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競爭力優勢隱憂重重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昨日公布《2011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結果顯示,香港較去年上升一級,與美國并列第一,是歷來首次高踞榜首,而去年奪冠的新加坡則跌落第三位。競爭力排名奪冠,無疑是對香港的高度肯定,港府自然飲得杯落,大表歡迎,并表示會詳細研究報告建議,繼續增強競爭力。
+ `1 C6 [( |5 x3 f( X+ y* a5.39.217.77:8898 $ |% s. g# P3 ]* C4 l9 U1 S' V( Z
  香港《商報》時評認為,競爭力被權威機構評為全球第一,固然是喜事一樁,值得港人高興,可是亦切勿因此沖昏頭腦,盲目樂觀。須知道,這類研究報告并不少見,各有各的標準,各有各的計算方法,而且各機構對評估地區的了解也未必如想像中多,甚至有隔靴搔癢的情況出現,結論亦常有偏頗、值得質疑之處。所以,對榮登榜首的成績,宜姑妄觀之,反而應通過報告評估的角度,參考借鑒別人的眼光,審視自身強弱優劣,鞏固優勢,查找不足,不斷提升競爭力,為未來發展打更好基礎。
" b6 V8 R5 {+ ?4 M  s
' w' v- _6 K) m3 o6 e* w- j9 W  分析報告內容,在四項主要指標中,香港於“政府效能”及“企業效能”方面均高踞第一,“經濟表現”則位列第四,而“基建發展”成績較差,隻排第廿一名,明顯落後。不難發現,香港競爭力雖位列榜首,但隱憂重重,若不改善,隨時不進則退。
6 \4 i9 @)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7:8898) p3 c9 `6 Q. j/ _0 R; E7 k
  首先,在四項指標中,基建發展的排名最低,反映這是拖累香港競爭力的最弱一環,而且近年各項大型基建上馬的速度不斷減慢,發展停滯不前,比如西九文化區等,更是拖拉多年,久久未能上馬。而近期港珠澳大橋的環評報告風波,勢必影響未來數年香港的基建發展。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日表示,約70個工程項目受環評報告影響,須要叫停、重新檢視;而除早前的港珠澳大橋及沙中線外,另外6條公路工程亦受到牽連,估計工程完工時間及建造費用均受影響。相比鄰近地區,香港近年的基建發展遠落後於人,發展速度明顯有所不及。僅是今次的環評風波,香港基建競爭力恐怕就會大受影響。如何改善并補足薄弱環節,是提升香港競爭力的一大挑戰。5.39.217.77:88982 c1 K9 K7 Z2 g; @# X( k; a# \
5.39.217.77:88988 l/ z8 h9 S; L7 `. E$ i% \
  其次,香港的經濟表現雖位列第四,但經濟結構的深層次問題仍未解決,成為持續發展的阻礙。就目前而言,受惠於資產升值、熱錢流入帶動,香港經濟發展順境,惟經濟結構單一、抗風險力弱的問題一直未改,過分集中於金融、房地產等產業,一旦經濟潮流逆轉,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容易暴露。香港經濟轉型未果,影響經濟結構的穩定性,成為競爭力持續提升的重大障礙。如何推動六優等新產業的發展,為港經濟注入新動力,是維持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tvb now,tvbnow,bttvb2 Z6 G( K9 l4 _! P
4 M. U* J: h3 A2 R
  再者,在政府效能一環,香港雖高踞榜首,但報告評估與港人主觀印象存在巨大差距。近年來,日趨政治化的社會環境,導緻政府施政綁手綁腳,難有作為,施政效率為人詬病。如何減少社會爭拗,凝聚共識,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強化管治效能,亦是關系競爭力優勢的重點。公仔箱論壇2 F$ v+ I4 a- Y( r+ F+ L
5.39.217.77:88986 @; m+ r$ t/ u
  在在可見,不論是基建發展、經濟結構,還是政府效能,香港都隱憂重重,礙及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官民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集思廣益、齊心協力加以改進,才能保持競爭力冠軍之名而不墮。
IMD競爭力排名 港美同登榜首6 }9 y# B# c7 }: f2 }8 F
2011-05-19 5.39.217.77:8898" |1 j: q( U1 \" I9 Q
【明報專訊】香港首次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競爭力排行榜中稱霸,與美國齊齊名列第一,去年榜首的新加坡則跌至第3位。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訂,協助台灣上升2級至第6位,中國大陸則微升一級至第18位(見表)。
6 l' v0 V0 Q% `) |5 ?9 x9 |6 Ttvb now,tvbnow,bttvb
% |: H0 Y- s2 U. T7 P! Y8 T2 w1 t"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政府效率成國家競爭力關鍵tvb now,tvbnow,bttvb+ ]3 N* M$ c0 }0 O3 Y
IMD昨日發表《2011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報告書》,香港和美國取代了新加坡的榜首位置。 IMD世界競爭力中心主任賈瑞利(Stephane Garelli)說﹕「這是首次有兩個(國家及地區)齊登榜首,美國和香港!美國重奪它過往一直佔據的第一位,全因財經市場在衰退過後,復蘇得非常之好。」賈瑞利特別指出,政府效率在未來將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延遲政府改革將對經濟造成威脅。
# c# g6 n2 v  D" d$ N本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對香港首次奪得IMD全球競爭力排名首位表示歡迎,又認為香港相對全球很多經濟體系都有優勢,「貿易的開放,投資及商業的法規,穩健的財務,成熟的制度,運作良好的財經市場及國際級城市的形象,都是香港成功的重要基石」。今年香港在政府效率及商業效率均奪得第1位,經濟表現則排第4,基建較去年有改善排行21。發言人表示,財庫局會詳細分析IMD的報告,以保持及提升香港的競爭力。tvb now,tvbnow,bttvb% c! w& P' P( {  p
台灣繼去年大幅跳級後,今年再升2級至第6位。IMD世界競爭力中心副主任羅斯洛特(Suzanne Rosselet)認為ECFA簽訂後,台灣與中港的貿易增加,也提升了企業的信心,建議台灣未來必須進一步分散對外市場,吸引更多外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z  w6 b3 V* V

* n2 x" s0 s/ Z==================4 J. x- f: ~2 Q' H  W/ o
5.39.217.77:88987 i, o4 }$ d) L7 D+ Z& c
(星島日報)( M# z- b! A2 _5 c# }; y

; h  G. Y9 S. G' D7 K0 T港府表示,過去一年通脹攀升並非香港獨有,是亞洲國家同面對的挑戰,當局會繼續監察走勢。1 F* E% i0 F) C
5.39.217.77:88986 Y3 k4 ~1 Z- [) B  O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對香港可與美國並列世界競爭力榜首感高興,香港在物價分項排名下跌,但整個經濟表現排名仍高踞全球第四位;另一個內部經濟細項排名,更由第二十五位升至第十八位。
6 H4 [/ v/ |' I! B) \發言人指,香港通脹過去一年逐步攀升,是進口通脹及本地成本上升所致,由於國際市場食品及其他商品價格大幅飆升,在經濟高速增長下,令本地成本上升,通脹升溫並非香港獨有現象,亞洲很多迅速增長國家亦面對對高通脹壓力,大部分亞洲經濟體系在物價排名同現下跌。香港政府會密切監察通脹,特別是對低收入家庭影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