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會在即 中美互信待夯實
: O3 Q( v# V# }) I7 X- o公仔箱論壇
0 i7 L( `( i* e0 u; V5.39.217.77:8898
0 }" l3 A+ D: A( s公仔箱論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任後首度對美國進行的正式國事訪問啓幕在即。眼下中國正全面推進深化改革,而美國的總統大選日益臨近、國內因戰略焦慮上升而主張對華強硬的聲浪漸高。值此之際,兩個大國領袖將如何互動,習近平此行能否促進雙邊關係穩定發展、提升中美雙邊合作,備受外界矚目。焦點中的焦點,在於中美在新形勢下如何夯實互信基礎。! M1 ~3 A3 G5 J
! g+ c* }9 ]6 U* G) }" \5.39.217.77:8898中美建交三十六年以來,雙邊關係歷經風雨:由一九八○年代末中國的「六四」風波,到一九九○年代的美國允許李登輝訪美、祭出「中國威脅論」、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事件,再到步入二○○○年後的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美國對台軍售、人民幣匯率之爭……每次摩擦與交鋒,都牽動全世界的敏感神經。5.39.217.77:88983 h/ Y# o/ I; w+ @* L. _* L5 ^, E9 z4 n
2 c1 d; l/ S) v( c; C0 O! ^
儘管如此,這些年來,合作共贏依然始終是中美關係的發展主軸。僅管互信基礎並不牢靠,但雙方早已意識到增強互信的重要性,因而每每在雙邊關係出現重大考驗的時刻,均能各自調校舵盤的航向,避免走上激烈對抗之路。這其中,中國領導人的幾次訪美之旅,無疑對雙方釋疑解惑、增進瞭解與互信,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 |. n/ s. A0 R9 B8 {7 w5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 ~9 C5 ^, n8 G比如一九七九年一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訪美,不僅為中美建交「破冰」,更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打開了面向世界的窗口。一九九三年十一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藉參加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之機,與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在美國西雅圖正式會晤,打破了中美自「六四」風波後的外交僵局。二○一一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胡錦濤訪美,彌合了因匯率爭端及美國對台軍售而受損的雙邊關係。公仔箱論壇+ ~% `/ R- Q, j
; E' \& p7 E* u; ]6 k7 s5.39.217.77:8898習近平將於本月展開的訪美行程,同樣需將如何增進互信的問題放在顯著位置。因為當前中美之間不僅面臨着更為複雜的利益糾葛,還須各自適應迥異於前的國力對比。公仔箱論壇) }* x7 |- d/ x# j
- k9 m& D6 Y* k9 }# h2 s9 B公仔箱論壇自今年二月習近平訪美消息宣布以來的七個月間,僅管雙方在解決伊朗核問題上的合作超乎外界預料,在應對氣候變化及抗擊埃博拉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入,但在多個領域的分歧與摩擦均有擴大之勢。' T9 K0 |" p, S/ `* a0 f
+ Q0 w' `& g0 @& F k! x中美在南海問題上各有堅持,不少美企認為在華投資環境趨於惡化,而近日又有美國的總統競選人將美股震盪歸咎於中國經濟表現欠佳。另一方面,白宮未高調響應中國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一些聲音又將中國九月三日的閱兵之舉解讀為大秀武力;與此同時,不斷有輿論指責中國威脅美國的網絡安全,政壇也不斷就對華政策展開激辯。習近平此次訪美,將不得不面對美國國內鷹派言論抬頭的現實背景。這令他此行承擔的政治使命更重。而習訪美能否成功,也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1 [4 A1 p1 D" v' v0 Y \* ]/ P: `tvb now,tvbnow,bttvb
' n- y) W0 P% `' ~中美互信目前仍無法建基於磐石之上,原因有三:其一是中國崛起得太快,僅用了短短三十年,即一掃以往積貧積弱的國家形象,成為全球經濟總量第二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加,這使得美國出現不適症,進而導致中美關係出現一些問題;其二是中美兩國的意識形態不同;其三是美國政治與利益分配結構日益固化的結果。
: p* t5 { E% E) U) xtvb now,tvbnow,bttvb
# [8 R4 c7 P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誠如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所言,互信一直是中美之間「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問題。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從美國加州的「習奧會」,到北京的「瀛台夜話」,於兩年多來,將「不打領帶的外交」穿插於國事會晤的鄭重場合之中,對增進彼此的私誼、增強良性外交互動,起了正面作用,而這無疑也促進了兩國間的政治互信。
1 w: _1 _+ U: G; I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E1 h, b8 q) |
中美兩國存在的差別、分歧、矛盾,因國情與體制不同,將長期存在,因而更需要有互信作為支撐,以免發生誤讀甚至誤判。習近平訪美,究竟如何夯實雙方互信基礎,如何坦率面對美國政界及公眾的疑慮,如何化解分歧及全球對中國經濟表現的擔憂,各方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