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家長外出打工 生源逐年減少 教師漸漸分流 三位老師留守學校 等不來一個學生報到

家長外出打工 生源逐年減少教師漸漸分流 三位老師留守學校 等不來一個學生報到tvb now,tvbnow,bttvb1 C) n* g9 g2 w/ G  g: H7 V

+ f/ l5 [. |5 s% Q/ X0 p$ E7 B
8 c  r- V9 [2 g2 D" l
* B1 S. G8 l$ A2 i% S- z: K

/ ~# F! M2 m$ ~+ m, T6 {
公仔箱論壇7 k7 l$ S$ S8 Y8 T
秋季新學期開學已過半月,有着87年歷史的重慶雲陽縣全心小學,沒能等來一名學生。漫步校園,望着空蕩蕩的教室,54歲的老師龍青海有些失落。他說,他見證了這所學校的興盛和暗淡。曾經這裏有12位教師和500多名學生,還曾被當局評為農村義務教育標桿,但最近幾年,生源逐年減少,老師或分流或退休。
8 |+ \( y7 n2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B+ w# K& i6 W; D% t4 @% W4 |; C
去年冬天,最後一名孩童離開學校後,再也沒有一個學生前來就讀,如今,只剩下龍青海、萬明發、方紹華三位老師,孤獨守望着空落落的校園。雲陽縣教委辦公室工作人員楊興祥109日稱,導致這一現狀有多種因素:城鎮化建設推進、村民外出務工將孩子帶在身邊就讀當地學校、教師老齡化等。/ u0 \. B  ~) j% w) J( K+ h% e) w

! ]* Q( K- D  c6 n) U& c$ X5.39.217.77:8898
據介紹,為徹底解決有學校卻無人上學的尷尬局面,該縣教育部門正着手改善學校環境,提高教師素質等舉措,保證適齡兒童就近入學。「我們願繼續教書育人,哪怕有一個學生也要教下去。」龍青海、方紹華、萬明發三名老師表達了同一願望。

5 L% V2 F" G# n) i公仔箱論壇
) ?* M6 \7 V; q2 e/ l/ ^無書可教 拔草聊天; X& d  H2 Z* J7 {" P; e
5.39.217.77:8898" \1 o5 ?& M) |5 p
如今,每天早上,吃過早餐,龍青海照例像往常一樣匆匆趕往學校,與萬明發、方紹華兩位老師匯合。簡單分工後,三人開始分頭巡邏學校教室、操場和宿舍樓等。而後,他們回到辦公室,開始看報紙、練書法。澎湃新聞報道,有時候,看着荒草蔓生,三位老師就一起拔草;有時候,實在無事可做,三人就坐在學校石梯上,默默地抽煙,或者聊聊天。
5 h" H' X* v; ]1 `7 n+ C7 b$ j1 ]
「這樣的日子,持續好長一段時間了。」龍青海說,雖然沒有學生上課,但3名老師還是嚴格按照作息時間上下班。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8點半上班,下午5點下班。偶爾有附近村民邀請他們外出逛街或打牌,他們都會婉言謝絕。
  o6 h- i6 j) L0 |- d9 H/ w/ Y

( ~, v: M* d2 `8 W/ N0 W' g; a8 S0 e昔日校園 已變菜園tvb now,tvbnow,bttvb' J0 S2 \7 Y8 B9 }9 e
* X; l* h+ Y2 T2 {+ ]' }( s9 n
全心小學位於重慶雲陽縣鳳鳴鎮陳園村,距縣城25公里,屬典型的農村小學。澎湃新聞走訪發現,學校佔地約八畝,綠樹成蔭,教室、操場、辦公室等教學設施齊全。操場上長滿荒草,教師宿舍樓下的兩塊空地,已被開闢成了菜園。進出學校的大門已經上鎖,上方「全心小學」四個字中的「心」字已經脫落,附近村民將稻草堆積在了大門外的台階上。如今,進出校園需經旁邊另一鐵門。
0 {0 q+ X0 S2 k0 k: y-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8 l( ^" Z% w% ~) P" D$ ~tvb now,tvbnow,bttvb
龍青海稱,他每天上班時將鐵門打開,下班後將鐵門鎖上,給人的感覺是學校還在正常運行。「這也是給留守在學校的三位老師心理上一個安慰。」走進學校辦公室,課程表、作息時間表還張貼在牆壁上,上課用的三角尺等教具還整齊地掛在牆角。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寺廟改建而成 走過近百年歲月
7 }/ ^# A" B* _, Z" r# h5.39.217.77:8898
2 }: K) Y& e0 @5 i& d  J+ _全心小學始建於1928年,歷史悠久,由當年的一座寺廟改建而成。2002年,龍青海從附近的雙桂小學調來全心小學時,正逢學校生源高峰期。從幼稚園到六年級,有七個班,最多時有學生520名,教師12名。公仔箱論壇4 g) F1 h7 M! X3 b0 A
公仔箱論壇) f* X( d! i2 v  R& |% ~
53歲的方紹華介紹,由於生源和教師品質均走在前列,全心小學曾一度被雲陽縣政府列為農村義務教育的標桿。但好景不長,自2009年起生源越來越少,班級開始減少。
5.39.217.77:8898  C+ D& @/ f: I" Y
8 \: A, B( t  D8 V+ A/ b
老師們也因此加入了分流和退休隊伍中。方紹華回憶,最多的時候,一年裏有3位老師退休。直到2012年,學校僅剩下龍青海、方紹華和萬明發三位老師。由於人少,三位老師分工合作,包攬了語文、數學、美術、音樂、體育等所有課程。做飯、清潔、維修等學校事務,也一應全包。20146月,8名六年級學生順利畢業。

$ S$ ^# f2 J$ [tvb now,tvbnow,bttvb- v7 s: @  w8 e5 P/ X9 u8 p1 E/ L
「原以為新學期會有新生前來報到,結果失望了。」方紹華稱,201491日開學時,還沒有一個新生前來。直到9月底,3歲男童張慶林才被外婆送進了全心小學上幼兒班。龍青海等3名老師如獲至寶,立即進行了分工:方紹華教語文、龍青海教數學、萬明發教美術。
  {9 `! ?: t- ~) ~( w
9 ?# r* a) \' M( g' N! f0 h4 [. C3 P
「我們三人每天圍着孩子轉,像對待自己的孫子一樣愛護他。」方紹華說,他們給張慶林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打算讓他在四年級時讀完全部小學課本,如有必要,還給孩子上一些初中課程。遺憾的是,半學期後,儘管三位老師極力挽留,孩子的父母還是將其接回了湖北老家。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一個學生來到全心小學。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本帖最後由 serrurier 於 2015-10-12 10:17 PM 編輯 ' g  q% m+ @: K$ g, L9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N( q! H+ O: a% F( `, ?
教了一輩子書 突然沒課可上
/ Q' o. g4 {: o公仔箱論壇
3 L3 H; n8 v7 k  d公仔箱論壇教了一輩子的書,突然沒課上了,老師們心裏感覺很失落,連做夢都在給孩子們上課,腦子裏經常浮現孩子們在學校裏成群追逐、嬉笑打鬧的場景。tvb now,tvbnow,bttvb/ d7 I2 M" p9 s2 z# T7 _% Q/ q3 ?6 Y

4 J1 |+ R. {& G; a1 h5 X. G公仔箱論壇
「那時候,學生多,經常改作業到深夜。」龍青海稱,而這一切,都成了回憶。「校園空蕩蕩的,心裏也空蕩蕩的。」龍青海說,尤其是今年教師節,一點氛圍都沒有,倍感淒涼。因為沒有生源,上級部門要求留守在學校,等候招生。他很擔心,如果一直招不到學生怎麼辦?不可能一直守在學校裏,成天沒事幹,大家覺得對不起國家每月發放的工資。「我們願繼續教書育人,哪怕有一個學生也要教下去。」
tvb now,tvbnow,bttvb$ N3 g( R/ B: x  C0 o! \
公仔箱論壇" H: v  k5 e7 h) u
沒有學生前來學校報名,是沒有生源,還是另有原因?方紹華介紹,學校所在轄區不是沒有生源,而是家長不願意將孩子送到學校來。從2012年以來,留守全心小學的三名老師都會利用周末或假期,走鄉串戶上門「家訪」,並四處張貼招生廣告,但這些努力都沒有用。

: b4 u- k6 P$ ]/ f4 |tvb now,tvbnow,bttvb" y0 G/ H6 ~& D/ X
全心小學所在的陳園村有村民3000多人,每年適齡上學兒童並不少,該校毗鄰新農村聚居區,孩子們過條馬路就可以到學校。但是,家長們還是將孩子送到了幾公里外的院莊中心校,有些家長甚至租房子陪讀。
- ^3 Q: \- i* @

2 Y/ @4 Q+ z" b8 S* K! z; e9 z( X+ k% r
家長們為何捨近求遠?當地多名受訪家長反映,因為留守在全心小學的三位老師年齡較大,知識結構老化;加之學生少,孩子缺少玩伴。而院莊中心校無論硬件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強很多,跟縣城裏的學校相差不遠。為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捨近求遠,也是無奈之舉。

6 m# l$ g! z3 f- A; g  F6 i6 z9 ?
6 g) ]. l" k0 ?
對家長們的這一說法,龍青海、方紹華等三位老師均表示認同。方紹華稱,家長們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讓孩子接受優質教育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他認為,留守全心小學的三位老師除年齡較大外,在教學經驗方面並不差。
5.39.217.77:8898$ e% `0 W5 c& D& ~; ^

5 P* g* Z1 s) W7 {1 Jtvb now,tvbnow,bttvb
留守全心小學的三位老師從教多年,經驗豐富:龍青海,54歲,從教36年,函授大專文化,小學一級教師資格;方紹華,53歲,中師畢業,從教33年,小學高級教師;萬明發,52歲,從教35年,高級技工。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學校尚存 學生難再! y; W. Q8 t, z
5.39.217.77:8898/ f0 J- d7 T  E- v! r
# x# h4 o0 |0 Y* h6 U3 I
學校尚存,學生難再。是甚麼原因導致這一尷尬局面?109日,雲陽縣教委辦公室工作人員楊興祥說,導致這一現狀的因素有多種:隨着城鎮化建設的推進,許多家庭到中心集鎮或縣城裏買房,子女就隨遷到集鎮或縣城學校就讀;大量民工外出務工,他們把孩子帶在身邊就讀當地學校;家長追求優質教育的意識不斷增強,有的家長寧願到集鎮或縣城租房也要將孩子轉到較為大型的學校就讀。
, g. D8 R6 n3 j0 z* Ptvb now,tvbnow,bttvb' ?' u+ D+ l& w* J  \
此外,農村生育高峰期已過,人口自然減少、教師老齡化,知識結構陳舊等,也是生源減少的原因。因上述原因導致生源困難的不僅僅是地處農村的全心小學,位於場鎮上、條件稍好的院莊中心校也同樣不能「倖免」。院莊中心校校長王勇介紹,目前,該校承擔轄區陳園村、上游村、長城村、雙桂村等6個村及1個社區適齡兒童的小學義務教育。2011年,學校有學生800多名,但近年來學生遷移現象越來越嚴重。今年,全校僅有學生665人。
公仔箱論壇1 h6 M7 \" K7 x( T# R$ V
5.39.217.77:88984 [! R. ^0 ?3 i; _$ d6 t
「有些孩子被家長轉移到條件更好的地方讀書去了。」王勇稱,生源減少,教師隊伍也面臨老齡化。目前,該校有教職員工58人,老中青搭配。據初步統計,2016年至2019年,短短三年間裏,該校將面臨10名老師退休。據介紹,受生源影響,目前,轄區五同小學、雙桂小學、茶耳小學、全心小學四所村校處於暫停辦學狀態,除全心小學有三名老師留守學校等待招生外,其他三所小學老師均進行了分流。
公仔箱論壇2 ]* e+ m& b5 p) a%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9 \/ {3 a/ E, K
針對留守全心小學的老師無課可上的尷尬現狀,王勇稱,接下來,中心校將對龍青海、方紹華、萬明發三名老師工作進行統籌安排。目前的計劃是,三名老師繼續留守學校,每周兩次輪流到中心校走教聽課,每次兩人,另一人留校值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若無「麻雀學校」 求學之路更難
! Y9 j, |' o2 Q, }! xtvb now,tvbnow,bttvb
* R- T3 j5 ~3 d  z! V* u/ G4 T' y; [

/ {: E$ G, u/ stvb now,tvbnow,bttvb
% _' d1 v2 H/ l) ^% m, x# b6 P6 dtvb now,tvbnow,bttvb

" {& z/ }! a* F缺老師、少學生,有的甚至沒有固定的校舍,這是很多農村教學點的真實寫照。複式教學、全科任職、身兼數職、收入微薄對於教學點的教師而言亦是常態。即便如此,受訪教師也一致認為,村小必須堅守。一位老師說:「有人嫌學校條件差、老師年齡大,但在農村,沒有這些『麻雀學校』,娃娃們的求學路會更加艱難。」公仔箱論壇9 t$ |; m4 R* Q$ f

# D1 [; Q3 D" i! K
全心小學與新農村建設居民點相鄰,轄區今後兩年將有適齡兒童就讀小學一年級,家長也表達了把孩子送全心小學讀書的願望。因此,學校只要有適齡兒童前來讀書,立即恢復辦學功能。如果一直沒有學生報到怎麼辦?王勇強調,即使只有一名學生,也要上課。如果2016年仍無學生前來報到讀書,將調整龍青海等三名教師到中心校工作,但身分仍保留在全心小學。
$ s) T0 q( ?7 J/ F0 p2 d3 w

2 o7 K! O. Q0 C4 X! ]/ n1 l5 u公仔箱論壇
楊興祥說,2011年,該縣有村校226所,學生8572人;2015年,村校138所,學生3358人。近年來,確實存在因鄉村教師年齡較大、知識結構老化等問題,導致部分村校學生遷移。為徹底解決上述尷尬局面,該縣教育部門正着手實施改善學校環境,提高教師素質等舉措,保證適齡兒童就近入學。
公仔箱論壇- N4 p; D9 I* m# |( ^; r: w% C

6 N% J- G! G. Q7 l7 M: Otvb now,tvbnow,bttvb
全心小學面臨的問題,遠非個案。據人民網消息,隨着中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逐年增加、農村人口出生率持續降低,農村學齡人口不斷下降,各地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進行了布局調整和撤併,2002—2012年中國平均每年減少農村小學2萬所。
5.39.217.77:8898/ w$ F* V( J% c/ z  r7 \+ m; L& x4 Q

/ ~4 Q& n# v0 ^# J" ]0 T5.39.217.77:8898
2012年,教育部發文要求堅決制止盲目撤併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儘管減少趨勢有所放緩,但2013年依然有14959所農村小學未能逃脫撤併的命運。
' c4 [$ N2 i; @+ I- o0 T3 u/ q
1 Z0 n5 ~+ a$ A3 O. U, U- U. n; t9 F
《半月談》雜誌近期採訪了多個省份的農村教學點。這些散落在大山深處的學校,在生源不斷衰減中選擇了堅守。留守學校所面臨的困難大同小異,但每所學校都有一段屬於自己、或暖心或無奈的故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這些故事所折射出的問題,發人深省。
tvb now,tvbnow,bttvb; b' Z& O2 A. U3 f3 }; D

" [7 \; z  D) Z$ X0 ?7 t/ p/ Ltvb now,tvbnow,bttvb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地處大別山腹地。站在縣城舉目四望,綿延的青山深處隱藏着無數村落,居住分散,山道難行。當地人說:無論村落多偏僻,只要山溝溝裏看得到飄揚的五星紅旗,就一定有村小。全縣171所村小「鑲嵌」在山溝、山腰乃至山頂,以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
5.39.217.77:8898& D3 F- _4 a/ y; o, c2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4 v& a' s/ w9 _6 Z7 Z! s
「一個都不能少」,不僅是教師的一種責任感,而且是鄉土社會的需要。如今,村小的逐漸衰落,加上人口流動、城鎮化推進等因素,在瓦解傳統農村社會的同時,也使得生源自下而上流動,進而促成了當前「村空、鄉弱、城滿」的教育格局:農村學校發展陷入停滯,而在生源密集流入的地方,大班額、巨型校愈發常見,寄宿、陪讀等也不斷加重著農村孩子上學的負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