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o) \8 k; ^! g. o( {tvb now,tvbnow,bttvb出乎意料地,新聞部中人並不同意。Alex 直言,他在新聞部工作期間,絕少感受到政治審查的無形之手。負責把關的採主、編輯,甚至很少插手記者的新聞故事。「佢哋好懶,好多時覺得有就 OK 。」他舉例說,「譬如今年六四25周年,有同事喺北京採訪,做咗個一連幾日的特輯,喺新聞時段播放。都係照出,無乜特別。」筆者立即在 YouTube 重溫他口中的六四專題,發現所言非虛——亞視新聞確實不如大家所想般「河蟹」。 2 j/ D' c' }2 ? M; }; v公仔箱論壇對於審查,Samantha 的觀察,更加透徹。在她看來,這幾年,亞視新聞部的環境甚至稱得上「自由」。筆者想,這也許跟亞視江河日下的影響力有關。然而,有關《六點鐘新聞》內容偏頗的投訴,依然偶有出現。tvb now,tvbnow,bttvb8 x, o9 C( e, U$ ?9 T9 N
9 K5 C! K: O5 @6 D5 H) O& \2 [9 ^& C
Samantha 有以下分析:「其實都係睇那段新聞的配搭,極左的採主加極左的記者,就會出一些好紅的稿囉。但都有黃絲帶同事會堅持自己立場,話『如果你要咁(改我的稿),就唔好要我做』。」沒有處分,沒有算賬嗎?我問。「無喎,所以我唔覺得新聞部係外間所諗咁紅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z- d, A8 z6 C! j
7 ~- z( p! @) i干預5.39.217.77:88982 q W& o5 s' @8 W1 S {; a: A
$ _( L" ]# X- }8 |' @* U5 K" x
採訪期間,筆者跟不少亞視記者談過,他們當中有的十分敢言(但不願開名),也有的吐糟一輪,又覺得題材敏感,著我刪去。無論取態如何,對於審查,大部分人都抱持相近的說法,就是問題不算嚴重,起碼沒大家想像中那樣壞。其中一個受訪者甚至說,「TVB 嚴重得多啦,你睇下阿花哥(袁志偉)!」 ( e5 b3 k4 V0 Etvb now,tvbnow,bttvb # o# e8 H% [6 i, u9 z公仔箱論壇話雖如此。亞視新聞部縱然少有出現「拳打腳踢」式赤裸審查,但從上而來的老闆干預,卻始終是揮之不去的陰影。Samantha 慨嘆,王征的存在,平白為新聞部增添工作負擔,「多咗好多門面嘢啦!有時老細去大陸考察,要嘥一個記者、一隊 crew 跟住佢,一定要出三十秒,要有佢個樣。」她指出,有關於老闆的「新聞」,他們必須在 assignment list 上打三粒星,註明非常重要。「例如好多年前,黃炳均去酒莊睇葡萄酒,咁就要搵隊 crew 跟佢返大陸,仲要夾硬加少少有 news value 嘅嘢,話嗰度經濟發展,希望大家可以促進合作,咁囉!」情節荒誕,Samantha 說完自己也憋不住笑。) h( i+ J/ j. A7 T8 x
9 \$ A9 v+ Q; }% u# p5 ^& G6 E3 ]tvb now,tvbnow,bttvb但這還未算最大的弊端。在 Samantha 眼中,亞視新聞之所以淪落至如此田地,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政治審查,也不限於老闆干預,而是昔日認真製作新聞的風氣,今天蕩然無存。現時人在新聞部的她,批評起來,全不留手:「現在的新聞,完全唔『新』,亦唔準確,資料出錯亦唔緊張……(員工)對新聞欠缺執著、熱誠同承擔,重量不重質,砌好個 cast 就算。」她的連珠炮發,一針見血。 0 X: f/ }: P! C公仔箱論壇 * M3 I, _) a9 i9 M W: q求其# U% j$ N. X' H: l: q8 q. N" j4 E2 l
公仔箱論壇3 T% F( B ?" z! O k
當年與今日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2013年中,主管新聞部的唐德全離開亞視,由前《大公報》執行總編輯、也就是《ATV 焦點》寫手雷競斌接掌,結果導致大量資深採訪主任、前線記者相繼離巢。新加入的採主多經驗不足、質素參差。Samantha 對比今昔,感受極深,「我剛入來的時候,佢哋(採主們)對質素的要求好嚴謹,會話比我聽今日要開咩角度,你報十樣嘢比佢聽,佢會話我知要呢個呢個,然後你自己執自己搞。」但新來的採主則不然,「佢哋經驗比較少啦,或者唔係好識做新聞啦,唔會同你講要做啲咩,總知你去呢單嘢,然後死隻故仔返嚟,就係咁。」非不為,實不能也。「有採主甚至要叫返個記者幫佢執稿囉!」tvb now,tvbnow,bttvb+ x, r$ z% x( t7 ~: M+ K
* {9 L2 ^! o- a- `公仔箱論壇上層採主缺乏方向,下層記者自然無所適從。Samantha 以佔中新聞為例解說,「譬如第三十日同第六十日發生的事情係一樣,但唔同記者去做故仔,出嘅嘢會完全唔同。」結果,同是報道表面風平浪靜的一天,有的記者輕描淡寫,馬虎了事;有的記者努力挖料,採訪感性人情故事;立場親中的,則努力將示威者描繪為挑起事端的一群。各種立場,竟然一同過關,「但明明以前係採主話我聽,要寫啲咩架嘛!應該要係咁啦。」; [0 m) U/ _8 s
" b( v% y5 w/ J/ w: a公仔箱論壇把關不力,還有何後果?「好多新入職的同事,無採主教佢點樣寫稿。無人教,寫的稿就三尖八角。」Samantha 有點氣憤。「我不評論他們寫得好唔好,但有時實在不認同那些角度、用字,甚至不認為嗰隻故仔值得出街囉。」變了質的,還有新聞的專業。「以前一錯就比人鬧到上火星嘛,對準確度好執著,依家他們會話,『你錯咗咪改返個字幕囉!』『錯咗你下個 cast 咪改返佢囉!』」風氣既改,近年亞視新聞出錯連連,恐怕不是沒有原因。 ) z. A! r& A: r- I3 |5.39.217.77:8898 1 y6 T+ b3 b' T3 \) n S公仔箱論壇缺錢tvb now,tvbnow,bttvb: g z/ t. m+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