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名稱由來紛爭再起, d$ l2 {, e9 ^* G8 G0 C5 O" f
) ~/ Z& r) `% ^8 {( C東莞的名字從哪兒來?關於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爭論不斷,莫衷一是。有人說是因「莞香」而得名,也有多數人主張是從「莞草」而來。近日,東莞理工學院講師黎誠否定明清以來地方誌中所主張的「莞草說」,提出了全新的「移民說」,東莞名字來源之爭風雲再起。公仔箱論壇: M( U5 s( s4 | D
5.39.217.77:8898. l/ c, D8 ]( `' |* R
東莞市政府官方社交媒體賬戶近日推送了一部名為《莞草》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提到了東莞地名來歷的問題,再次引發社會各界對東莞名字由來的熱議。目前比較流行的有兩種說法:一是「莞草說」,一是「莞香說」。其中,「莞香說」是近年來伴隨着莞香文化的復興出現的觀點。5.39.217.77:8898 z7 T1 t: U) o* `3 t
( w6 R, _3 I( V5.39.217.77:8898《廣州日報》報道,目前能查找到的較早主張「莞草說」的史料,是明朝(天順)《東莞縣誌》的記載:「縣名,莞草名,可以為席,邑在廣州之東,海傍多產莞草,故名。」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屈大均也認可「莞草說」,認為「東莞人多以作莞席為業,縣因以名,縣在廣州之東,故曰東莞,亦曰東官」。由於屈大均在嶺南近現代地方誌、民俗學研究中的地位,當前學界和民間流傳最廣的依然是「莞草說」。東莞史學泰斗楊寶霖通過論證,明確主張「莞草說」,1987年《廣東省東莞市地名誌》也採用了「莞草說」。儘管「莞草說」被多數人認可,但東莞名字來源之爭仍在持續,東莞理工學院講師黎誠近期發表了一篇論文,試圖否定多年來處於主流地位的「莞草說」,提出東莞的名字和歷史上中原地區的移民遷徙有關,東莞之名起源於歷史上山東地區的「東莞郡」。
5 v) T& R5 v: n8 O, e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F; q: s- J2 B$ N" _5 p6 ?
黎誠認為,山東省臨沂市與日照市交界處的沂水、莒縣一帶,是華夏民族較早活動的區域之一。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封城陽共王之弟劉吉為「東莞侯」,成立了東莞縣,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以「東莞」命名的行政建制。據其介紹,到了三國時期,魏國在上述地域設置了「東莞郡」,這是山東的「東莞」由「縣」升級為「郡」的開始。一直到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北魏政權恢復了該地區「琅玡郡」的名稱,自此不再使用「東莞」這一名稱,山東的「東莞」也逐漸被淡忘。
: w2 |' ?& D. M) d"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W% e% l k8 u9 N+ Z+ l
黎誠表示,山東的「東莞」是有據可查的,比如清代學者顧祖禹在其著作《讀史方輿紀要》中就曾經談及了山東的「東莞故城」。如今,在該地區還有「東莞鎮」的中心鎮建制,行政上屬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管轄。黎誠說,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殘跡可以證明,在歷史上山東也曾經存在過一個「東莞」。黎誠表示,公元257年,三國時期的吳國在如今的東莞一帶開始設置「司鹽都尉」,發展鹽業生產。其認為,這和當時外來人口遷入有着聯繫。他說,兩晉更迭之際,「中原亂離,遺黎南渡」,中原地區的民眾為了躲避戰亂大規模向南遷移,當時的統治者頒佈了「僑郡」措施,安置外來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