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u2 @' _& ~- t3 t7 ~. K! Otvb now,tvbnow,bttvb1945年的第九交響曲在蘇維埃最高統帥Stalin心目中,本應是對他歌功頌德的抗戰勝利頌讚,他甚至聽到傳言這首合唱交響曲將會與 Beethoven的第九同樣名留青史。殊不知Shostakovich 用了輕如室樂的配器,風趣幽默如Haydn的第一樂章令Stalin聽來更覺得是諷刺。公仔箱論壇6 ?1 W2 `1 `% B' F+ J7 a' S" s
tvb now,tvbnow,bttvb1 d( L! j. U% C3 _7 u
- v1 N. b3 `/ ]$ _委曲與抗衡公仔箱論壇" P4 A1 e) G @' V+ r9 O+ B4 z5 k
5.39.217.77:88980 \. r+ R: [: R8 j) s+ j+ c! @
1948年 Shostakovich第二次被點名批判(同時還有Prokofiev、Myaskovsky、Khachaturian和Kabalevsky),褫奪一切特權,津貼撤銷,終止教職,還要公開悔過。猶幸 Shostakovich在美國有了知名度,政府未敢公然迫害,而且Shostakovich也知情識趣地繼續為官方電影寫配樂,甚至委曲求存寫了清唱劇 Song of theForests,歌頌 Stalin 為偉大的園藝工人。與此同時,內心矛盾交煎的Shostakovich 仍然秉著藝術良知創作了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聯篇歌曲 From Jewish FolkPoetry,為蘇聯戰後排猶政策下被壓迫的猶太人抱不平,這些作品要等到 Stalin死後才能公演。 7 Z7 T2 @+ t, `0 ]4 V K1 D公仔箱論壇 9 b+ c& w$ R. @1 _5 y R公仔箱論壇1953年Stalin逝世,Shostakovich寫成第十交響曲,與上一首交響曲相隔了八年,樂曲呼吸着自由的空氣,萬物在新翻的土壤茁長新芽,陰霾驅散,青天耀眼,粗暴狂野的第二樂章狹義上是Stalin的畫像,廣義上是人權與惡勢力抗衡,正義的勝利在終章裏得到伸張。 1 R( H) V0 h& |8 D; f7 q V5 k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T1 Y$ q' r- f
# q. z4 G/ \9 x8 _* N+ B*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民抗命交響曲 5 `5 _1 D# x- M公仔箱論壇 4 ~( S, v+ c- G, X e B. \公仔箱論壇令 Shostakovich真正獲得平反的是1957年的第十一交響曲,標題《1905年》,是指俄國最慘痛的歷史教訓 「血腥星期日」:和平請願的民眾巡行到聖彼德堡冬宮向沙皇訴求,被腐敗無能的將領下令鐵騎屠殺驅趕,促成了日後的暴力革命。這首史詩式的交響曲四個樂章一氣呵成,描繪力極度震撼,因而被稱為「毋須電影的電影配樂」,Shostakovich亦憑此獲得 Lenin Prize。在所有交響曲裏,這是最直接,最易明白的音樂語言,而且巧妙地穿插了許多俄國民謠及當年的革命歌曲。5.39.217.77:8898" c9 @7 f% m4 f( @
/ l) y/ k0 m4 d/ V7 P1 c # p i8 X/ |# Q7 ~3 E z7 k% j; c公仔箱論壇官方喉舌反政府tvb now,tvbnow,bttvb6 c' `$ [7 r! }; _
5.39.217.77:8898 z9 z: @9 d3 m1 n0 z
1960年政府高姿態收買(實情是要脅)Shostakovich加入共產黨,委任他為作曲家聯盟總書記,捧為官方喉舌。1961年的第十二交響曲《1917年》紀念革命成功,向 Lenin致敬。1962年Shostakovich再次挑戰當局的反猶太政策,寫成第十三交響曲 《BabiYar》,配以男低音及合唱團,悼念二次大戰期間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納粹大屠殺死難者。 " ~! h& m/ d5 d" W5.39.217.77:8898 9 u3 X5 u1 U) v: A, ~, h/ l ?此後幾年,Shostakovich不斷為被政治迫害的藝術家和詩人抗辯,同時他的健康亦開始退化,晚期的弦樂四重奏和1969年的第十四交響曲都滲入了死亡的訊息和不協和弦。1971年的第十五交響曲充斥着對立的主題,有借自Beethoven、Rossini 和 Wagner的旋律和他的前作,加上墓誌鉻般的第二樂章,恰如其份成了Shostakovich最後的交響曲。6 f8 A0 M2 X) ]0 h1 H
tvb now,tvbnow,bttvb8 k- V2 a6 C8 l3 b2 k# V8 D
tvb now,tvbnow,bttvb0 P- E7 w3 w* t! I! f* S
時代使命,民主輓歌' M. C6 H/ r+ S7 m, y. P) c! S
' I" k- p3 n- j/ h+ r3 {
如果不是在那個年代,不是在那個國度,便不會有 Shostakovich這樣的交響曲。兩次世界大戰,一次內戰,兩次革命,還加上大獨裁者的政治大清洗,與及蘇聯戰後的種族迫害與霸權擴張,令肩負時代使命的Shostakovich交響曲更添迂廻曲折,亦憑空架構重疊出無窮的詮釋空間,就連第十一交響《1905年》也有人 (包括 Kondrashin) 解讀為借古諷今,暗喻1956年蘇聯鎮壓匈牙利革命。可以肯定的是,第十四交響曲確是Shostakovich 對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搗碎布拉格之春民主改革的回應,由女高音、男低音、弦樂團與敲擊樂演出,以十一段俄國詩作為歌詞,賦成一篇民主輓歌。tvb now,tvbnow,bttvb6 z, R7 v& O8 ^5 I0 e$ w0 A7 L9 W g
公仔箱論壇2 [" n1 q+ U3 K
$ t0 l6 G! |9 r$ `" a3 x
推薦錄音:5.39.217.77:88981 r3 K/ \! ^* C6 c, u.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