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夥伴 反目成仇 郭崇倫# l. J& U9 ~% z/ K
+ |/ R! J3 [0 D( i: `公仔箱論壇9 c; H1 D. w( F% B0 x: n- B
伊朗與俄羅斯的政局,最近很像,兩位原來是關係密切的最高權力夥伴,現在竟然反目,政策或意識形態分歧是表面,追根究柢,還是為了權力,不是此刻權力分配,而是未來總統寶座,圍繞在這兩人身邊的政客,現在煩惱如何選邊,決定效忠對象,而權力角逐場中,反對黨使不上力,只能在旁等待。
7 Q5 M5 B1 p1 `5 c& D+ }公仔箱論壇1 S7 {5 ?$ I' r
二○○八年伊朗總統大選,引發綠色革命,連任的總統內賈德,被控做票舞弊,落選人不服,在各地結合學生、教士,知識分子展開大示威,可是最高神權領袖哈米尼發出敕令,支持內賈德,動用民兵、革命衛隊殘酷鎮壓,內賈德的權力,依靠哈米尼的最高領袖權威,兩人結盟似乎密不可破。" |" Z4 H; T% x, h5 [5 J
( m& c9 z5 {; j% \) R* C4 ^
但是這一個月來,兩個人的衝突白熱化,內賈德執意要換掉情報部長,但是哈米尼不准,內賈德為此十一天不上班,在家中祈禱靜思,最後是在國會議員聯名,要求他聽從最高領袖的指示,他才恢復主持內閣會議。tvb now,tvbnow,bttvb! s1 ]6 p( w9 F, A/ u) I! I
|3 G, U: r1 R4 A2 E+ A( d6 ^: @公仔箱論壇但事情並不因此結束,目前國會正醞釀連署,要求總統就此事到國會應詢,內賈德如果置之不理,人數很快就會累積到可以彈劾他的門檻;各地清真寺中,教士談的話題是「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威」,而十幾個城市都有示威,群眾高喊:「反對最高領袖者死」;甚至政權的後盾「革命衛隊」指揮官都公開警告「異端」。
: n! w+ _1 N+ Z2 J- k( C9 y* E& x/ C( I+ G# P6 \( J( p
為什麼內賈德堅持要換掉情報部長?因為他祕密在監聽、監視內閣部長,再報告給哈米尼,這是內賈德無法忍受的。
9 b5 I; u; g# Qtvb now,tvbnow,bttvb
" l# S8 k+ _% i6 D9 P' K( x-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實早在去年十二月,內賈德突然將哈米尼的親信外交部長免職,就已經有端倪,其中的關鍵人物是內賈德的幕僚長馬沙意(Esfandiar Rahim Mashaei),馬沙意強力主張神權與政權要做區分,神權不能任意干涉政權,但是伊朗的神權特質是,總統雖然可以任免部長,但每一個政治人物都必須無條件服從最高領袖的命令,這是伊朗總統的宿命,無論你是改革派的哈塔米,或是保守派的內賈德,都受到最高領袖的箝制。
0 i; X/ Z. v'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c/ R" O" i# E$ ]" M) t& v( i" Y
據說,最高領袖在與他單獨會面時,曾提出最後通牒,要不聽從指示,要不你就辭職,而內賈德心裡清楚,最高領袖手上是有逼他辭職的手段;但是硬要內賈德辭職也是要冒風險的,最高領袖的權威來自超然,如果介入過深,甚至逼總統辭職,政局混亂的場面收拾不了。tvb now,tvbnow,bttvb K& B6 \% M$ S( w: Z! E
tvb now,tvbnow,bttvb3 F" Q. W9 D$ F, U$ v" x
內賈德至今仍不肯讓情報部長出席他的內閣會議,最後通牒置之不理;他之所以膽敢與哈米尼鬥,是因為內賈德囑意由馬沙意繼承他,二○一三 年出馬競選下一任總統,兩人關係非比尋常,不僅是兒女親家,大部分政策都出於馬沙意的想法,儼然是地下總統,而且外傳馬沙意還「施行巫術」,幾個與他有關的通靈者已經被捕。
0 q' x3 r8 B( p, m$ {% x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y3 f+ p0 t1 D
就在伊朗鬥得不可開交之際,俄羅斯政局也烏雲密布,山雨愈來,總理普丁與總統梅德維傑夫相互放話,凸顯自己,暗批對方。這究竟是暴風雨的前夕,還是馬上就雲破日出,根本是場戲?tvb now,tvbnow,bttvb- ~+ V1 `2 }2 S F, x4 a9 A
公仔箱論壇; n! e' R0 Y% I) d2 W
梅德維傑夫曾是普丁的幕僚長,二○○八年因為憲法限制,普丁無法第三次連續擔任總統,轉而推由梅出任總統,但普丁仍然掌握實權,既擔任總理,也出任國會最大黨統一俄羅斯黨的黨主席。公仔箱論壇3 m) J" ?& Z. Q x- X
9 d1 D4 _' r( j1 h0 xtvb now,tvbnow,bttvb兩人麻吉,各自分工,總理管內政,總統有其外交、國防的憲法權責,然而梅德維傑夫越來越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有些時候不一定與普丁相同,譬如轟炸利比亞,普丁批評是十字軍東征,梅則要他管住自己的大嘴巴。, L. d9 y7 G, _* q1 V5 b. B
5.39.217.77:8898! K5 ?' u& ]' ` A9 F
梅德維傑夫也會適時在人權、法制、新聞自由、甚至投資管制,這些屬於普丁主管的事務上,表達自由派的意見,許多對普丁統治厭煩,要求改變的人,驚喜於這股清新的空氣,轉向期待梅德維傑夫,反觀在野黨明顯沒有能力,負擔不起這個責任,西方據此揣測他與普丁已經分道揚鑣,甚至有人主張,要協助梅德維傑夫與普丁對抗,而二○一二年的總統選舉,就是最好的時機。
; h9 X' S3 ~" ^' c5 [tvb now,tvbnow,bttvb
: }! ?0 X: G5 a' @0 l# O6 I, M可是事實顯示,兩人的不同與歧異,只是一體的兩面,像唱雙簧,本質上沒有差別,這就像期待統一俄羅斯黨分裂成自由派與保守派兩個朝野政黨,一樣不切實際。公仔箱論壇: r o) @$ D/ @( l% C! ^" _( x6 k
- z. t# P$ ?9 A4 Z+ h, V8 h0 R
梅德維傑夫既是普丁提攜上來的,雙方人馬重疊,他繼承普丁的七十五名總統指派的官員中,只換了兩人,顯示梅是不會違抗普丁,但是普丁不急,不早決定,梅德維傑夫只好晾在那裡,成為跛鴨,權力不斷在流失,所以他很急。
% {* S( U( b$ `6 } dtvb now,tvbnow,bttvb! P/ a/ K1 J6 l
這兩個國家,總統都沒有最後的權力,梅德維傑夫沒有普丁點頭,無法宣布連任,內賈德沒有最高領袖支持,政令不出總統府,但是傀儡做久了,總認為自己可以是真的,所以會有鬥爭。1 ~) T: g- q1 g/ o! t5 v; l
# C' s" }' z/ T2 g" ~: O# [但西方很容易去擴大想像,希望從兩者間,挑選出「好人」、或是「壞人」,事實上,無論哪一個在權力鬥爭中出線,政策都不會有太大差別,與西方關係改變也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