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利比亞之戰啟示錄 邱立本

利比亞之戰啟示錄  邱立本
& X8 \1 Y0 A/ L; ^6 c9 _
; F8 g5 K& J# |% P4 a# D利比亞之戰的特色,就是它充滿了偽善和權力的算計。戰爭的真相也許永遠都是輸家。
( I7 d& Q: ]: n/ |公仔箱論壇
1 w1 L2 ]( x' h) B+ W
戰爭的第一個受害者就是真相。利比亞之戰的真相,從戰情到戰爭的動機,都是遍體鱗傷的受害者。
( d  Q0 n4 e  H: M9 ~1 c9 ^! C.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o) K) b! L$ p6 ]- h+ j, o3 M3 y公仔箱論壇西方領導的聯軍究竟是正義之師還是侵略的鐵蹄?卡扎菲到底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暴君,還是保家衛國、抵抗列強的人民領袖?這一刻的新聞都沒有黑白二分、斬釘截鐵的共識,而只有各說各話的版本。但更深層的理解,則是一個充滿了道德曖昧的灰色地帶。tvb now,tvbnow,bttvb- z3 I0 ~1 ^! O6 m; Q: J
5.39.217.77:88988 g* K  v$ ~8 u6 s+ x
這樣的灰色,就像新約聖經《啟示錄》那匹灰色的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作死.陰府也隨著他.有權柄賜給他們……」這匹灰色的馬走進了國際權力的競技場中,帶來震撼,也掀起了全球權力板塊的移動。tvb now,tvbnow,bttvb5 ^! C- z. k2 A* Z5 b" z

, D. C% ~6 h& c( Atvb now,tvbnow,bttvb利比亞之戰的特色,就是它充滿了偽善和權力的算計。一馬當先的法國曾經和利比亞如膠似漆,總統薩科齊的政治獻金不少就來自卡扎菲,也曾經是卡扎菲的座上客。更傳奇的是聯軍空襲的戰機不少就從意大利的機場起飛,而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的淫亂派對,往往是卡扎菲派出美女「壓陣」。但不旋踵間,法意兩國都成為攻打利比亞的急先鋒——似乎要以今天的強硬,來漂白昔日的黑幕。難怪利比亞會認為,西方都是恩將仇報、兩面三刀出賣了朋友。tvb now,tvbnow,bttvb& c; O; i. T: A6 e
9 N2 Y: i4 ~. w8 i* U% l
當然卡扎菲自己也是兩面三刀,他從來都不是天使。對反對派來說,他是冷血的魔鬼,屠殺了多少老百姓。西方社會更不會忘記,他在一九八八年所發動的泛美客機的恐怖襲擊,導致兩百多人死亡,史稱洛克比慘案。卡扎菲雖然後來為此道歉和賠償,並歸罪於手下,但沒有人會相信這樣的謊言。
6 H7 e# M( `0 D: ^7 F公仔箱論壇

! S& \" \' {4 r7 p公仔箱論壇美國也急於擺脫謊言的歷史陰影,奧巴馬介入利比亞之戰,從一開始就要避免出師之名是謊言的指控。昔日伊戰以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的謊言為藉口,後來被揭發,讓美國在全球的顏面盡失。奧巴馬向全國演說,企圖將利比亞之戰與伊拉克之戰分開,說出兩者性質的不一樣,也想說出自己與布殊的不一樣。公仔箱論壇0 }; R/ F* k8 v' M/ l* F

! I" u4 D; ?4 g# j4 D( c公仔箱論壇但利比亞之戰和伊戰的核心價值,其實都是回歸美國歷史上「替天行道」(Manifest Destiny)的論述,強調美國在對外關係上不可迴避的責任,以及道德上的自我期許。不管是否有具體利益,都要呈現美國制度優勢和價值優勢。tvb now,tvbnow,bttvb  c/ ]) v2 C1 H

; o/ W0 i& P3 ?0 etvb now,tvbnow,bttvb也許美國對外戰爭的道德曖昧,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美國不少史家認為: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最後一次黑白分明、正義與邪惡完全對立的戰爭。這是歷史的絕響。但之後美國介入的所有戰爭,都充滿了道德上的曖昧,都有不斷被挑戰的灰色地帶。從韓戰、越戰、伊戰、阿戰,都是如此,更不要說這次利比亞之戰,都有太多「機關算盡太聰明」的痕跡。戰爭的真相也許永遠都是輸家,但這次戰爭的贏家,則肯定是西方的軍火商和坐享油價飆升的俄羅斯。
利比亞僵局難解  盧峯
2 }8 {( }( q( u0 |# g3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三十年代世界經濟水深火熱的時候,幾十個國家包括美、英、法聚集在倫敦召開世界經濟峯會,希望聯手找尋救市良方。有份隨團參加會議的英國經濟學者凱恩斯(J. M. Keynes)及美國名記者 Walter Lippmann會前透過電報互通聲氣。兩人不約而同認為峯會人多聲雜,頂多只能達成一些空泛的原則性宣言,不會有甚麼實質成果,更不要說可以啟動復蘇的火車頭。他們相信,只有幾個大國達成共識及開始推動實質改革,所謂峯會才可能有成果,國際合作才會變成事實。
2 W" [9 q* F$ N" D( x( _5.39.217.77:8898
5.39.217.77:8898' g1 Q" m+ x9 L* n. L
八十年後的今天
,這樣的觀察仍然適用。最近在倫敦舉行的利比亞峯會就因為各大國沒有共識,沒有實質的處理方案,令峯會只能像走過場那樣只有空談,沒有任何具體的結果。tvb now,tvbnow,bttvb8 b+ S+ y, A: f$ q, v7 @5 T5 A

" y' o" |' K: g美、英、法等大國為甚麼沒有共識呢
?美國進退維谷是關鍵。只要看看奧巴馬近期的演說就知道,美國根本未找到任何較長遠的政策處理利比亞及中東地區的變化。對美國來說,以爭取民主為號召的「阿拉伯之春」運動當然不能不支持,但美國已介入兩場中東地區的戰爭,不管是軍事上、經濟上都左支右絀,難以再抽身干預利比亞政局。可以說,美國能打的牌有限,也不易得到厭戰的民眾支持,她自然不可能有任何決定性的行動或對策。tvb now,tvbnow,bttvb& ?! K5 K4 d1 \) s5 N
5.39.217.77:8898* `6 b9 m" H- e2 }' V0 A
法國、英國兩個老牌大國今次一反常態
,不管在軍事上、政治上都比美國積極進取。問題是兩國國力今非昔比,即使聯手出擊也未必有能力直接干預利比亞局勢,也未必有把握在短期內打敗狂人卡達菲,令利比亞變天。在美國有力無心,英法兩國有心無力的情況下,幾個大國要達成共識已不容易,更不要說讓幾十個國家達成協議了。
  z8 @  I3 u! @1 e8 i1 }公仔箱論壇
5.39.217.77:8898$ k( R' O9 g3 K8 f
撇開幾個大國各自的盤算不理
,利比亞局勢本身的微妙情況也令國際社會在介入時有不少顧忌。狂人卡達菲的專制統治當然讓人看不過眼,但從國際政治層面來看,卡達菲治下的利比亞近十多年來已不再是麻煩製造者。她既沒有輸出革命,也沒有再積極支持各種恐怖主義組織。事實上在茉莉花革命之前,利比亞跟西方陣營的關係正在改善,英國政府甚至願意釋放多年前在蘇格蘭上空炸毀民航機的兇手回國。一旦協助反對派推翻卡達菲,利比亞會變成甚麼模樣,會不會再成為「國際壞孩子」是誰也說不準的事。
4 k; o2 k: ~' I  A4 r! U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m1 {+ p; X* |  X, ~
更重要的是今次在利比亞起事的民眾絕不像埃及、突尼斯那樣自發及簡單。利比亞的反對派不但迅速成立影子政府
,還很快武裝起來,正面跟政府軍交鋒。要知道建立武裝力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是一般民眾起哄可以組建的。利比亞反對派軍隊背後肯定有某些力量、組織在拉線,其中一個可能的組織就是阿蓋達。假若真的是阿蓋達或哈馬斯之類的恐怖組織在背後發功,西方國家支援反對派奪權便等如協助恐怖組織坐大,重蹈阿富汗的覆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z' J# [+ ^0 E* q8 e
tvb now,tvbnow,bttvb9 _( W6 H% i( D+ H' H7 ]% p9 D
若不搞清楚利比亞反對派的來龍去脈及立場傾向
,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不容易落水支持他們推翻卡達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