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4 S a# J- X* H6 ^( E' a, x'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P. r+ U- `( w& O- h3 @
炎炎夏日,酷热潮湿,人体不能适应高温的调节,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出现问题,出现头晕脑涨、心烦口干、胸闷心悸、自感发热等现象。那么,“疰夏”时节,我们该如何调节身体、增强体质呢?
, f3 r1 n0 z# O8 f# F公仔箱論壇
5 O! [2 _7 @# h q! atvb now,tvbnow,bttvb 小编我与大家一起大话三伏。5.39.217.77:8898' b+ N4 b: c( F7 o8 q- z
5.39.217.77:88983 v! C$ p5 [: o% d( Q$ O9 E
●三伏天公仔箱論壇- i' i, M m! F' C6 E" C/ A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
" w" C( G# N1 _; U8 k' e6 z% W% Ytvb now,tvbnow,bttvb
/ C7 R+ z, ~7 b 2008年的“三伏”:头伏为7月19日(星期六),中伏为7月29日(星期二),末伏为8月8日(星期五)。tvb now,tvbnow,bttvb/ d+ }: r+ y$ U1 j7 Q
' I+ d# y& C# A0 F7 ~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7 p5 r B& z' {# X3 X! Q0 |( `,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Z) b" i) z: r5 D J( V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7 V8 p1 ? C9 P6 U0 d% E
tvb now,tvbnow,bttvb) C, o/ \" Y/ {. s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 ?6 W. `: m6 ~9 n* Mtvb now,tvbnow,bttvb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tvb now,tvbnow,bttvb/ b5 U! X& D: J" s3 c
公仔箱論壇( o L2 d" O/ N& o/ N( C' ]. j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1 ^ e9 p7 f; v! f( ?' @9 ]5.39.217.77:8898
( i9 z/ R4 T% Ftvb now,tvbnow,bttvb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 _3 R0 D) p7 V# k- y1 `- h! J1 D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X8 A3 z% n6 ?* i& _1 Y b% @
tvb now,tvbnow,bttvb3 W" {& i+ V3 b! E* J# J8 u; |/ T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 M' \ Z$ E# H$ M, J q8 N6 @公仔箱論壇
& Z- s& Q6 o7 Y" c: ]. ^% U5.39.217.77:8898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x7 `* E& A- m& X8 b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