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港媒赤化三部曲:掌控編採權逼走異聲

《南華早報》和《成報》曾經各是香港英文報和中文報的第一大報。過去長期在《成報》撰寫專欄的香港資深評論人劉銳紹,因為觸犯中國禁忌,二○一二年三月下旬先是被竄改專欄內容,四月中旬,《成報》突以改版為由,直接停掉劉銳紹專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_1 q/ r" r) S% V
tvb now,tvbnow,bttvb+ v: U- M  }" Y& M
筆桿保政權 犯忌的一律消音
* c* I. j, ]6 r% A% M3 j! W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q0 |* w  P, s8 d, ^3 _
劉銳紹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在香港回歸之初,我對香港新聞自由的未來不是那麼悲觀,因為大陸想以香港的一國兩製做台灣的示範。但經過十五年,台灣人仍不信一國兩制,所以大陸也對香港失去耐性,所謂‘槍杆子里出政權,筆杆子里保政權’,北京政府始終是要透過媒體控制進行意識形態認同的新聞統戰,香港新聞自由的未來,是非常令人擔憂的。”tvb now,tvbnow,bttvb! P- U8 T% K2 h) ?4 u

# k/ k+ I* W9 d  ?3 `tvb now,tvbnow,bttvb前《南華早報》記者、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生黎穎詩受訪時表示,《南華早報》到後期,編輯台幾乎都是大陸人,早已不是以前的《南華早報》了。她難過地說,“我剛進去時,南早的資深記者教我要批判、要調查、要監督,但後來就不是了,那些資深記者都一個個走了。”之後大陸來的長官說,我們是“報導”新聞,有事情發生我們才報導,記者不可主動打電話去訪問,不可主動去調查,記者不能自己追新聞,因為這樣就是製造新聞,現在的南早都是大陸人或是沒有用的外國人在當家了。tvb now,tvbnow,bttvb/ t7 ?, l  @$ h* ]

% J/ Z" ?1 p+ W# ]. H5.39.217.77:8898黎穎詩說,在跑大陸新聞期間,只要寫到抵制共產黨的新聞,長官就說“你不懂國情”,到後來根本也不必批評到中共高層,一些無關政治的事,只要是對大陸的負面報導就不行,南早的中國中心主管就會把你的稿子丟掉,一直到最近,以前一位同事還告知,他只是要寫一則大陸的消費新聞,主管竟特別提醒他不能寫大陸人沒有品味,“大陸人已經把報社整個都控制了”。
" H% z: k) q' U/ G% h8 R2 J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_4 y% Z4 ]5 I& i+ G+ {
若批評中共 稿子鐵定被丟掉& I& X' \; Z; B! a" r# M

+ f3 P0 M) ]$ c" q* {tvb now,tvbnow,bttvb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中共不敢一步到位,要慢慢搞,慢慢調來調去。以《南華早報》為例,有一位中國版編輯林和立,對中共有所批判,常談有關中共高層鬥爭的問題,一九九九年到二千年時,香港特首董建華根本無法安定民心,人民對他的信任程度越來越低,香港人不信任他,所以中共就要遊說一幫有錢人支持董建華,林和立寫了這文章,當時南早老闆郭鶴年直接罵他胡說八道,就把他調去做副總編輯,明升暗降,最後仍被迫離開南早。杜耀明說,現在的南早很有象徵意義,就是先控制所有權,再控制編採權,透過相信的人去做總編輯,去當副總編輯,中間不聽話的人就把他趕走。浸會大學新聞系講師呂秉權不諱言地說,現在的南早已經變成“紅早”了。tvb now,tvbnow,bttvb$ _( o* B0 Q% N

1 Q& h( h' }5 g1 u  atvb now,tvbnow,bttvb杜耀明亦曾長期為《明報》固定專欄作者,但就因不符中共意旨,長期批判香港政府,專欄也被停掉了。杜耀明說,“我寫了五年半后,他們就說你是新聞系老師,不要談太多政治問題,沒多久,總編輯找我吃飯,喝了幾杯后就叫我去寫副刊,我堅持不寫,最後就把我請走了。”中共對不喜歡的意見,他都是慢慢處理,不會一步到位的趕走,社論先變,然後專欄變,最後連副刊的小文章都變。& W, t6 f8 F7 W" u+ W

1 f! Q% Q1 X1 v  D$ a/ f+ B! _外在壓力大 新聞人自我審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T3 u  B* L5 ^* u6 [3 [- T; w- W7 x
5.39.217.77:88985 w% ?( j  r) w2 p$ v) W
香港記協主席麥燕庭說,香港媒體風格的改變是一個拔河狀態,你來我往,端看你有沒有那個意志去保持新聞自由與新聞自主,香港媒體是從外在壓力變成內在自我審查,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星島日報》,初期該報記者還會來香港記協投訴被施壓等情事,但現在都不找了,不是因為施壓沒了,而是這些已經內化為自我審查了,但不能公開講。香港媒體自我審查越來越嚴重,從上到下都是這樣,資深記者走了,年輕記者更好被控制,新聞自主意識就在一次次退稿、一次次改稿的往來過程中,被消磨殆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