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復辟浪潮 許知遠
& u/ V' o7 O8 x/ Z% M! v: H( Q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p0 o3 ]: h9 w' @7 [
公仔箱論壇& z) W: ^+ L0 {! Z q
就像當年復辟拿破崙帝國和斯大林形象,如今中國一些人借來了毛澤東,要假戲真演。tvb now,tvbnow,bttvb4 `# _+ M: Z" E1 g0 x( X
, [: V2 S) e' T
幾個月前的一天,我住在河北的一間招待所裏。這招待所氣氛冷清,床單不潔,卻有著響亮名字與光輝的歷史——行宮賓館。它位於易縣的梁各莊,距離北京一百二十公里,自十八世紀中葉以來,它是清王朝的行宮之一,皇帝因祭奠先祖下榻此處,而光緒的屍體在此停放了四年。+ h5 [9 t: [& ?. s$ B
" @' h" a, m* V1 T/ J7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白天,我參觀了皇帝們的陵墓,雍正、嘉慶、道光、光緒都安葬於此。陵墓的規模與考究,象徵了清王朝的興衰。不過,這些榮耀都已散去,死亡只是新興旅遊業一部分,沒什麼再令人敬畏,一切都是可以兜售的。在陵區外的空地上,小攤主們兜售粗製濫造的暢銷書,從雍正的帝王術到毛澤東的權力哲學,慈禧太后與江青的傳記緊臨,封面上都是一層薄薄的塵土。在這個國家,絕對的權力所造就的誘惑,從沒消退。1 [# ^8 Z7 ~% ]* S6 ~
公仔箱論壇! A Z# {: L) V- ?
夜晚,我在賓館的房間裏看電視,北京台正在舉辦一場關於「黨性」的建設的演講大賽。一群穿西裝、套裙的年輕人,他們是村幹部、國企的政工幹部、公務員,他們都端莊、時髦、慷慨激昂,語言形式與內容卻讓我想起了少年時的政治課本,長長的排比、洋溢的熱情、固定的比喻,卻空無一物,也毫無邏輯。你也很難相信,他們所說的與他們的真實想法有著關聯。這是一場表演,他們表演自己的忠誠,觀眾表演自己的掌聲。公仔箱論壇$ A* Z1 ]- V n& W3 w
0 ?$ ~, W+ N. P0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突然意識到,從重慶開始的那場意識形態運動終於蔓延到北京了。三年前,我最初聽到了重慶的唱紅歌、講革命故事、發紅色短信的活動時,它就像是一個笑料。
8 [: R. e, N u! r6 }! u' t, w
$ {/ I5 O% p% y$ l; o他們聲稱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卻忘記了馬克思那著名的論述。在關於路易.波拿巴的文章中,他寫道:「黑格爾在某個地方說過,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他忘記補充一點: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鬧劇出現。」披著拿破崙的名字的榮耀,路易.波拿巴想復辟昔日的帝國。支持他的不僅是個人的野心,也有法國社會的躁動與慌亂——法國人擔心陷入無政府狀態之下,轉而相信「拿破崙神話」,支持他的侄子上台。% @& z' t1 D2 r- [0 J
. S. t& r2 U$ T& O而此刻的中國,另一群人則借來了毛澤東,還偽造一個他代表的時代精神——一個更公正、更少腐敗、反官僚的時代。三年來,假戲似乎成真,「打黑」加劇「唱紅」的吸引力,它也不僅局限在一個城市,而是蔓延到更廣闊的地區。將軍後代合唱團們在全國各地巡演,各省的代表團紛紛前往重慶朝覲,不同的城市也展開了自己的唱紅的活動,一群知識分子加入了喝采的行列,為這新模式賦予理論價值。而毛澤東另一些氣質也得以重新湧現,學生再度告發課堂上的教師,一些縣城舉辦了公審大會,黨化教育盛行。
+ d4 G- V2 z, M7 B/ B/ H1 q公仔箱論壇# v2 o: L7 A6 Q" j7 m$ w- A: y
鬧劇真的要變成另一幕正劇了嗎?最初,誰都聽得出「唱紅」背後的權力之爭,倡導者要表明,誰才是這個國家的真正繼承人,歌聲有多麼嘹亮,黨內鬥爭得就多麼激烈。但接下來,它似乎變成了一致的聲音。高級領導人們,不管他們的利益爭奪多麼劇烈,都在肯定這項嘗試。似乎在社會矛盾不斷惡化,經濟增長難以維繫,意識形態早已破產之後,這股可疑的懷舊浪潮能給予他們新的力量,用以安撫大眾情緒,在黨內結成短暫的聯盟,最大程度地延續權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e! N! I: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J* T( {) a( o, Z: b' T3 ^
試圖還魂的殭屍,終究還是殭屍。路易.波拿巴從未恢復起法蘭西帝國的榮耀,那些把他推向權力中心的人很快發現,他們迎來的是一個膨脹而虛弱的統治者,無力地在帝國與共和之間搖擺。類似的復辟也出現在蘇聯勃列日涅夫年代,他試圖重塑斯大林的偶像形象,加強社會控制。但在虛驕與表面穩定的十八年後,是突然性的崩潰,是勃列日涅夫的無能,而非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才是葬送蘇聯帝國的更根本動力。
) T, @8 j2 C/ Q/ C4 y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I* i' o. h. S( V1 j$ v a5 |
復辟者們總以為自己可以輕易地玩弄歷史,最終迎來的卻是歷史的羞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