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喜鵲帶來好運?梅花鹿「點點」順利產寶寶!


喜鵲:準備好了嗎?寶寶要來報到囉!(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設計對白)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去年送到山東威海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的台灣梅花鹿「點點」,於7月17日晚間8點48分產下第二胎小公鹿,體重4.23公斤,母子平安。劉公島管理委員會第一時間對臺北動物園傳達喜訊,動物園也送上喜悅的祝福。

「繁星」、「點點」在2011年11月26日完成交配,梅花鹿妊娠期約230天,推算應該在7月7日至7月27日前後生產。此次生產是「點點」的第二胎,且生產時間在夏季,室外環境温度也較適宜。

動物園表示,劉公島的工作人員不敢大意,重新調整精料配方及「點點」的食譜;並從7月份開始醫療科研部人員即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在確保「點點」生產安全的同時,也要全面了解雌性臺灣梅花鹿的生產過程。「點點」於2011年10月26日第一次生產,由於在冬季天候寒冷,由工作人員人工哺育;今年第二胎為了預防萬一,還是齊備人工哺育工作。

動物園指出,17日「點點」出現分娩前的徵兆,精神緊張、站臥不安,傍晚5點多飛來一隻喜鵲落在準媽媽身旁,提前報喜。晚上8點45分仔鹿的前脚和頭部露出,「點點」不斷舔食仔鹿體表包覆的黏液;48分「點點」順利產下小梅花鹿;10點12分仔鹿就能自行站立;11點24分仔鹿開始吮乳。


臺灣梅花鹿「繁星」、「點點」於2011年4月16日抵達山東威海市劉公島。如同繁星點點般生生不息的在劉公島繁衍後代,為動物保育而努力。

從「點點」分娩过程及產後不斷舔小鹿身上羊水,以及誘導幼仔吸奶等行為,顯示「點點」是非常稱職的媽媽。

臺灣梅花鹿
英名:Formosan sika deer
學名:Cervus nippon taiouanus
分類:哺乳綱 偶蹄目 鹿科
體型:身長約1.5公尺
食性:草食
特徵:毛色夏季為栗紅色,背部有白斑,冬季則為茶褐色,雌性無角
生殖:懷孕期平均220-230天,初生幼仔體重平均3.14±0.12公斤
保護現況:野外滅絕
墾丁國家公園、綠島及人工圈養特徵:雄鹿在兩歲時開始長角,每年增加一個分叉,五歲後才停止分叉,當秋季交配的季節來臨時,雄鹿會彼此卡角,以爭取鹿王的地位及與雌鹿交配的權利。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一月是交配的季節。(資料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1

評分次數

  • vandas

梅花鹿共有13個亞種,分布在亞洲東南部。臺灣梅花鹿(Cervus nippon taiouanus)是其中體形較大之亞種,生活於中低海拔之平原及丘陵地,在臺灣早期之開發更上曾為先期移民及原住民之主要經濟活動來源。此外,其在中國傳統之醫藥與藝術文化上亦具有相當大的價值。 近幾百年來,臺灣梅花鹿因經濟利益提高遭受居民無限制地捕捉,以及其棲息環境因農業之開發而遭到破壞,使得梅花鹿族群數量日益減少。

依據馬卡拉博士於1973年在臺灣進行之調查報告指出,野生梅花鹿可能已於1969年在臺灣絕跡。目前,僅動物園及民間尚保有少數馴養之梅花鹿。近年來,野生動物之保育工作受到世界各國之重視,鹿隻之復育亦是大家關切之焦點之一。1982年已故東海大學客座教授甘愫善博士有感於臺灣梅花鹿復育之重要,經亞洲基金會謝孝同博士,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張隆盛先生,行政院政務委員張豐緒先生及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之支持及協助,而成立梅花鹿復育研究小組,由動物、行為、畜牧、植物、歷史、及其他相關專家組成。其主要目標為保存臺灣固有梅花鹿之品系,使梅花鹿回歸原有之野性生活,並喚起國人對生態保育之重視,及對梅花鹿與傳統歷史之淵源之認知。

復育工作乃斟酌當時臺灣既有之人力及資源,並參照國外鹿隻復育計畫,而將復育過程分為準備期、放養期及追蹤期等3個階段。準備期之工作著重於鹿隻各項生活基本資料之收集及復育環境之勘定。放養期之工作則偏重於鹿隻遷入復育環境後,其適應性之研究及評估。追蹤期之工作重點乃在鹿隻能完全適應自然環境後,對其之研究及管理。

喜鵲給人是帶來好運道,所以很多人很歡迎喜鵲到家來。
1

評分次數

  • vanda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