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Liao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6月19日 上午11:43
本報2012年6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特有亞種水鹿可能不只一種!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副教授朱有田為了
協助台灣鹿農建立水鹿族群DNA比對,連續幾年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陶塞溪流域採集水鹿排遺,從樣本呈現的資料,
顯示有一群DNA顯著不同於台灣其他地區的水鹿族群存在,這項發現很可能改變我們對台灣水鹿分類的認知。
來自鹿農的請求 提到發現台灣水鹿可能存在另一個亞種(或族群),原因居然來自於鹿農的請託。
台灣鹿茸產品來自繁殖圈養水鹿,吸引不少觀光客採購,根據政府統計,鹿茸加工產品一年具有約5億的經濟潛力,
但令鹿農不解的是,何以落入口袋的卻遠小於此數字?具有如此商機,卻只有少數由國內鹿農所得。
再加上,政府未來計劃開放紐西蘭鹿產品進口,對臺灣鹿產業衝擊勢必增大。
具備畜牧、生化、分子細胞生物學等訓練、研究背景的朱有田,2004年為了證明蘭嶼小耳豬是否來自台灣野豬的後代,
而展開與考古研究團隊合作的大門,當時,他必須從考古遺址出土的4、5000年前豬骨遺骸抽取DNA進行檢驗。
這個獨特的經驗,讓鹿農找上他,他們認為只要證明市面上有些產品是來自進口的鹿角切片,或許能提高台灣水鹿製品的價值,
因此請求朱有田協助辨認。
這次的委託,意外的讓朱有田再度以考古遺骸中的鹿科動物DNA,於2010年底確認墾丁社頂復育20年的梅花鹿是正港的台灣特有亞種。
尋鹿走山崖 遺傳研究需要的是豐富的資料庫(Data Base)供比對,以及鑑定技術。
為了完成鹿農請託,朱有田必須收集足夠的基本資料,於是他與台灣幾個在野外進行研究的團隊銜接合作,從全台北中南東收集台灣水鹿排遺,
透過DNA檢驗建立資料庫。
朱有田不但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翁國精、台灣師範大學王穎研究團隊等數個野外調查團隊協助收集水鹿排遺,
他自己的團隊也多次由實驗室走入野外;這兩年再加入台灣水鹿野外研究者林宗以,收集的樣本數量增加,資料庫更豐富。
這些排遺遍及南投縣仁愛鄉雙龍部落、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奇萊山區、陶塞溪、南湖大山、
玉山國家公園南二段、新康山區、大分山區、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等地。
八八風災之前採集的樣本就已發現,陶塞溪一帶的遺傳基因和其他地方不同,但八八風災之後道路中斷,有一段時間進不去,無法進一步印證,
一直到去(2011)年1月,才得以在陶塞溪中下游採得46個樣本,證明這項事實。
朱有田是以DNA分子時鐘理論,也就是假設特定的DNA序列會隨著演化而穩定進行突變,因此這些突變的DNA序列可以作為內建之生物時鐘,
記錄過去演化事件,分析粒線體(mt)DNA,得到雪霸和陶塞族群與中央山脈是兩組不同的基因組合,統計上差異的顯著性高達70%的支持度,
幾乎可以確定有亞種的存在。尚須形態上描述。
然而,以排遺所獲得的遺傳差異,無法確定形態的差異上是否足以區隔為另一亞種,尚待進一步釐清。
形態上可辨識的特徵,包括頭骨型態、毛色等,朱有田舉狗為例,黃金獵犬和拉不拉多犬即存在明顯的差異,可提供亞種存在更具體的指標。
從排遺DNA辨識到形態辨識,顯然需要更多的樣本。朱有田表示,今年暑假研究團隊將持續在太魯閣西邊、雪霸北邊採樣來釐清
兩個族群(或亞種)間的分布範圍與交界帶;台灣的樣本,也將與中國和東南亞、南亞水鹿的DNA進行比對,進一步了解其關聯性。
若確定亞種(或不同族群)存在,研究團隊也將發表正式論文,台灣水鹿在台灣的另一個特有亞種(或族群)可望列入物種名單,
並讓台灣水鹿的保育目標進展到不同層級,這對在台灣野生動物保育史上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