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以民為本必先以民生為本

政府回應危機的傳訊技巧已很成熟。上星期馬頭圍道塌樓慘劇發生後,政府馬上宣布會巡查全港4000幢50年以上樓齡的舊樓,期望在一個月內完成巡查工作。tvb now,tvbnow,bttvb, Y9 u; P, f9 H
5.39.217.77:88987 I7 P+ a! I$ T. T! A) j  b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R; u+ t8 w" X8 T% `9 d
這是典型的危機回應策略。慘劇已發生,沒有可能挽回。政府或涉事機構只能向前看。在馬頭圍道慘劇這個方案,馬上雷厲風行巡查舊樓,是一道重要的安民告示。tvb now,tvbnow,bttvb8 @: g6 R; X$ u& i! M9 q  u

0 k) Z4 q# d9 H3 c0 y) H公仔箱論壇可是,倘若我們細心的想想,如果這4000幢50年以上樓齡的舊樓當中果真有不安全者,要一個月才能巡查完,那麼它們的住客在未來一個月豈不是生活在惶恐中?
) K8 {* B4 K& W# t' P0 C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e8 L; ]# I- Q0 L& p" n8 d$ k" R; y
當然,市民也會諒解地想到,現實上巡查工作需要時間。一個月巡查4000幢樓宇,平均每天巡查130多幢。這已是非常緊湊的工作。在有限資源下,政府已是盡力而為。" `9 b6 f! X) O, z
$ r. ^  [* V; @7 J0 g: f5 C: a2 ]3 c
如果我們再認真的想想,還會想到,難道需要這一輪額外巡查才能確認那4000幢舊樓是安全?50年樓齡這條界線亦只是行政上的方便而已,40年至50年樓齡之間的舊樓難道就毫無風險?為什麼政府不也順便巡查這些舊樓呢?% u9 N  T4 ]. i& N6 t0 |
公仔箱論壇3 V0 H& g) T) n! {$ L
解答上述問題,本應有一個最合理的答案,就是屋宇署定期巡查香港樓宇,沒有被認為不安全的樓宇就應該視為安全。這是重要的假設,也是社會賴以正常運作的假設。如果每天每時每刻都有大量市民擔心自己生活在不安全的樓宇之內,這個社會不會安寧。
, ^$ W$ n% E, i4 Z& O* ~5 a4 H1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k2 ?8 o( t) W* N& `, P8 u1 ~' d
遺憾的是,上述這個本來最合理的說法在慘劇發生後變得毫無說服力。剛倒塌的舊樓在不久前才經過政府所巡查,並沒有被視為危樓,只不過是有一些修葺的需要而已。人們對政府日常巡查工作的信心難免動搖。
  c/ U8 s' Y2 k4 {: U" e( @  b3 E" j3 T& Y( o
慘劇發生後,有人提及倒塌樓宇地舖的裝修工程可能影響樓宇結構,導致慘劇。在未有詳細調查結果前,這點純屬猜測。即使有上述可能性,上次政府巡查有關樓宇時,是否也有把地舖裝修工程考慮在內?當時巡查沒有發現大問題,是因為當時確實沒有大問題?還是問題不容易察覺?還是因為工作做得不夠好而沒有察覺到問題?
( v3 a" G& z8 d' Xtvb now,tvbnow,bttvb) S$ A7 |2 u- h
上述種種問題,只有留待一個詳細調查來解答。但上述種種問題是一個像香港這樣一個富裕又現代化社會所必須嚴正提出的。tvb now,tvbnow,bttvb3 }' c: U* M4 j/ ?2 [) q
tvb now,tvbnow,bttvb* e6 ], _$ l' D4 D. X7 w
一場慘劇,幾條人命,在一些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可能是司空見慣。但在香港,每一條人命都是寶貴。正如前所說,在香港,市民有權利期望自己是居住在安全的居所內。現在沒有什麼特別天災而發生多人喪生的塌樓事故,肯定是人禍。這正是一個富裕和現代社會所不能接受。' T+ |# f8 X3 B( ]
+ z3 n' a% V) Q5 ~& q
特首曾蔭權! E" G* ?8 B+ C' @
先生在慘劇當日,除了視察災場外亦探望災民,顯示他的團隊明白這是大事。我希望他們視此為大事,不是因為傳媒連篇累牘地報道,而是因為這次事件是超出一般香港市民價值觀所可能接受的範圍。
5.39.217.77:88981 d& A$ z, y* Q/ `*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R5 }9 H' m) ]+ c+ b+ N& H6 ?
在慘劇後立刻巡查50年以上樓齡的舊樓,以及善後安置受慘劇影響的居民,只是危機發生後短期應變所需的最低限度要求。它們不足以令到市民認為政府已經正視了事件。
: ^+ n: X6 B* `5 C  S$ Mtvb now,tvbnow,bttvb0 T' `/ W1 H$ Y+ }+ q1 y: F) \
樓宇保養監管制度 8 [1 |7 c& I0 i  l

4 l5 H3 P: O- B4 ]5 s政府和議會拖拉多年/ C* f% S  X, W5 U3 K6 L6 f% B
5.39.217.77:8898/ M" ~- q8 O0 B& p9 r
對香港樓宇的維修、保養以及相關的監管制度,在香港已討論了好一段日子,但只是到最近政府才提出強制驗樓和驗窗的立法。過去多年,政府和議會在這個問題上拖拖拉拉,其結果是極之令人失望。馬頭圍道慘劇發生後,是否能夠令到政府和議會對監管樓宇安全的工作給予恰當的重視,使有關制度走向現代富裕社會所需,是全港市民都注視。
' G, p& [* w4 J, A- I( E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 ~0 A! I# x9 e  O
毫無疑問,政府在議會內受到很多牽制。但從近期高鐵
- {, y+ {4 q" }8 r. E的撥款申請可見,政府及其在議會內的盟友,只要認為一件事重要,就有辦法在議會內通過法例或者撥款。

& M. U9 N4 X/ B, G- z( {公仔箱論壇
/ C% ^4 H- [+ _4 g7 r4 e; F: qtvb now,tvbnow,bttvb在議會內拉票是艱巨工作,政府不會事無大小都在議會內全力拉票。正因如此,政府在什麼問題上出大力做事,在什麼問題上顯然決心不大,市民很容易辨別。5.39.217.77:8898* R2 x2 V7 E# ~" t8 M% o
公仔箱論壇0 E4 O; g: _  y  m
政府認為高鐵很重要,不惜在強大的反對聲中強行闖關。社會上容或支持高鐵撥款的人是主流多數,但是否表示他們會欣賞政府強行闖關呢?2 }# p8 m  q4 q8 x! S9 a

* C$ d$ g! o0 V. u9 \& E4 T倒不一定。因為可能同一批市民會同樣希望政府果斷地處理屋宇維修和安全問題。高鐵撥款通過不久,港鐵
% }% V$ f+ x! g3 w5 x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 P9 J* P* w  W3 e0 J/ I
公司就柯士甸站上蓋招標,明顯地是利用高鐵效應,賺取最多的利潤。有了高鐵效應,地產發展商在西九龍、柯士甸站等一帶自然會以高價投地,然後蓋豪宅。這是畫面上的一半景象。

: i" Q- a' v* ?' ]3 j- K% T: f4 }2 d# D8 `
畫面上的另一半景象就是馬頭圍道一片殘破的舊樓、塌樓遺下的頹垣敗瓦、令人心酸的死者屍體、徬徨擔憂的貧苦住客……這一個畫面給予市民的強烈對照,不是一兩個民意調查的死硬數字所能代替。. p7 u7 P/ r* O6 [

% q+ w0 E6 c  i' M9 H3 _+ i從高鐵事件到馬頭圍道塌樓,政府必須深刻反思的,不單是如何溝通、如何諮詢的問題,而是管治的價值觀基礎是什麼,在政策優先次序上是否與民情同步。公仔箱論壇: m3 c5 @7 u- R( E) X

; o3 V) ?, m' B: B) F& Y, ]以民為本,並不單是以民意為本,其實更重要的是以民生為本。古往今來,這是顛撲不破的管治道理。& b1 Y% ~% p, W
% u) X. v$ \- j$ X$ K

; s5 T* Z1 Q5 p6 y/ J( V+ P3 f . v# e# H3 b' P, s% n- Z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_9 X! j9 \& V) s/ X$ h& g
公仔箱論壇/ [5 l5 Z  }6 Q% j: ]. Y
% A  L1 s& U: u  f, y1 k4 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