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取蛋白質優先順序應是「豆魚肉蛋」,但七成民眾霧煞煞。台灣營養基金會11日指出,國人外食比例過高,4分之1的民眾三餐不離肉類,未能遵循「豆魚肉蛋」的順序,增加了高血脂、高膽固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營養學博士吳映蓉建議,植物性蛋白質佔食物的攝取量應佔3分之2,每星期一、三、五可飲用豆漿,減少肉類的攝取。
( I. E+ x/ r+ j/ ^( c5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為降低心臟血管代謝疾病與癌症風險,衛福部2011年發佈《每日飲食指南》,推薦民眾以「豆魚肉蛋」為蛋白質的取優先順序。然而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調查,三年來多數民眾的蛋白質取來源仍以肉類為主。
- p7 X( c1 N7 |: ]2 x L; k4 M, I資料顯示,男性攝取動物性蛋白質的比例是植物性的1.7倍,女性則是1.4倍。另外,民眾外食的比例偏高,有4分之1的人餐餐吃肉,屬於標準的「肉食族」,半數民眾無法落實「豆魚肉蛋」的蛋白質攝取建議,更有近4成的人沒有每日攝取豆類蛋白質的習慣。
; u( x' x) U8 L4 q+ F公仔箱論壇台灣營養基金會隨機抽樣台北市五大知名便當店菜色,發現豆類食物比例超低,高達7成民眾因每日外氏,難以均衡攝取豆類蛋白質,忽略飲食中若過多蛋白質來自肉類,可能導致飽和脂肪與膽固醇過量,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公仔箱論壇% A4 x8 l, m$ v- x* p( i
營養學博士吳映蓉表示,蛋白質攝取優先考量應是豆類,建議在星期一、三、五飲用豆漿取代部份豆類,因俗稱「豆類之王」的黃豆除了蛋白質含量豐富,更含有大豆異黃峒、皂素、植物固醇與大豆卵磷脂,不僅對健康有益,對降低膽固醇也有幫助。tvb now,tvbnow,bttvb# Q. e7 p1 d' ` i( A
吳映蓉指出,除了豆漿以外,黑豆、大豆、毛豆都是豐含蛋白質的豆類,但紅豆、綠豆、皇帝豆等是屬於碳水化合物。包括豆干、板豆腐、嫩豆腐都是有益的豆類製品,但加工過的豆製品如素雞、素鴨或素肉,則不是很健康。
0 a7 P7 T6 t0 @% H$ I% Z- _" ~; K$ F曾經有男孩把豆漿當水喝,結果罹患乳癌,吳映蓉說,豆漿雖有益,但「過猶不及」,建議每日攝取不要超過兩份(每份260 c.c.)。另外,許多早餐店添加過多的糖在豆漿中,也要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