個人有“四高”,即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和體重超重,幾乎很大的可能會在60歲之前就患上心血管疾病。5.39.217.77:8898- [1 P R+ u. ~$ P6 d) w# K- j
他也出示許多醫學臨床研究報告和數據,證明飲食習慣如何對健康產生關鍵的影響,同時,他也播放心臟外科醫生為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手術的影片,解釋其中的挑戰和風險,藉此提昇與會者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識,未雨綢繆。5.39.217.77:88980 l+ n5 a/ l8 t7 A
林俊龍指出,臨床研究證明,一個人的膽固醇可降低1%,就可減少患上心血管疾病達2%,這是非常重要的。過去,人們以為血管阻塞和硬化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事實則不然。研究卻證明,只要患者能夠停止抽煙半年至1年,堅持運動和注意飲食就有助改善病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p8 ]4 m9 ~' D: y
“素食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不僅對於心臟病的預防有莫大的好處,同時可以大幅降低癌症的罹患率。
t7 C4 W$ O7 r'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臨床研究顯示,素食者若素食的時間愈久,其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愈好,有助軟化血管。另外,素食者對胰島素的分泌會比較敏感,就比較不容易患上糖尿病。由此可見,素食是其中一個改善病況的選擇。”
$ [7 c0 q. o; l2 `4 etvb now,tvbnow,bttvb現代療法未必100%見效5.39.217.77:88981 E5 n: B" {! r5 ~: {: N
曾在美國加州行醫多年的林俊龍舉例說,治療血管阻塞的其中一個療法是用鑽石刀刮磨掉血管內皮上的脂肪,以使血管通暢無阻。不過,身體不要外來干擾太多,故會對相關療法作出反應,即刮掉的部位在半年後會長得更厲害,可謂徒勞無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學界發展出支架療法來醫治血管阻塞,但未必屢次見效。由此可見,醫者和患者要面對的風險和挑戰不少。公仔箱論壇, D' s' l. z2 G
有約40年臨床經驗的他透露,血管阻塞是慢慢囤積的,意思是說,人從出世至成年後,由於年齡、生活和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血管裡的脂肪也逐漸增加至阻塞,無法讓血液通過就會引發病變。
- ^; ~5 [4 Z/ l3 K公仔箱論壇肥胖抽煙影響健康
, o4 L& B2 n, f; v5.39.217.77:8898林俊龍重申,現今最流行的疾病是肥胖,尤其是有五成的學童的體重過重,若是沒有及時糾正過來,健康也就傾向岌岌可危。另一個問題則是抽煙,煙草對健康的影響不言而喻,但是仍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其危險性。tvb now,tvbnow,bttvb4 C8 j7 c$ W- D
他說,學童體重過重在短時間上是沒問題,外表看來好像還挺有福氣的。不過,一旦時間長久後,就會造成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出現,應防患於未然;採取適當舉措,包括減肥和改善飲食方式來拉開本身與疾病的距離。在台灣,他鼓勵人們“不喝酒,不抽煙,不嚼檳榔”,這放諸在各國各地的人身上也合適。
5 Q. h2 r% o% h' c7 u6 Ltvb now,tvbnow,bttvb“很多人抽煙是習慣,但要健康就先得不抽煙,不喝酒,不嚼檳榔。”
1 b9 d7 T$ {5 o) g1 [7 t飲食習慣決定健
) a. C( x; M, z5 h公仔箱論壇古人頗有先見之明,認為:“病從口入”,西方世界則說“你吃甚麼就像甚麼”,道理相同。意思是說,飲食習慣如何就決定我們的健康指數如何。
1 u1 R8 A$ T: c- otvb now,tvbnow,bttvb林俊龍認為,我們吃東西也要有層次,即“要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環保”,特別是“吃得環保”是當前最熱門也最重要的事,因為地球暖化的問題日漸嚴重。如果我們能吃得環保,使食物來源是“本地,新鮮及有機種植”,至少減少對地球的破壞;這樣一來,我們才可能讓地球得以永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k/ t( d* B& L F
他指出,西方食物普遍具有高脂肪,高鹽份,低纖維等缺點,即使炸薯條是由馬鈴薯製成,也由於其所用的食油是動物性脂肪製成,也算是不健康的食品,少吃或不吃為妙。此外,30年前,中風、心肌梗塞等這類疾病是50歲以上者會患的疾病。現今則相反,相關患者年輕化,這說明人們的飲食習慣不健康,將自己逐步推向疾病的牢籠,應及時作出調整和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