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敏: 淡泊無求不等於無心( v( Y9 ~: w. g6 n2 ?6 D
- o9 x, P* K: Q2 u# ]( ], q/ o6 c$ w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u; `3 W' p% F" b. i
周武王滅商後兩年便去世,兒子成王尚年幼,武王的同母弟周公旦攝政。管叔與蔡叔等散佈謠言,指周公有意謀朝篡位,並聯同殷商舊部圖謀兵變,史稱「三監之 亂」。周公當時對太公望和召公奭說:「我所以不顧個人得失而承擔攝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穩。如果江山動盪,民生塗炭,我怎麼能對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對我的重託?」周公平定三監之亂,更制禮作樂,立井田制,建宗法制,為周室的長治久安奠下基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8 q3 `( q/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c7 Y% V1 s1 ` @5 R0 [
周公攝政六年,當成王長大,他決定還政於成王。在還政前,周公作了《無逸》,勸勉成王為君之道,須謙抑謹畏,切忌嬌縱,然後「還政成乏,北面就臣位」。
# ]; V7 a# x0 Y: c2 n+ E!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G9 X$ q, i P3 p9 Z「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隱居臥龍崗,諸葛亮不熱衷功名,但最後感於劉備三顧草廬知遇之恩,決定輔助劉備和後主,隆中一席話,便奠定天下三分之局。
9 T. Q4 L. X0 Z O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 F2 j7 g- G
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不依附權貴,他反對王安石急進的改革,亦不同意司馬光全盤廢除新法,他批評新黨的偏激,亦痛斥舊黨的腐敗,結果是不容於新舊政權。
. \* n* J% p/ U" _3 v C! r5 \5 @tvb now,tvbnow,bttvb
2 a" R- J5 Z) v$ o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他曾官拜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烏臺詩案」中因文字獄而幾乎被斬,仕途數度起落,多次被貶,卻在每處地方留下斐然政績。在杭州疏導湖泊,留給後世蘇堤春曉和三潭印月;遠謫海南,則開拓儋州文化,成立東坡書院,使海南學子首度中舉。仕途的坎坷,卻造就了他在文壇的卓越成就,對不熱衷名利的他而言,料峭春風吹 酒醒,也無風雨也無晴。公仔箱論壇7 `- ]( F; A3 _) L; m
; z9 Q& E3 k3 @: Z# G# I/ t
周公旦、諸葛亮、蘇軾,三個不同時代的人物,卻同 樣展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骨,他們皆淡泊名利,但臨危受命之際,皆表現出卓越的才華。周公旦致政成王,功成身退;諸葛亮不求聞達卻鞠躬盡瘁;蘇軾豁達大度,不願依附權貴。這些知識分子,在中國歷史裡俯拾皆是。可惜,追名逐利的人是難以明白何謂淡泊名利,趨炎附勢的人則只懂息事寧人,不知何謂風骨氣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