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巴黎再遭恐襲 中國如何作為

巴黎再遭恐襲 中國如何作為8 a6 s3 @3 Z% G) G( z* Y# k8 N& o

+ Z) ]1 c& j7 R. [$ k- E法國巴黎遭到恐怖襲擊,死傷枕藉,這是繼年初《查理周刊》事件致十二人死亡後,巴黎遭受的第二起恐襲事件。總統奧朗德發表全國講話,稱法國正經歷史無前例的恐襲。法國已認定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實施了此次恐襲,並派航母打擊伊斯蘭國,而後者亦宣布對此事負責,目的是報復對先知的褻瀆和法軍的空襲。公仔箱論壇; e* i5 k5 \& M6 m$ X! U3 V
tvb now,tvbnow,bttvb; n1 x* `2 [8 N" {& N
恐襲也震驚了全球,對此次恐襲,輿論正從文明、人口、貧困、難民危機、地緣政治、法國國內社會結構等多角度進行分析和解讀,但不管甚麼原因,也不管是否真為伊斯蘭國所為,對如此極端的、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都必須予以嚴厲譴責和打擊。
, ^/ @+ u- F5 h' D* t  f/ e

! H0 z0 V5 h0 n* V* ]- F& L# i$ z公仔箱論壇許多人將這次恐襲和美國「九一一」相提並論,認為它將改變歷史,導致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文明的對決。是否這樣尚待觀察,然而,它無疑會對全球政治秩序及治理帶來一定變化。
# m, d0 u# e) B3 }) v5 E* h( y5.39.217.77:8898
8 s6 g1 N! M+ H/ O1 k6 _+ [. M5.39.217.77:8898中歐合作 提供契機5.39.217.77:8898' m! @7 e5 i0 r3 ?3 S! R
5.39.217.77:8898" s; N4 ~! Y  J- h
中國雖與法國遠隔萬里,但在資訊發達情況下,民眾也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了恐襲的效應。主流民意和世界多數國家一樣,譴責恐襲行為,為死於恐襲中的法國百姓哀悼,但是,也確有小部分人,抱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在這部分人看來,法國等西方國家,慣於對中國指手畫腳,搞雙重標準,現在遭到伊斯蘭國恐襲,是一種報應。持這種看法和思維,是非常有害的,因為他們的邏輯其實同恐怖分子一樣,突破了人之為人的起碼同情和憐憫。這就需要中國社會的輿論去引導部分民眾此種不分青紅皂白仇視西方的心理。
- Z  r6 K& g  T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8 u" |# t& W0 R7 q( [3 q: A7 ?/ r3 Q
除此之外,對中國政府和社會來說,亦要準確評估此次事件對中國的影響。冷靜地看,巴黎的恐襲客觀上提升了歐洲與中國的反恐合作需求,從而有利於減緩中國目前遇到的地緣政治壓力。美國「九一一」事件使得華盛頓將反恐作為外交的頭等大事,從而緩解了當時緊張的中美關系,給予中國十年相對寬鬆的發展期,中國正是利用這十年使國力上了一個台階。此次恐襲雖然不大可能改變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但肯定會使美國加大反恐力度。另一方面,歐洲會將反恐提到一個新高度,這就為中歐之間開啟比過去更密切的反恐合作提供了機會,從而有利於牽制美國對中國的壓制。
, ?0 N) M# u- |9 }+ N$ }+ C( b, p5.39.217.77:8898
$ L' Q! Z6 E7 b公仔箱論壇因此,中國應該利用正在土耳其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表明自己在反恐上的積極態度,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並尋求同歐美開展反恐合作。這對中國自身也有好處,因為中國自己就是恐襲的受害國,而且今後在這方面可能會更嚴重。但是,中國在嚴厲打擊恐襲的同時,又須講究策略,避免給伊斯蘭世界造成一種針對自己的印象。這次巴黎恐襲可能會給國內恐怖分子學習效應,這是內地當局需要注意的。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