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片、各種加工食品、火鍋湯頭...現代人生活中的美食眾多,吃下的鹽份更多。高鹽分的飲食,卻可能引起各種健康問題,像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是骨質疏鬆或癌症!除了平時盡量少吃鹽分過多的食物之外,也要時常注意身體的變化,像是容易口渴、頻尿甚至手上的戒指變緊,都可能身體發出的警訊! / J0 k9 }9 T. p1 \; I! k: G3 T
. V3 n3 t6 ^7 R3 \' b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網站,吃下過多的鹽時,大多數人的腎臟都無法以相應的速度迅速將血中的鈉排除。當鈉逐漸累積,大腦為了維持身體機能,就會使荷爾蒙釋放,以告訴身體「留住水分」,藉此稀釋鈉的濃度;但過多水分滯留人體,就會增加細胞周圍的水含量以及血液的體積。
5 T" Z/ i" x2 r1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H3 T# e4 Q; d9 W) l( v( _
血量增加,代表心臟的工作量增加,也會對血管造成更大的壓力,長時間下來就可能導致血管僵硬,並引起高血壓、中風、心臟病、心臟衰竭等問題。另外,也有證據指出,過多的鹽也可能在不升高血壓的情況下,傷害心臟、大動脈和腎臟,也可能對骨骼造成傷害。
2 K! a1 k$ I8 m6 t,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b: q v ^6 k9 @# o
因此,謹慎控制鹽的攝取量,對於維持身體健康十分重要。而要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吃太多鹽了呢?健康媒體《Prevention》則列舉了幾個簡單的徵兆:
! B* x- y4 Y" \% ~5.39.217.77:88986 Y, L' k* G3 W) X$ p( G! n- r% m
1 戒指太緊 公仔箱論壇( Y1 O5 B' c8 s2 D
手指上的戒指不只是裝飾品,也可以是告訴你身體狀況的指標。加州普羅維登斯聖約翰醫學中心醫師Mehran Movassaghi指出,當人體攝取的鈉過多,在大腦的指示下,身體就會抓住水分不放,導致水腫。所以,如果體重沒有明顯增加、卻覺得戒指變緊,或許就該少吃點鹽囉。
. e0 B' P3 C x/ `3 n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1 e0 X# c9 O+ r; |: S8 Y+ K- v
2 嘴巴太乾 tvb now,tvbnow,bttvb3 u0 o$ j& S% V8 O, I2 e* G
吃進太多的高鈉食物,身體感受到鹽分與水分失調,就會需要更多的水分。此時,大腦就會 8 {$ L8 ~& F- Z8 G, P
送出口渴的訊息,讓你感覺口乾舌燥、想要喝水。
/ ~1 x" U8 f) J2 B+ G; Itvb now,tvbnow,bttvb
* d6 r9 \' |/ @9 M/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頭痛
& O& h5 s- W+ |% E; o8 g# w: w《英國醫學雜誌》中一篇研究顯示,每天攝取3500毫克鈉的人,比起每天只吃1500毫克的人,頭痛機率高出將近1/3。雖然高血壓和頭痛之間也有強烈的關聯,但在這項研究中,吃太多鹽的人即使血壓正常也更容易頭痛。
0 ]3 U6 j# b) _( vtvb now,tvbnow,bttvb ^/ Q% ^9 b. [& d
4 一直上廁所 公仔箱論壇/ [; ~, K5 o3 q- ~. J9 K
喝更多水並不是頻尿的唯一原因。當人攝取過多的鹽分,腎臟就需要加倍工作,才能將多餘的鹽排出體外,而腎臟用來排除毒素的方式就是尿液,因此使人更常跑廁所。 公仔箱論壇) i' C: r( I' w6 g0 [1 y1 b
* j0 w) P& K o6 ]9 D3 m1 n, }: E% Y公仔箱論壇5 腦袋不清楚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s- I$ [1 f {: O4 ~
吃鹽太多會使人缺水,而缺水則會影響人的腦部運作。在《營養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輕微缺水的女性比起水分充足的對照組,在專注力、記憶力、推理能力與反應時間等認知功能的測試中,表現都較差。
& W/ Q2 ?/ i3 B
7 F3 _* L$ {: G* K8 H* N- Mtvb now,tvbnow,bttvb' f! M9 p0 _8 P/ b' l7 B$ g4 Q7 A
tvb now,tvbnow,bttvb3 l5 g& S+ |9 O" |4 x* O
d: h( W" i9 O/ f& d4 utvb now,tvbnow,bttvb- o# e! k+ Y7 L0 Q
( `$ d2 N/ c7 C2 `( u# p) m
) b# T" A' L. G) G健康 林昕潔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