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4 01:15 PM 編輯
$ j+ p: L! L7 N% V% u3 {2 m! X5.39.217.77:8898& ?- y) H" o; Y4 \: h: W. `
「撐粵語」為何演變成群眾運動,值得深思
! i$ Y ?: t2 a9 m3 k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O: |/ \) Z# V1 u8 x8 g6 m A4 d
廣州人「撐粵語」,連續兩個周日都有群眾上街,由於此事之緣起有點「無厘頭」,在缺乏明確目標情形下,加上當局應對手段轉趨強硬,相信事態很快會平息。不過,此事由無到有的成因和當局的處理,值得探究,因為它反映在物質趨向豐腴、生活水平提高之下,內地人民(特別是年輕一代)對一些虛無的核心價值,不再視為可有可無之物,願意挺身以行動捍衛。這個轉變,說明當局要擺脫舊思維,才可以應付人民與社會演進的新形勢。
; R* V( e7 z5 z" R-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u! a; h& Y! B2 i7 t) V1 F
所謂「推普廢粵」真箇是「無厘頭」
, F2 V8 v( s* N5.39.217.77:8898此事之緣起,有一個特別背景。廣州亞運11月舉行,廣州市政協組成17個調研組,探討亞運軟環境的有關問題,形成的調研報告,其中一份是《關於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應增加普通話節目播出時段的建議》,藉此希望方便來廣州參加亞運會比賽和旅遊的國內外賓客,了解亞運和廣州新聞資訊,方式建議由廣州電視台在綜合頻道或者是新聞頻道,增加普通話的播出時間。由此可知,這是一個研究亞運題目的建議,並非官方宣示的政策措施;另外,亞運期間,旅客來自五湖四海,廣州當局如何讓他們賓至如歸,增加普通話播出時間是可行選擇之一,適當與否,也完全可以討論。
. D7 W0 x7 _8 |2 {9 P' g
/ e& G7 M/ t0 f$ G' @3 K但是,這個建議很快就被網民上綱上線為「推普廢粵」,事態的演變使人感到意外。廣州市政府辦公廳主任歐陽永晟日前特別為此事召開記者會,斬釘截鐵地說「推普廢粵」是偽命題,「完全是無中生有、無事生非的無厘頭」,確實道出了事態真實情形。
# x: t4 K' P5 l7 \- X3 O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0 O4 A" o( Y) h$ f
近年,內地「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大多涉及收地、拆遷等維權行動,或是反對建化工廠、垃圾處理廠等環保祈求。這次「撐粵語」由一個背景單純的建議,演變為關乎粵語生死存亡、廣東人生活空間遭壓縮的事件,而且先後兩次有數以千計民眾挺身上街表達訴求,十分罕見。記憶中,21年前六四事件之後,未見過類似性質的群泷運動,箇中緣由,有四方面值得討論。
2 a4 x4 H) N( B' h
2 d7 B% g& L. l$ F/ L公仔箱論壇首先,此事在官方控制的傳統媒體,未見有足夠討論,而事態鬧得沸沸揚揚,完全是互聯網世界顯示其威力。政協調研有關建議7月6日見報後,網民很快熱熾討論,而且很快就被定義為「推普廢粵」,網民之間各自抒發意見,一些道聽塗說、全無根據的扼殺粵語「消息」,在網上廣泛流傳;這段期間,若翻看由官方控制的廣東主要報章,甚少有關此事的報道和討論。廣州市委副書記蘇志佳和歐陽永晟分別透過專訪、記者會,信誓旦旦說打壓粵語乃子虛烏有,絕無其事,廣東主流媒體詳細報道了兩人的說法內容,事態說明,他們的說話,顯然被視為官話,未能取信於民。此情形說明內地官員的權威地位,在民眾心目中已經今非昔比。( A4 F9 T# M6 q2 w
5.39.217.77:88984 }2 x9 N8 D/ b4 H4 l" l, x/ \
其次,廣東主流媒體低調處理此事,當然是官方授意,以為可淡化事態。這次「撐粵語」藉覑互聯網迅速發展、凝聚大批民眾,而主流媒體的冷處理,使事件的話語權由網民掌握,蘇志佳和歐陽永晟只能順覑網上說法,窮於解釋,正好說明其被動一面。內地官方掌握全部主流媒體,配合管治,以往可謂無往而不利,但是隨覑互聯網興起,情改變了。在香港,數月前高鐵一役,年輕一代透過新媒體組織起來,使特區政府吃盡苦頭,廣州當局這次「撐粵語」事件的窘境,與特區政府如出一轍,這是粵港當局未能跟上形勢的結果。公仔箱論壇* `$ o, K$ X; E
tvb now,tvbnow,bttvb+ G! p$ h' l$ w; v
第三,前日新華社報道這次事件,只說民眾「在廣州人民公園聚集,進行以『保衛粵語』為主題的活動」,取態與廣州電視台把集會定性為「危害公共安全的非法集會」,截然不同。事實上,內地民眾知道「政治」的敏感性,也知道政府的底線,這次「撐粵語」行動,他們將之界定為文化事件,所提出保護粵語的口號,也並非政治訴求,使當局難有辦人的口實。廣州當局自行把集會定性為非法,是自陷被動而已。另外,此事反映廣東省公民社會已逐漸成熟,特別是80後、90後的年輕一代,做事有理有節,也懂得適可而止,發展下去,對於推進廣東社會發展,將是一股積極推動力。
% ]8 e. }* d. C; C1 \
1 V7 k* b4 S( K2 t: ?. N2 l6 otvb now,tvbnow,bttvb第四,前日大批公安人員對付在公園集會和「散步」民眾的表現,相對於公安一貫予人的印象,已經不算太粗暴,但是事態說明當局仍然迷信靠公權力鎮壓,是對付群眾性運動的萬靈丹。其實,這次「撐粵語」運動,完全可以透過討論、辯論以至爭論,凝聚更大共識,顯示廣東人對廣東這片土地、文化的鍾愛,長遠有利於廣東的建設和發展,短期內也可以把廣東人團結起來,辦好亞運。現在當局以鎮壓解決問題,雖然不能肯定說會對亞運帶來壞影響,但是原來可以起到助力的契機,卻失諸交臂,實在有點可惜。
0 c# I6 L. }7 B/ e( z% C# u* a! q
7 u( `- a- J7 O& g& |7 E公仔箱論壇不應迷信專政鎮壓 用新思維疏導民情
+ b* }2 H# T( v& r- s5.39.217.77:8898今次廣州人「撐粵語」,其緣起、組織到行動,顯示廣州的「群體性行動」已經有了根本轉變,這是廣東經濟發展、社會變遷、互聯網科技和民泷質素提升的綜合成果,顯示廣東已經不一樣了。面對這個進步和轉變,當局必須以新思維適應,而疏導民情、不再迷信專政機器鎮壓,應該是首要的思維轉變,否則只會小事化大,自討苦吃,倒過來不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