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土地 友善耕作 珍惜米食文化 號召民眾下田
& g5 _) Q; m6 y)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K4 c5 D4 V- o6 l% l9 \
. O4 J/ i7 e% Y1 k2 Ktvb now,tvbnow,bttvb4 P0 w4 ]7 g; x4 |8 f0 {
食安議題連環出包,從毒澱粉、油品、組合肉到豆製品,問題無所不在。關渡公園首次推出「關渡農民誌—成人版」,帶領久居城市民眾,以腳踩泥土、親近大地的方式,觀察稻苗一年四季的成長,重新認識稻米飲食文化、實踐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
( H n/ T0 O( z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l1 k5 |' G' ^& \3 [8 S3 _( V5 F
《自由時報》報道,隨著都市化發展,北市大片農田多改為建地開發,僅剩北投區關渡平原至今仍保有大片水稻田。關渡自然公園自15年前劃歸生態保育區,園內就留有八公頃左右的水田,現皆仰賴保育志工採無毒有機農法耕作。八年前,動保處與關渡自然公園為喚起市民對米食文化記憶,規劃「關渡農民誌」活動,邀民眾一起「彎腰」,正視土地的價值與意義。公仔箱論壇' `7 i3 J3 h. O9 N* I& l
( x/ F: T& ]+ Q# t公仔箱論壇關渡農民誌開班4 ?( B- |9 ]# }! |
7 W0 Q; y" y/ }* j! X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長陳仕泓說,透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實際體驗水稻耕作,並討論當令蔬果、友善農作、食品添加物等議題,以完整的稻田四季活動,讓市民重新看見每粒米得來不易,過去農民誌參與者多為親子班,為傳承經驗讓更多的人一起愛護土地,才又另開成人班,著重友善農法與食農有機課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s/ g3 @* Q9 ~+ K3 C) ]" a5 I
! p( H8 H& z* s
「多吃一口米,珍惜農民辛勤勞作的成果」,陳仕泓說,米食文化包含節氣飲食、友善耕作、小農經濟等諸多面向,帶民眾認識四季農耕。
0 L4 ?- E9 b" ?8 F* Z
" A8 w! s$ |) J, y9 A0 D6 O0 Gtvb now,tvbnow,bttvb植栽諮詢平台 傳圖也能解惑
, v! M0 I3 e. h, m( J3 R* X0 Z$ j1 B9 w# Y3 r/ @( n# c* m, Q$ m
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力推田園城市,都市農耕,產發局也鼓勵民眾在自家陽台、頂樓種菜,但都市農耕學問大,土壤鹽分、施肥、水分學問多。產發局將與農會合作,在北市十家農會成立「農業技術諮詢中心」,為民眾解答各式疑難雜症,除了打電話外,也能將植栽照片上傳到台北市農會臉書粉絲頁,留言詢問,若問題過於複雜或專業,農技團也將親臨現場免費技術指導。
2 d( d; D2 T2 t5.39.217.77:88985.39.217.77:88987 S; @- a0 M' e. k2 R9 x1 P
北市產發局長林崇傑宣布,未來大安、大同、內湖、萬華、北投行政中心,及松山、民生、士林仰德區民活動中心與客家文化園區大樓屋頂,供鄰里社區參與認養,也會有「管理者」邀集民眾認養種菜。此外,文山老人自費安養中心及信義老人服務中心,也將邀集中心長者認養,以都市農耕結合社會關懷。5.39.217.77:8898' M; E$ B9 D& o/ O2 q; H$ ]' B& N
0 I" P* Q1 j4 ~, q7 M公仔箱論壇為推廣都市農耕,產發局也請來有機農夫馬丁為民眾講解種菜小撇步,馬丁說,屋頂日曬時間與一般農耕不同,水分控管、土質與肥料都不同,甚至日照環境與濕度不同,作物別也不同。台北市農會總幹事蘇光正表示,民眾未來到諮詢窗口詢問,一張相片也能解惑,或者也能預約「農業技術服務團」到現場技術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