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關愛基金是四不像的怪胎
) |; [3 k" [$ p' O! {% D9 t公仔箱論壇
4 R7 ], k) G" B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e% S0 |5 e' {+ U- Z* ]
特首曾蔭權先生敲鑼打鼓推動成立的一百億元「關愛基金」越來越像一齣荒謬劇。籌款不達標,富豪捐款不踴躍,基金目標及方向不清不楚,幫助的對象似是而非……。基金開始運作便出現這許多質疑與問題,讓人不禁懷疑它能否持續下去,或變成「爛尾基金」。
. e$ a8 A3 s& ?2 Z9 I! ~5.39.217.77:8898
$ w3 k5 s! l; |( y) ]5.39.217.77:8898剛公佈的時候,曾特首及協助他籌款的中間人信心滿滿,指香港富商都充滿愛心善意,將會樂於捐款成立「關愛基金」,讓基金輕易籌到一百億元(五十億由政府撥出)。但除了起初一、兩個星期有較熱烈的回應外,捐款數額很快停滯不前,到最近也不過籌到十八億元左右,實際到手的則只有六、七億元,跟原先計劃的五十億元有極大距離。更重要的是,陸續有商界人士對基金的籌款方式及運作提出質疑,有的指政府勸捐形同額外抽稅;有的則指捐款方式跟富豪慣常的方式不同,未能凸顯捐款人的「善心」;有的認為企業向來有本身的方法及渠道捐助慈善項目,犯不着另起爐灶,再搞官商合辦的基金。
$ h* h2 F; m0 c/ Q: K5 x% K8 L. d) O5 f P1 @/ |; h- A% G
商界人士這些投訴或怨言當然都有點道理,但更根本的理由恐怕是因為捐款予「關愛基金」形同「無名氏捐款」,既不能留下甚麼事迹或牌匾,也不能提升自己或企業的公眾形象,只能為政府抬轎補鑊。算來算去,這都是一筆有賠沒賺的「交易」,對無寶不落的商家來說自然一點也不吸引,他們反應冷淡其實是意料中事,不該感到奇怪。只要政府的遊戲規則不變,「關愛基金」要籌足五十億元實在不容易。
: _! B% p. i( f R- H- `' j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n% u( a9 x- j+ l# y
然而,捐款不足並不是基金的致命傷。只要立法會批出五十億元撥款,基金便有充沛資源可用。問題是「關愛基金」的定位始終不清不楚,特區政府又傾向把一些燙手山芋或自己不願做的項目放在基金手上,令「關愛基金」變得更四不像。
$ O- n' h$ B( S8 a- i0 _! W4 B# e-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x& U( u! C; \2 M6 H. k. A: V
根據政府的構思,「關愛基金」主要是想整合政府、商界、民間之力,以補充現有社會保障制度不足之處。表面上看,這樣的構想不無道理;但實際上成立基金是在間接加大社會保障體系,變相增加社會福利服務及開支,暗中擴大受助人範圍,甚至加入一些原來不屬於社會福利的補助、資助。拿數億元資助部份學生參加遊學團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不管從外國經驗或香港的情況來看,這樣的補貼都是不必要的,都會在學生中製造壓力及矛盾,都會製造不切實際的期望,並可能加深倚賴他人的文化,實在是弊多於利的。5.39.217.77:8898, x& K! @: C- D
5 J) M# [! |7 u4 k8 U: O1 r' `而且,政府推出新的福利措施,新的補貼如交通津貼都需要經過反覆諮詢及討論,讓公眾可以清楚了解措施的目標及為何有必要,讓社會明白措施的代價及利弊才正式推行。「關愛基金」有公帑注資卻不需要經過類似的醞釀及討論過程,委員會拍板後便可推出。這樣的做法顯然有欠周全,社會隨時要為此背上長期的包袱及開支。5.39.217.77:8898# m4 r4 M$ l9 m) I$ D+ n: W
, o8 W4 X e8 o9 H4 ~2 C6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另一方面,政府開始借用「關愛基金」推行一些富爭議性或未經深思熟慮的政策,例如派錢予新移民,更讓人擔心基金變成任意加派福利、加派補貼的怪胎,變成博取掌聲的政治工具,損害香港自力更生的核心價值及長遠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