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過去幾年香港政治生態的改變,今屆立法會選舉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或會影響非建制派的部署。在2012年的選舉,非建制派的有競爭力名單,差不多全部都是來自核心泛民政黨。但雨傘運動後,相信一些傘後組織及本土派組織也有能力在一些選區派出有競爭力的參選名單。今屆因議席重配,九西加一席,港島減一席,都變成六席,也會影響非建制派在這兩區派出名單的總數。
4 a. P+ z7 _: q總結2012年選舉的失敗經驗(實得比應得議席少),我有幾點建議給非建制派去設定今屆選舉策略:
9 J3 r" ] |) p; M: s一、不能再用一張強名單策略,因那必會造成大量浪費票。
- y) Q( x0 {" S& W6 y5.39.217.77:8898二、非建制派要做全面協調,就要由核心泛民政黨、傘後組織及本土派組織共同商討。雖然大家存在不少分歧,但令建制派不能再完全主導立法會,應是大家的共同目標。因此,非建制派各方在選舉策略上達成共識,應還是有可能,雖然當中涉及的政治操作,肯定非常複雜。5.39.217.77:8898. y1 ?) b* ^/ F8 n0 q9 ^
三、非建制派最有利的選舉策略,應是參考應得議席數目、所可能得票的百分比及各區的情況,訂出各區最多可以有的有競爭力參選名單數目。若今屆在五個選區得票率與上屆相若,非建制派在各選區按比例理應分得的議席(N)如下:港島3席、九西4席、九東3席、新西5席、新東5席,共20席。
0 x, Y3 M! R' X# b2 n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4 I8 n! a; G) T: ?+ z- c
9 h- R4 l6 ~* ~! w/ itvb now,tvbnow,bttvb
8 D& ]3 o* q( Q' c/ w6 a 6 q# V9 D: W# [0 m/ u\" q* S
tvb now,tvbnow,bttvb$ T9 p: v- G8 _& ~1 o$ [9 }0 I# g
可設定共同初選機制 參考2012新東選舉結果,非建制派得票57.6%,應得9席中5席,但最後取得6席,即該區66.6%議席。那即是說,若能在選舉策略、參選名單及選民投票策略協調得宜,把非建制派57.6%的選票轉化為66.6%議席是完全可能,因為實際得票百分比與N+1所需選票相差並不很遠(約10%)。因此,今屆在新東採用N+1策略是合理的,可派出6張有競爭力的參選名單。
% W9 v3 w1 T9 G. a" a o( a5.39.217.77:8898相同情況也適用於港島及新西,只要非建制派能得回上屆相近的得票率,在港島有54.9%選票,在新西有57%選票,在這兩區採取N+1策略,起碼可保住應得議席不失,甚或能如新東般取得議席進賬。非建制派可在港島派出4張及在新西派出6張有競爭力的參選名單。
0 N% x: S, x5 F& s( W不過在九西及九東就未必能做到N+1。在九西,上屆非建制派得票62.1%,今屆議席由5席增加至6席,故按比例N已是4席。要做到N+1,就要取得該區80%議席,實際得票百分比與N+1所需選票相差實在太遠,因此難度很高,除非建制派出選名單不合常理地多及得票大幅下跌。在九東,非建制派得票55.5%,按比例N是3席,要做到N+1,也是要取得該區80%議席,差距就更大。因此,在九西及九東,非建制派應採取穩健的選舉策略,只派出與應得議席數目相同的參選名單,在九西派出4張及在九東派出3張有競爭力的參選名單,力保議席不失的機會才會較高。
/ R/ Z6 o9 n- ]! V7 }公仔箱論壇四、為要在各區協調出最有利的參選名單數目,非建制派各方可共同設定一個公平及客觀的初選機制(如以民調確定不同參選名單的支持度及競爭力),去決定哪一個組織能取得各區參選名單的有限名額。
0 Y: Y; l% u' U+ k; ^tvb now,tvbnow,bttvb五、要盡力避免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參選名單出選。這些名單雖可能只取得幾千票,但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這些名單本身無望取得議席,但有時候會左右最後的議席分配結果。tvb now,tvbnow,bttvb& H% ~3 o7 Y3 G6 k8 o( [1 q; @# z5 e
六、非建制派需共同進行全港選舉工程,指引所有支持非建制派的選民如何有效地把選票平均分配至非建制派在各區的參選名單。 |